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云南省元江县城约50公里,有一个彝族山寨——洼垤乡坡垤村,全村共有169户、553人,90%以上是彝族人。凭借悠久完整的人文历史资源,该村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6月6日,记者一行前往坡垤村,感受这个古村落焕发的勃勃生机。世代居住的土掌房
从元江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大约1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了这个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传统村落。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山坡上一座座黄色的土掌房显得格外亮眼。远远望去,鳞次栉比的土掌房平顶拾级而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彝族的土掌房,又名土库房,是土墙土顶的泥巴房,被誉为彝族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是世世代代坡垤人记忆中的乡愁。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土掌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坡垤村仍然固守着古老的传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这延续数百年的民居。
“黄墙土坯不易漏水,经久牢固,隔热又防火,住在里面冬暖夏凉。”村民李会路说,“我们土掌房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平坦宽阔的屋顶了。山区平地少而珍贵,屋顶就如同人造平地,既不占用平地土地,又增加了贮存晾晒农作物的空间。家家户户屋顶相连,邻里间来往走动也十分方便。”
同行的玉溪市财政局副局长杨宝福介绍,坡垤村2013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之后又相继实施了民族团结示范村、坡垤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等项目,累计投资近800万元。这些项目包括保护和还原彝族土掌房,实行人畜分离,改变旧村人畜居住混杂的现状,建设彝族(撒摩)“阿哩”文化传习所修缮工程等。
行走在坡垤村,记者发现,外观上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土掌房,里面却“大有乾坤”、各有特点,总共分为三种类型。
李会路家属于保留原汁原味的土掌房。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泥土味。房屋以土坯砌墙、木材为梁,院内一木制窄梯是通往二层和屋顶的必经之路,内部格局较为拥挤,光线暗、湿度大,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岁月气息。
元江坡垤谷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普仕林的老家属于第二种类型,这类土掌房稍加改造,在厅堂铺上了明亮的瓷砖,在厨房安装了新式橱柜,在卧室悬挂了精美灯饰,家里装有单独卫生间,还实现了食寝分离、净污分离等功能分区与拓展。相较于前者而言,房屋翻修得更加宽敞舒适、更富于现代气息。
第三种类型是危房拆后重建的土掌房。这类房屋很少,主要用于发展村里的民宿产业。由坡垤村委会妇联主任、市级非遗项目彝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白玉婼经营的“坡垤客栈”,就是其中的代表。客栈的院子临水而建,推开院门,四合院内布置得温馨精致。二层小楼共有9间房,内部被粉刷改造成客房,可接待20余人。白玉婼还在一层的接待室搭起了当地民族文化展示台,用以摆放各色彝族手工艺品。
坡垤村三种类型的土掌房中,仍以保留原汁原味的土掌房居多。即便是后两种类型,也在外墙立面、房屋风格上与原始土掌房保持一致。
生生不息的彝族文化
包括坡垤村在内,居住在元江县洼垤乡一带的彝族自称“尼苏”,也叫“撒摩”或“阿卓”。彝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开发了这片土地,也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撒摩“阿哩”文化。
在坡垤村蹲点的一天时间里,记者时常能听见清脆嘹亮、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声。一同前来的元江县原文联主席李伟生介绍,这是当地村民在唱“阿哩”调。
“阿哩”得名于彝语曲调名称,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彝族撒摩人以这种艺术形式为媒介,表达情感,讲述民间故事。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弹四弦、唱“阿哩”,用朴实的表演、动听的调子,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将其延续至今。
李伟生告诉记者,对于彝家儿女来说,歌舞是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它源于生产劳作,与生活密不可分。除了“阿哩”调之外,烟盒舞也展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就了不少彝族男女的美好姻缘。
据了解,烟盒舞自明代开始盛行,从舞蹈的大部分套路及基本动作来看,至今仍保留原始的生产劳作痕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姿态动作讲究“柔”“韧”的运用,并要求头、手、腰、腿各部密切配合,步伐整齐,风度翩翩。《元江志稿》诗文卷描绘烟盒舞的《竹枝词》这样写道:“月琴在抱和声喧,大调高歌舞态蹲。巧用脚尖钩倒后,崇山峻岭度黄昏。”
“我们不仅把烟盒舞当作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瑰宝来继承,还当作自娱自乐、祛病健身的群体活动。”白玉婼告诉记者,如今烟盒舞越来越流行,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年一度洼垤乡举办的撒摩‘阿哩’文化节上,更有千人共跳烟盒舞的盛况。所有人围成圆圈,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舞姿洒脱,弹烟盒的声音悦耳响亮。
越走越稳的振兴路
如何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在新时代面临的一张“考卷”。
“定规矩、划红线,一砖一墙的改造都慎之又慎。”洼垤乡党委书记邓雪春介绍,为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坡垤村整合近800万元资金,实施色调统一、雨污分离、污水处理、人畜分离、修复古道等项目,整个村庄风貌得到大改观。
与此同时,坡垤村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因村制宜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改造民俗客栈,开启了以旅游引领、产业驱动、生态共建、文化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坡垤的潜力还很大,值得更多人关注。”普仕林是土生土长的坡垤人,对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早年外出下海经商,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一些资源和资金,便想着回村反哺家乡,带领乡亲父老走上致富路。
2017年底,普仕林投资2700多万元成立元江坡垤谷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在整合坡垤村资源后,流转土地3000多亩用以集中连片开发,采取种养循环的生产模式,在种植果树的地方套种砂仁,林下发展鸡鸭等家禽养殖,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公司吸纳了坡垤村及周边村共200多户村民务工,在家门口帮助他们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除了土地流转租金之外,村民还能拿到务工工资以及项目盈利分红,家庭收入有了坚实的保障。” 普仕林说。
跟随着普什林的脚步,记者参观了他的民宿农庄和产业基地。“我们农庄的主体建筑外观保留了土掌房的式样,对内部进行了改造和装修,留得住乡愁的同时,也能让游客住得舒心。”循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造型统一、风格别致的民宿“样板间”。
“我们将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背景下,以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思路,闯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邓雪春向记者描绘了洼垤乡下一步的发展蓝图。
一幅山水美、人居美、文化美、产业美的乡村画卷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