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文明进步,凉山彝族自治州彝学学会第七届2024年年会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在西昌天季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移风易俗工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州各县市的彝学专家、学者及文化工作者共计100余人参会。
3月29日下午,大会在天际酒店四楼会议室拉开帷幕。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阿什老轨、州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达久木甲、州社科联主席杨国庆等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会议由秘书长杨德瑞主持,海来木呷会长代表第七届理事会作年度工作报告,全面回顾2024年学会在彝学研究、非遗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特别强调要深化移风易俗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在移风易俗助推工作经验交流环节,喜德县彝学会会长阿于古格以"传统节庆改革实践"为切入点,普格县彝学会会长体哈日波分享"红白理事会"运作模式,盐源县彝学会会长依伙阿呷介绍"双语普法宣传队"经验,昭觉县政协专委会主任阿克鸠射展示"移风易俗积分制"成效。甘洛县彝学会副会长邱华通过短视频案例解析新媒体传播路径,越西县常务副会长蒋志聪系统阐释德古调解文化在现代法治中的应用价值。
会议期间特别安排彝族文化展演活动,海日乌芝、邱华两位会员现场演绎彝族经典民歌,海来木呷会长即兴朗诵原创诗歌《彝山新风》,依伙阿呷表演的克智口头论辩艺术将展演推向高潮。
3月30日,会议进入"彝学会如何助推州县移风易俗工作"专题研讨阶段。名誉会长谢宇才指出,要建立"学术研究-政策建议-基层实践"转化机制。与会专家围绕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建设、数字化传播路径、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提出建立"彝学专家+基层干部+非遗传承人"联动机制、开展移风易俗网络教育等创新建议。
海来木呷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全州彝学工作者要坚持"两个结合",既要守护好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要积极引导移风易俗实践。会议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彝学学会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将重点开展彝族传统婚丧礼仪研究、德古调解文化研究和保护等工作。
会议结束时,全体参会代表在天季酒店大门口合影留念。本次年会通过学术研讨与文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为推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标志着凉山彝学研究进入服务地方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