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福:博大精湛的彝族毕摩文化
作者 师有福 2021-08-14
原出处:《毕摩文化论文集》

世居滇川黔桂的彝族,现有人口800多万,云南彝族有502.8万,红河州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之一,总人口104万,居全州少数民族人口之首位,分布在全州13个市县,其中弥勒、石屏、建水三县彝族人口分别超过15万人。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记载的彝文文献,成为毕摩文化的主体内容,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库。这个思想库里,不仅保留了彝族历史文化的过去,也反映了彝族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的崇善理念。在云南,历史上人口占绝对多数,先民在昭通六祖分支以后,曾建立过夜郎国、古滇国、南诏国的彝族,之所以象《华阳国志》中所记载的有“夷经”,用经典思维的民族,用诗歌和酒热情接待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包容、接纳、学习其他民族,云南才长期形成为稳定和谐的陆地边境省份。在面向大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今天,传统毕摩文化中的万物平等观、天人合一观、人生审美观是有借鉴作用的。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毕摩文化的作用与源

毕摩文化 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毕摩群体为主所传抄、保存、使用的大量文献典籍,不仅是彝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化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瑰宝自从产生毕摩文化以来,就形成了彝族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柱,以资(君)、莫(臣)、毕(师)、格(工艺)、各(商贾)、德(牧农)六等分级而治的远古彝族社会中,毕摩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主要职责是司礼、主簿、记史,查星相识云雾以断阴晴,占卜测卦解阴阳以求吉凶。这一时期,由于毕摩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它所反映出来的宗教理念、天文哲学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等便成为整个彝族社会中披着神权外衣的行为准则。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传统精神支柱,是彝族社会源与流的载体,他在整个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毕摩文化,从仪式内容、传承形式、场地分工等等来考察,他产生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阶段,从文化的传习方面讲,女性掌握的“妮嫫”文化向“妮颇”文化过渡,妮颇向具备社会地位的毕摩文化过渡。彝文经书《文字起源经》中记载,文字最先是女氏族首领布玉嫫根据花草记数画图发明的,尔后撒氏传人间,逐步形成文字。所以,彝族文字阴体字画圆、弧、圈多,阳体字画直、横、勾少,就是这个道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字大多是独体字,25%的字目前还保留与古蜀国的文字相同,是中国远古徽号文字的延续。彝族人继承了中国远古文化的血脉,这种血脉充分体现在毕摩文化中。如果从彝汉文书写体例来看,彝经左起直书,向右;汉书右起直书,向左。两个古老民族的书写形式构成了一幅太极图,成为中华智慧源的象征。中国在秦汉时,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把周边民族划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彝族被划为南蛮,南蛮中心在巴蜀,处于洛阳、长安的南部,故称为南蛮,蛮、尼(彝族自称)同音,南中的南与尼(彝)同义,苗族叫彝族“蛮”,壮族叫彝族为“蛮濮”,就是这个历史根源的记忆。大约3000年左右,彝族先民的一支由于洪水离开了古蜀国,向滇东北迁徙,开辟新的领地,毕摩经书中记载为笃慕避洪水和六祖分支,分支地点在昭通鲁甸坝。分支以后开疆扩土,建立古滇国、古夜郎国。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以,毕摩文化中反映出的彝族文化主脉植根于神话中的炎黄神农等等先民,最终归宿点在前有平川、背靠青山的大崖洞肥直氐,始祖神额氐居住地方,彝族送祖归去那里就实现了与祖先团圆的愿望。