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2018年10月27日,蒙自市大屯海畔尼苏小镇集聚了来自蒙自市、弥勒市、红河县、石屏县、冷泉镇等红河各地彝族同胞,一同参加由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蒙自市彝学会协办和云南民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彝族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暨非遗乡村巡演活动。前面的同学已经写了多篇新闻报道,我认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对来自彝族文化濒危、彝族文化意识淡薄或彝族文化自信心缺乏的同胞来说更是如此。
我来自文山州的一个偏僻的彝族山寨,在我的家乡,尽管彝族文化在民间层面仍然自发地存活着,但是由于民族文化有识之士较少,抢救、保护和传承力度微弱,彝族文化处于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的境地,当地彝族民众对民族文化不够自信。所以,我看了解放前马学良先生在云南宣威彝区的社会调查中说,当时的当地彝族人以“身为彝人为耻,以会说彝语为耻”,感同身受。
独火难燃,火塘不熄。面对我家乡彝族文化的不断消亡现象,在读中学时,我曾经萌发过尽己之力传承彝族文化的想法,但是由于个人知识、能力以及环境、平台的缺乏,一直徒有空想。今年九月,我考入了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红河是一片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热土,彝族是当地的世居主体民族之一,在历史发展中,为滇南地区的开发、守边、发展做出了贡献。老师们说,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而且还担负着传承文化、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任务。
机缘巧合,我加入了红河学院彝族小诗人支格阿想同学组织的“彝族文化读书会”,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不断了解了自己民族的历史,深刻的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同时,在读书会交流活动中,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同根同源、大同小异和一体多元性。在读中学时,几乎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读书会中的一员,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中,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了共性和个性并存的各式各样的彝族服装、刺绣以及彝族歌舞艺术,这些文化大餐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当了解到辉煌灿烂的彝族文化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为自己曾经对彝族文化一无所知感到深深地悲哀。回来之后不断回味不断思索,感悟颇多,就此浅谈一下自己小小的感悟及思考。
一、彝族服饰成一体多元格局,共性和个性并存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其中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从不同时代的史料上看,呈现出一体多元的格局,男性服饰在清代以前,云贵川各地差不多,就是结椎、裹结、戴耳环、褂子、披毡,从司马迁的《史记》、古滇国出土文物以及历代的史料中,都可以发现这一共性,这是彝族文化形象的基础性、主体性、稳定性、相同性的一面,属于共性特征。而女性服饰,则各地多有不同,五彩缤纷,构成了丰富性、多样性、变异性的一面。
下面简要叙述一下我在活动现场看到的集中彝族服饰:
图为彝族剪纸刺绣
1.冷泉彝族服饰
冷泉镇彝族人服装主要以黑、白色调为主。男女下身统一穿黑色长裤,而上身则有所不同,男子上身内着白色衬衫,外穿一件身后绣有“鹰击长空”图案与底角绣花的类似于马褂的外套;妇女则穿着一件白色上衣外加印有绣花肚兜,头戴由线条织成的五颜六色球状物连接的头巾帽子。
2.弥勒彝族阿细人服饰
彝族阿细人,在史诗《阿细先基》中自称“尼颇”,这和彝族其他支系的自称是一样的,可见阿细部落是古代彝族诸部落中的核心群体。在四川凉山、贵州、云南楚雄、昆明石林、玉溪、红河、普洱等地的彝文古籍中和部分口语中,至今还在称“尼颇”或“尼苏颇”。明清后,口语中才开始自称为“阿细颇”,但口碑文献中至今仍自称“尼颇”。
彝族阿细人的服饰主要以黑、黄、白为主,男子身穿黄色短袖上衣,衣服背后绣有用彝文与中文写的“阿细跳月”字样,字样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彝族阿细人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女子身穿黑白相间上衣并且头戴红色帽子。
地域不同,彝族同胞的服饰也呈现不同特色,不同特色的服饰构成了彝族文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热情、奔放、团圆的彝族歌舞艺术
彝族歌舞艺术,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彝族舞蹈往往模仿动物的动作来进行,舞蹈大多具有热情如火、奔放豪迈、集体团圆的特点。
1.冷泉镇彝族“三步弦”
“三步弦”是冷泉彝族的地方特色传统舞蹈,也称“三步乐”,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三步弦”的音乐是用地方民间乐器三弦或四弦来伴奏,小三弦是太阳琴 ,四弦也称月琴。老人们说,过去在彝族村寨,不会弹月琴,不会唱山歌,不会跳乐作舞的男子,就只能宅在家里,交际面不广,很难娶到媳妇。听了这话,我汗颜不已。
2.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彝族尼苏(也译为“聂苏”)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而得名。
3.弥勒彝族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现在据说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乐”,自称“阿细”、“撒尼”。由于这种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后来又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细跳月”。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其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4.西北勒彝族铓锣舞
蒙自市西北勒铓锣舞的历史渊源目前没有找到详细的文字记载。据了解,是彝族仆拉(也写为濮拉或朴拉)支系的先辈们结合本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元素,借鉴其他支系的舞蹈创编而成。彝族仆拉支系铓锣舞跳舞用的两个铓重达10斤,舞蹈由咬铓、背铓、甩铓、滚铓、夹铓、骑铓等动作组成。由于表演难度大,没有深厚的功底根本无法表演,目前,只有西北勒乡撮摸底村李华云等少数的三四个人掌握完整的技艺,没有徒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彝族舞蹈展现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彝族人民积极向上的乐观对待生活的态度,构成了彝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为彝族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彝族文化传承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一次展演仪式,此次彝族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暨非遗乡村巡演活动活动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活动。然而,我却陷入了思考。
1.彝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展演,也是对彝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但更多地体现为表演性,所起的作用更多的也是宣传意义。如何深入村寨,落实到实际,带动民众在生活中自发传承,也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2.在解放前的历朝历代,在尊奉夏尊夷卑、春秋大义的封建朝廷的压迫和剥削下,彝族人民长期遭受民族歧视,在有的朝代中彝族文化遭到同化、打压和毁灭,导致历史上多数彝区彝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彝族人民翻身做主,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但是,今天又受到汉文化、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各种影响和冲击,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发展之路却较为艰难,面临濒危告急。十九大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彝族人民来说,“美好生活需要”也包括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彝族文化的体现,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3.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里包括彝族文化软实力,中国梦里也包括彝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梦。已故的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处理不同民族文化关系的构想,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全面小康,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在发展之路上,不进则退。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主动承担起来,学习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恢复民族文化自信心,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从自己做起,力所能及的从事各种宣传、传承活动,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作者简介:王正武,男,彝族,云南文山州广南县人,现为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2018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