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的起源与彝族文化
作者 ​李树华 2008-02-17
原出处:玉溪新闻网讯

为什么有古滇国?云南的简称为什么是“滇”?“滇池”之称又是怎么来的?
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说因为滇池的出水口在海口,顺螳螂川流出,似乎是在上游出水,颠倒了方向,所以叫滇池。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牵强附会的。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要想把“滇”字说清楚,要真正了解“滇”的含意,我认为要借助近几十年来彝学学者们的一些研究成果,用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彝族的语言来解释。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就是彝语,指鹰。

彝族鹰爪杯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鹰骨饰品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拜火与鹰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是彝族的生命崇拜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多彝族神话里,生命的起源都与鹰有关。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是彝族对生命的崇拜。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四川的大凉山和云南的小凉山,有一则叫支格阿鲁的神话,在彝族民间广泛流传,老幼皆知。神话故事说,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彝家姑娘坐在屋檐下织布,忽然天空中飞来一只雄鹰,洒下一滴鲜活的血,恰好滴在姑娘的裙子上。不久,姑娘怀孕了,几个月以后,姑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支格阿鲁。儿子生下来后,第一年不吃妈妈的奶,第二年不和妈妈睡,第三年不听妈妈的话。全家人都惶惶不安,认为这孩子一定是个怪物,不敢留在身边,于是把他扔到了山沟里。小孩子天天和蛇住在一起,慢慢地长大了。支格阿鲁长大以后,成了力大无比、无所不能的巨人,为彝族人做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因此,他成了彝族的英雄祖先。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云南元谋小凉山地区的彝族中,也流传着一部叫《阿鲁举热》的彝族史诗。史诗中说,阿鲁举热是鹰和人交感而生的后代,老鹰将他抚养成人,后来他去寻找他母亲的途中遇到艰难险阻,战胜了部落头人日姆,射落了天上的六个太阳和五个月亮,制服了无数的毒蛇猛兽,为世间除掉了祸害,让大家过上了太平安康的日子。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洪水滔天》的故事,在彝族地区或其他民族地区都广为流传。这一故事也与鹰有关:人类先祖邱补都姆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良心不好,在洪水泛滥中被淹死。老三叫都姆武武,心地善良,经天神特意安排,在水祸中幸存下来,人世间只有他一个人了。他把随洪水漂来的蛇、鹰等动物救起来,并和它们交朋友。为了繁衍人类后代,他提出了“天地开亲”的想法,却遭到天帝“恩体古兹”的拒绝。都姆武武派蜘蛛上天向天帝说亲,反而遭到天帝的一顿毒打。最后派鹰把蛇带上天去咬伤了恩体古兹的手,天帝才不得不答应:说只要把他的手医好了,就把女儿嫁给都姆武武。后来,“天地开亲”得以实现。都姆武武与天帝的女儿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儿子,后来变成了藏、彝、汉三个民族的祖先。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云南武定彝族地区,也流传着一则洪水滔天时与鹰和生命有关的故事:在远古的时候,有一年,天龙和地脉龙打斗起来,天龙战败后,召集各地的水龙,要对地上人间进行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在天龙预谋时,一只老鹰知道了这件事,便到处飞奔告诉人们灾难要来临,但是谁也不相信。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鹰很伤心,在一个小山包上,孤独悲鸣。凄厉的悲鸣声惊动了一对失去父母的兄妹。兄妹俩问老鹰为何这么悲鸣,老鹰说:“你们得罪了天龙,再过九天,天龙就要发大水把整个地面淹了。现在我给你们一粒种子,你们来浇水。”说完,老鹰拔出一根羽毛插进土里,兄妹俩浇水,一天后长出一棵肥壮的苗,几天后就结出一个硕大无比的葫芦,到了第九天,果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兄妹俩在葫芦上切开一个口子,钻到葫芦里,抱作一团,任由它在水中漂。不知漂了多少天,葫芦被卡住不动了。这时,那只老鹰飞过来,对兄妹俩说,水就要落了,现在只剩下你们两个人了,你们要结成夫妻,才能繁衍人类。说完,老鹰飞向很远的地方。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近十几年收集、整理、发版的彝族典籍和传说、故事中,描写鹰与彝族生命相关的还很多,不胜枚举。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是彝族的权力崇拜

在父系氏族和氏族奴隶时期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前期,奴隶主享有很高的权力和威望。谁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另一个氏族或另一个部落的人抓来当奴隶,谁就是英雄,谁就最有权力和威望。奴隶最多的就是奴隶主,就是雄鹰,就是英雄,就是权力的代表,享有至高无上的威严。享有最高信誉和威望的还有少数精通彝族典籍的老贝玛,彝族人认为,他们通晓古今,无所不能,是鹰或是鹰的化身,给予他们很多的权力和很高的威望。他们也认为自己是鹰的化身,做法事的时候,在法帽上悬挂一对鹰爪,以示威严。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8年,我去四川凉山考察,来到刘伯承元帅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的彝海。斟酒的时候,乡长拿出一对祖辈传下来的鹰爪杯,斟满一杯给我,一杯自己留着。乡长说,鹰爪杯在凉山民主改革前,只有彝族首领才能用,代表身份与尊贵。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在彝族的英雄观、权力观、审美观中的重要地位,确定了整个彝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彝族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支格阿鲁》和彝族史诗《阿鲁举热》,还有彝族著名史诗《梅葛》都是讲鹰的故事,都是讲鹰在彝族生产、生活、征战惩恶中对人的友善和帮助。鹰文化形成了彝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是彝族的次生图腾

在原始社会,人们以一定的动物或其他物作为氏族组织的名号,此物就被奉为氏族的图腾。每个氏族对自己的图腾均有一定的血缘传说和崇拜仪式。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腾有原生图腾和次生图腾,虎是彝族的原生图腾。彝族认为,虎是兽中之王,勇猛无比。同时,彝族认为鹰是禽中之王,凶猛异常,善于高飞,有“沟通天地”之能。由此,人们便对鹰产生了神秘感,对鹰产生了崇拜行为,祈求老鹰保护,于是鹰便成了彝族的次生图腾。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彝乡,一座山神庙内供奉的就是一只神鹰,这就是彝族对鹰顶礼崇拜的具体表现。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在云南的始用

“滇”就是彝语的鹰,鹰与彝族人的生命有关。因此,彝族对鹰的崇拜是生命的崇拜,是自然的崇拜。鹰是彝族的次生图腾。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为云南的简称和国号呢?这要追溯到公元前七百多年。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典籍《六祖分支》中记载,约在公元前760年的时候,彝族祖先阿扑度慕在乌蒙山区的“乐尼白”举行了一次大的祭祀活动,其把六个儿子为部落首领的武、乍、糯、恒、布、黔六个部落分向东西南北,去开拓领域和繁衍。武部首领率部落向滇西南开发,乍部首领慕雅切留在滇东和滇中。这支部落到达现在的昆明附近以后,看到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土地宽阔,是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就在这里居住了下来。后来,慕雅切看到成千上万只老鹰,白天在树林里捕鼠爪鸟,在浅水中捕鱼拿虾,傍晚的时候,借着晚霞在西山上盘旋,夜里栖居在西山的巉岩下,鹰阵极为壮观。乍部首领慕雅切就决定把乍部落改为滇部落,这就是后来的滇国。乍部落改为滇后,前面这个美丽的湖就叫成滇池了。xo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1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