由于历史的原因,毕摩文化随着中国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统治扩展,走向了艰难的路程。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秦汉时期,秦开五尺道,汉置郡县,特别是蜀汉政权对彝区的控制,中国西南彝区的彝族文化随着权力向大姓、夷帅集中,毕摩文化也开始分化成服务于政治权力的若干区域文化。唐宋时,又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原属土葬,甚至在《生死渊源》中记载有活葬习俗(陪葬)的彝族改行火葬了。毕摩文化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有些地方的经文消失了,更多的地方是异变了。元跨革囊,赛典赤在云南设立云南行中书省,西域文化随人口的迁徙又落户彝区,至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构成一条线,这条弧线穿越古滇国、古夜郎国腹心,把彝族分割为南北两半,从人口来讲,弧线的南北人口也基本平衡。明洪武开始,大量移民实边,民屯、军屯遍布云南各地,内地人口剧增。元明时期彝族的毕摩文化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迅速走向衰落。明朝初年,彝人又开始改行土葬,在葬俗上反映了主体文化的异位。清初因受平西王吴三桂株连,雍正皇帝支持额尔泰以武力在彝区改土归流,彝区居住地域形成了现在的破网式格局,被有的学者称为大分散小聚居。毕摩文化从发生学上的纵向低谷进入了山谷,自我封闭,利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来维系着毕摩文化的点滴血脉。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作为毕摩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任务,一是弘扬传播本民族文化;二是因时而异,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站在传播统治阶级文化的角度上翻译异族文化,使其他民族文化在彝区传播。由于毕摩有这种作用,清乾隆年间开始在临安府举行毕摩会考制度,合格者在经书上盖上满汉文四方府印,以维持地方秩序。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不管怎么说,毕摩保存的彝文文献典籍,其宗教思想、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历史天文等等保存了彝族毕摩的原生态文化,也就是具有较清晰的彝族历史和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方面,由于唐朝册封南诏王,南诏改用夏正朔开始,十二地支历算法在彝区普及。干支配法中,十干用彝族传统五色公母代替,形成了彝族哲学五色观与十二地支的配合,毕摩们实行了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为我所用的态度。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是历史文化的符号,史书上把彝文说成爨文或蝌蚪文,爨文是因爨氏称霸南中,汉学者才称之。而蝌蚪文是以字的形状来称呼的,蝌蚪文是周时古文的一种。彝文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从文字学和毕摩经文中的《开路经》、《指路经》等回归祖先神的路线来考察,彝文是否是由部分先民从中原南下时带来的呢,在彝文文献《文字起源经》中记载,彝文由北天区传入凡间,凡间的毕摩使用推广。北天区和灵魂朝北归祖在区域上是相同的。况且根据哈尼族和现今无文字的阿细人南迁涉河过江时,文字被迫消失的传说,这是肯定的。什么年代由北往南迁徙中把蝌蚪文传下来,那是另一回事。根据这许许多多的情况,彝族是以发源于金沙江流域和南北盘江流域的土著居民与南下的氐羌族群融合而成的观点是正确的。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毕摩文化所反映的内容说明,彝族的历史也走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壮大、分支和交融、分化、再分化、再发展的螺线型曲线道路。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不同款式的毕摩经书

