彝族是大西南这块土地上主要的民族之一,彝族有自己的语言,还创造了优美的文字,从古至今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彝文文献典籍等文化遗产。彝文文献典籍涉及彝族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学、哲学、宗教、医药、木简、骨简及木刻本等。多掌握在彝族祭司“毕摩”手中,其中大多数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文文献的收集、整理、保护等研究工作步履维艰,在历代王朝中,彝文文献历来不被重视。文革中彝文文献被认为是“四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量彝文古籍被烧毁,给彝族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80年代以后,彝文文献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使沉积于广袤千里彝族山村的彝文文献,得到了应有的抢救、保护与整理。二十多年来,彝文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西南民族大学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学科的建设,于2005年5月正式成立“彝学文献中心”。它的成立填补了国际国内至今无一个较完整的彝文文献资料信息研究中心的空白,是目前集滇、川、黔、桂彝文文献的唯一一个中心。
“彝学文献中心”目前拥有川、滇、黔、桂四省区民间文献3100册,彝文电子图书348册、电子音像制品150多种,彝文出版物3000多册。藏书内容全,包括彝文古籍原件、古籍插图与民间绘画、电子数据库、复印件、手抄本等。其中有许多为珍本、孤本、善本。如《买查吾查全书》、《劝善经》、《历算书》、《吉禄柞苏》、《占算经》、《占期书》等。目前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约有十几万卷,收藏整理的约四千多卷,出版发行的一百多卷。该中心将按计划分步骤完成彝文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