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字古籍在数字潮中活起来永久传下去——在全国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培训班上的讲话
作者 ​沙马拉毅 2025-05-16
原出处:四川省彝学会

DM_20250516153546_001.jpg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各位专家、同志们: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着深厚的智慧与价值,是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是总结过往、洞察现在、展望未来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民族文字古籍文献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字古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保护

一是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民族文字古籍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民族文字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16153546_002.jpg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

数字化是民族文字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是对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或民族文字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属于民族文字古籍整理的范畴,是民族文字古籍整理的一部分。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不仅能让民族文字古籍所承载的信息得到更好保存,还能让民族文字古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更广泛、便利地传播,令珍贵民族文字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科技的发展,民族文字古籍的数字化保护成为了重要的趋势。通过扫描等技术,将民族文字古籍转换为电子格式,既便于保存,也方便读者的查阅和研究。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开放共享成为破解民族文字古籍“藏”与“用”矛盾的关键之举。借助互联网,读者可随时随地访问云端图书馆,品读优秀民族文字传统文化典籍。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学术研究、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更多民族文字古籍在与人和现代生活的亲密接触中,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这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文字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目标。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形式讲述民族文字古籍那些鲜活、有趣、动人的故事,增进观众与民族文字古籍之间的“互动”,强化创意开发,让典籍文化融入现代生活。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籍文创,是民族文字古籍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让民族文字古籍文创生态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形成全民共守民族根魂、共传中华文脉的社会氛围。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是中国的,是古老的。数字是世界的,是年轻的。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字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更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但民族文字古籍文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文物需要妥善保护,同时作为文献又必须为读者所用,解决“藏”与“用”的矛盾对于民族文字古籍工作至关重要。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是目前解决这对矛盾最好的办法。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516153546_003.jpg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保护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可以减少对民族文字古籍本身的翻阅和损坏,有效保护民族文字古籍文献原件。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方便阅读和检索:数字化使得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更容易被检索、阅读和理解,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不同地区的读者有同等机会获取难得的民族文字古籍资源。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提高研究效率: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文献比对、数据分析等工作。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促进文化传播: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科技的引领下,文化传承的舞台更加广阔。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支持民族文字古籍整理和出版:数字化技术可以支持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学术研究、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时代民族文字古籍事业发展,需要一批对民族文字古典文献学、民族文字古籍保护、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流程都比较熟悉,又能将各方面有机融合的复合型人才。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4年我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研究》(13&ZD142)。该项目共搜集整理收录了云、贵、川、广1160册,共计1200万字的重要彝文古籍文献。系统进行了彝文古籍文献的目录统编,内容分类、方言分类、各方言彝文古籍文献标题的规范彝文、拼音、汉文对照,每册彝文古籍文献的内容简介等网络系统检索设置。很好地保证了彝文古籍文献的资料性和应用性。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如:要检索《勒俄特依》这册文献,你就直接执行检索即可。系统就会显示该文献所在页码、文献名的古彝文、规范彝文、彝文拼音、汉文、文献的内容简介等一目了然。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时在审定会上,被专家称为是保护彝文古籍文献的典范。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文献对于民族文脉传承与文化建设意义深远。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传播,让珍贵的古籍文献走近普通大众,让更多人共享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力量不可或缺。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纸质民族文字古籍文献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字古籍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智慧、方便人们学习研究。民族文字古籍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然而,传统的纸制民族文字古籍存在着时间的侵蚀、环境的破坏、自然损毁等问题,因此进行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数字化,可以让这些珍贵的资源为更多的学者和社会公众所用。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就是回归到民族文字古籍作为古籍文献本来的性质,这也体现了服务、共享、开放的精神。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藏之名山到走近大众,数字化为民族文字古籍资源的共享带来了迅速而可观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也对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的未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许。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家强烈期待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字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学术研讨工作,将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保护的理念更多、更好地落实为行动。利用数字化软件TXT、EXE、PDF、PDG、GIS等对民族文字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民族文字古籍的阅读、翻阅、检索都大为便利,扩展了由于时间、精力的个人有限的阅读能力,正如古人梦想的神笔,顷刻间可以将万卷诗书尽控于掌中。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让文物得到永久保护:文物,我们希望它千秋万代,但光阴流转,文物终会因各种原因受损。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从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可使文物资源永久保存。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可以让文物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让文物“活”起来。“活”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让文物不再只是悄无声息没有生命力的深藏在库房,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充分利用起来,让观众去鉴赏和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研究、教育、欣赏的价值。进一步讲,从展现方式来说,文物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搭配视频、语音介绍以及AR/VR等现代技术,让文物变得活灵活现,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活”的第二层含义。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建设大型民族文字古籍数据库,提供贴近现代学术的典籍资源,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动力。将民族文字古籍原典、历朝历代整理成果数字化,形成一个庞大精深的立体知识体系,使数据库建设成为连续性的、开放式的,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可以实现海量信息查询、字词频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率分析,使用字量统计等古人难以实现的功能,为学术研究拓展一片新领域。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也创造了同样辉煌灿烂的文明,但是,许多都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只成为了历史的遗迹。其重要原因,就是文明载体缺乏连续性,无法流传。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遗留下来卷帙浩繁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资料,虽然历代都曾做了很多抢救整理工作,但经过主观人为的编纂删修,以及因承载介质或时代形势、自然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减损、流失,许多古籍消失了,而且无法再生。封藏于高阁之中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资料在呼唤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它们的价值。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是当代技术的进步为民族文字古籍整理工作提供的一个新途径,通过复制转存,可以相对真实、永久地保存民族文字古籍原貌,其内容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保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古籍进行整理和挖掘,发现其中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益的部分,为世界人民的和谐共生服务。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国宏富浩繁的民族文字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据专家估计,中国存世民族文字古籍总计在几万种以上,如果计入碑刻、家谱等,约有近10万种左右。这些存世民族文字古籍,负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庞大的精神遗产。发扬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生存下去的理由和灵魂,对传统的扬弃,决定着这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统一性、传承性和创新性。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数字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再现辉煌,让全世界人们感受到东方文化恒久弥新的魅力,也可以使全球范围的炎黄子孙能够方便、快捷地学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与技术的进步保持同步,才能世代相传。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数字化时代,民族文字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民族文字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民族文字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走向未来。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要联合全国各级各类民族文字古籍收藏机构,继续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民族文字古籍保护利用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民族文字古籍智慧化服务水平,强化民族文字古籍资源的版权保护和数据资产管理,使珍贵文化遗产的合法权益和数据资产得到有效维护和管理。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文字典籍内涵,为助力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提供支撑,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指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任重道远,有很多现实问题等着我们去处理、去实现、去创新。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志们,你们是民族文字古籍的研究专家,你们是数字化信息处理专家,中国民族文字古籍必将在你们辛勤劳作中活起来,永久地传下去。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5.5.12t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