手抄本是毕摩经典的主要形式。毕摩们按照传承习俗,拜师纳徒,代代沿习。手写经文是将纸、布、动物皮等剪成长方形,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字序书写后,卷成筒形,用布作封壳,麻线装订。属于祖灵经文的,通过祭祀祖先,续谱仪式后,放入竹筒内,摆在祖灵坛上。逢期才取下,享受祭祀。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州内有少量的彝文木刻印刷本,以《劝善经》为例。这种字体工整、严谨,受汉文印刷正楷字的影响较深。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铅印本发现于云南弥勒县,属于天主教的教经之一。清光绪年间,法国传教士邓铭德在云南路南、弥勒两地彝族撒尼、阿细人聚居区开办教会小学,发展教徒,宣扬上帝神灵的外来宗教。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昆明天主教会到阿盈里村建盖一所教堂,法国神父主持教务,传播教义,发展教徒。《赞美诗》是邓铭德在刊印《法倮字典》时同期印刷的经书之一。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写于竹片上成捆的经书,保存于弥勒长冲,赵毕摩说,文革破四旧,被迫销毁。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刻于碑上的彝文,最早于康熙年间,保存于石屏。嘉庆、道光、光绪的碑刻,红河州仅有十多块。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摩文化中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对宇宙探讨研究得出的看法和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阐释,彝族的宇宙观建立在雌雄阴阳相生制化的对称论基础上,认为任何事物都由雌雄二性构成,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雌雄二性的结构形式。合而为一是再生与升华的一般方式,一分为二是化生与演变的普通规律,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这种方式规律在不断发展、壮大、演变、转化。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雾气生天地

天地如何产生,日月星怎么出现。这是任何民族在蒙昧时代就思考的问题,各种神话传说也反映了各族先民对天地起源的看法。毕摩经书《天生篇》和《天道篇》记载,天地未产之前,宇宙间黑漆漆、混沌沌一片,过了千年万年,混沌沌中出现雾。在越万万年,风神诞生,在风神的作用下,雾又分为清(白)雾和浊(黑)雾,清雾与浊雾之间诞生了万物始祖冬德宏莱诺,也就是清雾之神德玉颇成客和浊雾之仙达玉嫫比妮婚媾生了冬德宏莱诺。冬德宏莱诺的名字,其意思是千百层高的人,他出生后,日长九千九,夜长八万八,把清雾顶到九千九层高的上边,把浊雾踩在八万八层低的下边,天地逐步形成。之后,由于冬德宏莱诺顶天立地,精疲力竭,最后倒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毛发变成木草,肋骨变成山梁,肠子变成江河,眉骨变成悬崖等等。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地初产,一片黑茫茫。由越千万年,九十九层高的东方天空上出现了绿海兀侯(清海、公海)和红海租侯(浊海、母海),绿海红海边有红崖绿崖。太阳神添直用红崖石造太阳,红泥糊太阳,太阳女神拉梅和达梅用绿红水洗太阳,太阳神阿迷取金神针送太阳,太阳才出来;施默德玉颇和施默德玉嫫用白石造月亮,白泥糊月亮,安排月亮小郎君去追赶太阳。日月出,昼夜始分,真正意义上的天地产生才开始。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此,雌雄公母是万物孕育产生的基础。从宇宙观到哲学观,彝族认为,清浊二水是万物产生的基础,阴阳二气是万物产生的条件,红绿二色是事物自我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归纳为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也就是六气生万物学说。万物在水气色三元素和六气的平衡和谐中遵循规律演化,万物也归为三元素的衍生,其中,水类包括大地上的所有实物,石头原来也是软的,是水变化而来的;气包括风、雾等;色包括人的眼睛能看得到的颜色。彝族的伦理、宗教、人生观、审美观都遵循着这一规律,以求得万物和谐平衡安康。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普通生活里,雌雄公母概念贯穿于实践中。毕摩经书分公书母书,石、草、树、山、崖、水分公母,日月、星云、风雨、石木、山水分阴阳,动物分雌雄。器物用具鼓、钵、镲、锣、凿、锄等也分公母。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数研究彝族文化的人都知道彝族虎宇宙观,说虎生天地,虎眼变成日月、虎肠变成江河等等。其实,虎宇宙观是与冬德宏莱诺创造天地相联系,彝族民间谚语有“人活为花,人死变虎”的说法,把虎作为宇宙观,或把宇宙观的思想归纳在虎身上,与三色六气不冲突。其实,虎宇宙观是宇宙观的图腾化、简明化而已。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图腾虎、鹰、葫芦、龙,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图腾,虎为阴、为太阳、为女,是狩猎时代的图腾神,属于树立部落威信的精神崇拜图腾;鹰为阳、为月亮、为男,毕摩智慧的化身,是男权制取代女权制,产生祭祀男祖先神以后树立的图腾神,属于政治权利层面的崇拜图腾;葫芦代表祖先神,与祖先地位同等,人从葫芦中来,祖先灵装于葫芦中,逢节日祭祀,葫芦图腾属于宗教精神层面的信仰图腾;彝族祭龙节祭祀的龙是东方苍龙星座,应该说是星龙,同时祭祀农耕神、种子神和日月诸神,是采集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以后的图腾,属于追求物质层面的崇拜图腾。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水为万物之源

水是万物之母,任何动植物的衍生都是如此。我在为弥勒一个乡村写龙泽圆水利碑时题为:“水乃万物之源,生命根本。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是彝族远古哲学精华。日月递炤,阴阳大化,风雨布施,泽流惠芳。人为灵物,当须明查。”初步说明了水是万物之源的道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物源于水,水衍生万物。在丰富精彩灿烂的地球及宇宙中,水主根本地位,风为万物演变的助力,无风则不生、不长、不活、不衰、不变,无色则不现、不见、不显、不别。其中,物种起源于水、变化于气、成现于色。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又是如何形成的,毕摩经书认为,人源于水、衍于鱼、化于蛙、祖于猿。四大阶段构成了人类演化史。人由雪变的故事是源于水的简单说法。衍于鱼则在语言中还保存,彝语“我”和“鱼”,同音同意,我既鱼、鱼既我,是同等的。上世纪60年代,逢火把节和大年,弥勒彝族要去抚仙湖买鱼回来祭献祖宗,是古滇人我鱼同类的遗迹反映。蛙是人类的远亲,彝族把娃作为雨神、春天的天神使者看待,最崇拜蟾,在神话故事中大量存在。祖于猿,彝语叫猿“阿乃妮嫫”,大奶毛人,相传,人类与猿巢居时代,互相照应,到了人猿分居,人类穴居,开始采集和种植相结合,猿经常偷吃人的劳动成果,出现人猿战争。人类发明先进工具战败猿,人与猿才开始分家。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地方天圆

天地产生的根源已经在先民脑海里似乎有了一个合理的说法,但是,他的形状又是如何呢?这对天地产生的思想理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彝族认为,地有极天无极,地方天圆。地方的基本认识来源是,日月出没的地方为东西两极,斋移(南箕星)和施纳(北斗七星)涵盖的方位是南北两极,四极是地方的基本概念。通过观察南风北风、东风西风,云雨霜雪与植物生长、茂盛、衰退、凋零的周期规律,彝族先民认为地是四四方方的。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升起和落下时,是金黄色的大簸箕,升到高空时变成了小簸箕。所以,先民认定地方天圆是有观察依据的。地方也不是一层构成的,地分两层,如同蜂盘,分公母,公层是人类居住,下母层是小矮人居住。天圆也不是简单的圆圈,而是可以申展的圆弧,白天日月周转,晚上众星运动,构成了一幅无穷极的圆弧天空世界。当然,彝族毕摩经书里面,把大地说成“妥罗”,形状象鸡蛋。妥罗在彝族语里有昆仑山的含义,但其本意为“时间城或时间中心”,掌握时间权力的中心,这个中心在什么地方?是最高统治者在的地方,因为时间由最高统治者掌握。封建社会里还要实行册封,册包括时间、历法、节日的统一。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的彝族地方,夜郎国故都赫章县可乐与妥罗同音同义,曾经形成过彝族政治中心的另一个地名同乐(陆良)与妥罗也相同,包括螳郎江的名称等等,是彝族政治中心地名的流化。所以,“妥罗”本意不是指地球。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圆会不会掉下来,这对先民来讲是非常恐惧的。因此,在经历了无数次因日食月食彗星引起的洪水灾难、陨石撞大地、火山爆发、地震海啸以后,认为有顶天支柱存在,这就是一年四季被云雾笼罩的高山,高山有神灵,这些神灵能与天神沟通,祭祀高山神就从这里产生了。怕老天塌下来,人们又构思出东方男女绿帝、南方男女红帝、西方男女白帝、北方男女黑帝八位统领四方,形成维护大天神政权和天地四季秩序的神。如果四方帝君不是男女,宇宙间是不会和谐稳定的,这就是雌雄观念的价值所在。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毕摩文化中的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简称为时空,他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具体的时和空是有界定范围的,是可以掌握利用的。抽象的时和空是无穷极、无范围,人类难以掌握的,黑洞与星际,星际与星际之间是用光年计算,到目前,哪怕是最优秀的天文学家,也无法说清楚金木水火土五星及银河系以外的宇宙运动形式规律,这就是人类目前认识时空的局限。因此,时空观念对一个民族来讲,是标志着这一民族神话学说、哲学思想、数理概念、天文历法水平的发展层次。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时间观念

时间是人类最早面临的认识单位,可以说,时间是人类和自然界万物共有的资源财富,万事万物因时间而产生、消亡、变异,花草树木依时间而盛、衰、凋、败,金蝉依时间而弹鸣脱壳,虫蛇熊蛙依时间而冬眠,五彩斑烂的蝴蝶因时间而化生。由于时间有因时而异的特点,在自然界造化万物时,不同时间有不同物的存在形式和存在方法。胎生的动物,卵生的鸟,化生的蝉蝶,湿生的鳅蚓,都是由时间气候变化决定的。时间变化给物化不同结果和形式,物化不同反应了不同的物候时间季节。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就是认识时间的过程,就是探索不同时间下万事万物的变化过程。彝族先民认识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是很难说清的问题。可以说,时间的感觉是动物的共同本能,而对时间从认识到时间概念的设定,是人类迈向文明门槛的大胆探索。彝族对时间的认识是长期对自然界观察的结果,而对时间的概念设定是根据日月运转规律,既最初先民的昼夜观念。但是,时间在彝族先民中有模糊时间和具体时间两种,一般说的“这一生”、“很古以前”、“以后”是模糊时间概念,“昨天”“今天”、“今晚”等是具体时间概念。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的具体时间概念是根据太阳运转形成昼夜时段来划分的,最初有昼夜的时间概念,然后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对太阳进行崇拜,以太阳为核心创造了一系列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说。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时间的认识,从太阳升沉分昼夜开始,先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以太阳周转一昼夜为一个时段,一个时段分昼夜阴阳两份。后来,由于对月亮塑望影响物候的进一歩认识,时间从简单的记日时段向记录时段、月段、年段、季段,甚至更适用的记数到记量方面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痕迹就是彝族太阳历向太阴历、阴阳合历(十天干与十二兽合历)转变的结果。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段划分:远古彝族人认为,地方天圆,先有昼夜概念以后,用昼夜的生命节律划分时辰段。当时的人们认为万物是神创造,所有的动物具有灵性,并且是平等的。按照《滇彝古史·天生》记载,雾神德玉波升上高空成为天,为天之父,漳仙达玉嫫沉降为地之母,天地初分。日月是由气、风、雷等诸神用红泥白泥造其轮廓,通过太阳男女诸神用清浊、阴阳、红绿六气镀洗后才形成。日月升沉,昼夜始分。人们利用太阳运转导至的昼夜规律,参照人类和动物息作节律特点,根据黄画眉日啼三次的规律,把一个白天划分为三个时段,并把黄画眉封为值日神。利用阴阳对等平衡法,又把一个夜划分为三个时段,形成与六气相对应的一个昼夜六个时段。按照现在的北京时间计算,这六个时段为:8:00~11:00、12:00~15:00、16:00~19:00、20:00~23:00、0:00~3:00、4:00~7:00,每个时段四小时。后来由于创造了十月太阳历,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个时段。在之候,历法得到完善,十月太阳历与十二太阴历结合,才出现了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月段划分:根据《滇彝天文》和《爱佐与爱莎》记载,彝族对年的认识是从花开花落的周期变化,以及百虫禽鸟定时出没育雏规律的基础上认识的,最初的历法是物候历。后来由于长期观察太阳运转的结果,制定了以十进位为基础的十月太阳历,并用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豹、四脚蛇代替十个月的月份,一个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5~6天为过年祭祀日。一年365天分为阴阳两截,既一至五月为阳年,六至十月为阴年。到目前为止,演变成火把节和十月年节。十月历按四方分四季,每季90天。每月36天中,最先按六气、六时辰分六个时段,每段6天。后来用三分法分为三个时段,定为每旬12天。节和气是到了历法逐步成熟时才划分的,而且在不断改进和完善。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一对栾生姐妹。自从人类祖先活动开始,天上有日月星云,地上有花草树木,从活动空间到目视空间,从目视思维空间到对空间的认识与确定,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空间是具有一定方位来限定的,有了方位的设定才有空间的范围。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方位的确定,是根据太阳和星星。从大的范围来讲,彝族对上下空间的认识是模糊而无穷尽的。彝族把“天上”说成“木楷”,天上还有天,不知到天有多高;“地下”说成“咪客”,地下下到多深也不明确。因此,把上边说成“上边的上边”,下边说成“下边的下边”。发展到后来,用神的等级方位来设定天地之间的范围构架。东西方位用太阳升沉来确定,用“直都”日出代替东方,“直得”日落代替西方。南北用星星代替,南方叫“斋移”,意为“南箕星王“,彝族认为,南箕星是葫芦寿星,掌握生的命薄,因此,用南箕代指南方。北方叫“施纳”,意为“七玄星“,北斗星是确定南北方位的星星,北斗星尾围绕北斗转动,出现了不同节气的转换。上下、东西、南北构成了一个大的简单空间,也可以说是个模糊空间。上下、前后、左右结合,又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具体空间。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前后、左右方位概念是以人为中心划分的。彝语叫前为“阿嘿”,“阿”读舌根颤音,是肚子读音的变易,用肚子的前边肉眼直观的视线范围代指前方。叫后为“阿夺”或“南夺”,意为脊背的后方。左叫“阿尾”或“列尾”,意为左手边;叫右为“阿偌”或“列偌”,意为右手边方向。从祖先灵台的供奉和彝文书写的情况看,彝族是贵右尊母崇拜太阳的民族,火把节祭祀畜牧神、太阳神就不奇怪了。一般人说,彝族是贵左,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一进彝族家门,你可能看到彝族祖先的灵台在左边,老人的卧室在左房间,这是逆向看的,顺向看是右边。彝族毕摩抄书时候,逆看是左起直书右行,顺看是右起直书左行;古汉文的抄写,逆看是右起直书左行,顺看是左起直书右行。彝汉文的书写构成了一个阴阳太极图,彝族文字是独体为文居多,汉字是合体为字居众。彝文是中国古代徽号文字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彝族是贵右,祭龙等祭祀场合驱鬼时用的尖刀草、木刀用左手搓绳和削成使用。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创世神话史诗记载,由于天地初产后,天地不稳定,出现了地动山摇、洪水泛滥等等频繁的自然灾害,后经众神共同努力下,以神柱顶天,天地初安。《爱佐与爱莎》记载,到第二次洪水以后,第一世太一神莫玉禅让给策耿纪,策耿纪为第二世太一神后,分封天地四方诸神,神职明确,天地安稳,日月周旋,四时更序。到了这个时候,彝族对空间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并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从地到天分为六层,各层东南西北都有神管理,东南西北主神各设男女两帝君分管,上下安泰,四方稳固。灵魂超度归祖方面,彝文经书里,亡魂要归祖,首先要经过地上三座山、六重天关受审,最后由居住在最高天苏纳妮肥宫殿的策耿纪派神马送到远祖额氐居住地肥直氐大崖洞。这里,三加六等于九,为九重天数。因此,彝族认为,空间是生命存在和万物演变的必备条件,生命起源于一定的空间和范围,没有空间就没有生命产生的范围条件。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十月历法

毕摩经书中的历法,目前发现的有两种,一种是通用的十二月干支历法,一种是记载于《天文起源书》(又翻译为《滇彝天文》)的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把历法建立在雌雄造化万物的观念上,整个宇宙被看成是由清浊二气不断运动的结果。经过对太阳东西升沉和南北移动位置的测绘研究后,认为大地是在诸神和气的支配下,处在相对静止状态的圆形球体,日月星宿和银河系则处在相对运动状态并影响地球气候的观点。确立了天无极地有极的理论。十月太阳历把太阳从南端移动到北端的时间定为一个阳年,太阳从北端回南端的时间定为一个阴年。太阳从南端到北端,又回到南端的时间作为太阳运动的一个大周期,这一运动周为一个整年,约365至366日。在阴阳学说的思想指导下,彝族先民把360个整数划分为两半,阴阳两年各占180日,其余5到6天为阳年过年日和阴年过年日。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十月历定年法彝族先民戈施蛮等人在默哼伯山上用圆桌上的杆影测绘太阳移动情况,结合北斗斗柄的指向定出年份。他把一个整年划为阴阳两截、十个月。上午,当太阳升起时与南方地平线的夹角最大时为阳年末;太阳升起时与南方地平线的夹角最小时属阴年末。与彝族原始哲学中北半阳、南半阴的观念相通。五月底为阳年杀黄牛祭天(太阳神)过年日,十月底是阴年杀猪祭祖狩猎日。整年用兽代替,以虎为先,十卦兽历图转一周为十年一轮。阴阳两个分年不用十兽纪年。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十月历定季法  十月太阳历把一个整年分成阴阳两小年后,又用二分法把阳年分成能(春)、些(夏)两季;阴年分成除(秋)、笮(冬)两季。太阳到北端为阳年末,也就是夏季末;太阳到南端是阴年末,也就是冬季末。它是先定夏、冬再分春、秋,每季90天,各季开头一天属虎。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十月历分月法  十月太阳历把太阳从南端往北移动又回到南端的周期定为一个整年。在一个整年中,太阳运动的时间大约要365至366日。360划为十个时段,每段36天,剩余时间为过年日。每个时段为一个月,用十兽纪月,形成每年正月为虎的历法。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月兽历用来纪年时,每兽代表一年,十年(一轮)以后又周而复始。纪日也是按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豹、四脚蛇的顺序,10天以后重复一次,十月兽历图转18周为半年,转36周为1年。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月兽历纪月,每年一月均为虎月,兽月转了九轮以后重复一次。虎年以外,其余九兽年的各兽年称谓与第十个月份的兽月称谓相同,出现年尾年、月同兽。例如,在水獭年中,到十月为水獭月;蟒蛇年底十月为蟒年蟒月。出现同兽合一时就说明一年已到头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了虎年以后,如果要推算次年的月份兽属,先记住每年正月属虎,其余二至十月的兽序,只要把头年的兽月称谓往前移动一个单位就成了本年的十兽月属(详见十月兽历年月对照表)。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兽虎年和第十兽四脚蛇年的兽月称谓相同。彝族把四脚蛇与龙同等看待,认为四脚蛇是龙仔,也是具体的龙(有的称为地龙)。两兽首尾对应关系恰恰反映了彝族历法的虎龙定天观念。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月兽历年月对照表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毕摩文化中的彝族迁徙史

1. 彝族迁徙史分类

彝族迁徙历史是比较复杂的,迁徙的规模形式上来讲,可以分为:第一、以户为单位迁徙,原因主要是家庭人口兴旺,耕地少,或者与外家族以及与官府发生冲突,避免更大冲突而主动迁徙。如,明末清初,建水阿朋寨范氏、利民黑家师氏、沙拉河杨氏等属于这一类。远距离迁徙的往往用竹子劈开,户带走一片,以后子孙认祖时拿来合笼作凭据。第二、以家族为单位迁徙,如张、李、王、赵等家族单位,主要原因是受欺压或避开官府追究,如弥勒岳氏、建水盘江李氏。李氏原来祖居松江府,以锻造刀剑为生,因受官府牵连,辗转逃难于临安府苏租(今盘江),学彝话彝文,成为掌事毕摩。第三、以村寨为单位迁徙,原因主要是受外村或外族的欺压、瘟疫或地震水火大灾,或者是戊边镇守。滇川黔桂彝族直系始祖阿普笃慕从成都迁入滇东北,就是因为洪水而迁徙。第四、以支系为单位迁徙,原因主要是战争或军事移民,如贵州毕节彝族从大理辗转迁入,弥勒阿哲从贵州水西迁入等等属于这一类。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四类迁徙,构成了彝族历史迁徙的复杂性。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迁徙,在迁徙过程中,本支系变成其他支系,本民族变成其他民族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存在其他民族变成本民族。如,清朝初年,民族压迫残酷,额尔泰血洗乌蒙,清政府镇压吴三桂余党,彝族都受牵连,纷纷逃难于深山老林。清咸丰年间,红白旗事件,杜文秀、李文学失败,参与起义的彝回被残酷镇压。逃难的更多,不逃难的,改成汉族,不敢讲彝话,说是明朝某年月迁于南京某地来掩饰。弥勒彝族中部分马氏、桂氏是咸丰红白旗事件以后由回族变成彝族的。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云南来讲,明朝以前是汉变夷,明朝中叶开始夷变汉。清朝开始彝变汉加剧。特别是咸丰元年1851年开始到卢汉宣布起义的1949年12月9日止,98年,将近100年的时间,云南彝族地区经历了反抗清政府的红白旗事件、抗法战争、重九起义、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是滇桂黔边纵在彝区的游击战)七个大事件,由于人口的剧急流动,加上有共同目的,彝变汉的速度更加快。建水、石屏等坝区彝族消失彝语是在这个100年的阶段。昆明上马村、下马村(昆明学府路位置)在解放前有杨毕摩使用彝文经书,车家壁彝族在上世纪80年代有6—7人会讲彝话,现在没有讲彝话了,更没有毕摩了。蒙自市城中村土官村,现在60岁以上的人讲彝话,在过30年就没有人在土官村讲彝话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毕摩经书中的迁徙史

毕摩在念经送亡魂归祖时主要涉及到两篇经文,即《开路经》和《指路经》,由于各地葬俗有所变异,念的时间稍有区别。南部方言红河县的毕摩在参与丧礼时,灵柩启程前用牺牲头脚朝门外祭献作引路,接下来念《指路经》。《开路经》在坟墓修好后念。东南部方言弥勒彝族毕摩,灵柩启程前祭献后念《指路经》,接下来就念《开路经》。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路经》的内容基本相同,就是为亡魂打开十二个关卡,让亡魂通过关卡顺利归祖。在大多数经文里面只有十一个关卡,据说是不能念完,否则水平低的毕摩会伤害着他自己。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指路经》的内容,不知什么缘故,记载的就有所不同了,当然,这也不能排除毕摩本身传授和学习的水平,或者翻译者对经书理解认识的水平局限。石屏莫则甸一个村子,张家顺毕摩的《指路经》指到昆明、米力于尺(昭通葡萄井),另一位毕摩的《指路经》,根据民间故事,经过十八层地狱后回到南京,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张毕摩的书是一代一代真传,其他这一位是先学汉文,稍懂罗盘地师之道,后来补学彝文,当了毕摩。由于没有经书就自己抄写,《指路经》的内容是按照民间从南京来的故事编写抄成。所以,毕摩经书是有一个鉴别过程,如果不懂老彝文经书,无法鉴别的。红河州彝族南部方言区的《指路经》,根据已经出版的书籍来看,最终指归谷窝(昆明)、南天(晋宁)。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东南部方言弥勒杨家福毕摩,师从于五山箐口黄氏和西扯邑普氏。黄氏祖籍临安府(建水)沙拉河,明末清初随杨氏迁入箐口,为祖传毕摩。普氏师从于觅令佟氏,佟氏在乾隆时又承于临安府印王庄罗富毕摩。杨家福保存的《开路经》,共有十一个关卡,最后一个站点是前有平川、后有青山的肥直氐大崖洞,顺着僰道,超出了成都平原,甚至可能越过湖南、湖北。《指路经》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是说明指路的原因,第二是路线,第三是案例,举例某某死亡指路。路线也是涉及昆明、牛栏江、昭通、盐津水富、宜宾、成都平原,往东北上至德扎斋申,按字义,这一个地点是相当长的一个坝子,望不到尽头走不到边。经书对环境的描述是:“德扎斋审啊,昼啊雾飘移,夜啊日月升;昼啊黑茫茫,夜啊篝火亮。”在这个大坝子旁边有一个崖洞叫默肥节及,义为连天的红色大崖,“右边太阳升,左边月亮出;日君在那里,月亮分八方。”祖魂最后归到这里。肥直氐和默肥节及两个终点,以昆明来讲,方向是一致的,属于不同的描述法或被传误,亦或是彝族最古老的两个发源地,难以考证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彝族先民离开这两个地方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00年以上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涉及迁徙历史的经书还有《审自节添俄》、《祭灵台》等等。其中《祭灵台》书记载,阿普笃慕(有人考证为蜀王杜宇)洪水离开成都平原,入滇东北后又传了彝族,开辟了古滇国文明,对灵台的祭祀是这个时候开始。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内部存在着交叉迁徙的状况比较普遍,如,四川大凉山的彝族,他们的祖先古侯、曲涅迁于昭通,毕节彝族迁于大理,石林的撒尼、弥勒的阿细、红河的濮拉,部分迁于大理。总体上讲,属于尼的纳苏颇、尼苏颇、诺苏、阿哲、撒尼等,六祖在昭通举行分支以后,逐步迁往各地,昭通鲁甸坝(罗西塌氐)是滇川黔桂彝族集散地。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毕摩经书中,家庭迁徙、家族迁徙、支系迁徙都没有记载。这对彝族迁徙史的完整研究出现了空白。这种空白只能用口传文化或家谱进行对比分析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毕摩文化中的几种观念

彝族毕摩文化中最突出的是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人们鉴因知果,避恶趋善,净化人生假、丑、恶的不良习性,发扬人性真、善、美的本性。如果能人人如此,亡后永久魂能升入天界,与日月同辉,并让归祖魂转世再生成人;归祖魂则通过火的洗礼、审核等九道关,在经过天界尼纳天宫的一系列规则,天神策耿纪才派神马杂摩给他骑到祖先居住地,与祖先团圆;守家(现在指坟,原来是灵台摆放地崖洞)魂则能守住家,并与归祖魂和在天不朽魂保佑子孙。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首先体现在天体与人体的相因,天道与人道的和合。《宇宙人文论》中说:“人体如天体,天上的日月,像人的眼睛;天上有风,像人的气;天空晴朗,像人喜乐;天上的云,像人穿衣。”人有头,天地有首在北方,施纳(北斗七星)为众星运动之心,为天地之首;人有足,天地有尾在南方,斋移(南箕)是众星之尾。南箕与北斗又是确定方位的恒星,南北永恒不变,,日月东西还会移动位置,祖庙与龙神林之间,南北子午线,遵循人道服从天道的规律。天地为父母,日月为女男,高低为阴阳,星云、雾瘴、风雨、木草、石土、火水、绿红、黑白、东西、北南等等都是雌雄男女的化身,公母和合,阴阳平衡,天地平稳周转,人类动物才幸福。所谓天地平安、人类泰康,人类破坏自然规律、触怒天地不乐观,人类自身就要遭灭顶灾难。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四次灭顶洪灾、一次无日月光照的黑暗之灾、一次七太阳轮流考晒的火灾,共经历六次灭顶之灾,换了三次人种,才形成了现在模样,如果不遵循天地规律,乱破坏,灭顶之灾不远。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反映在三界论方面。毕摩经书认为,人分头身足,生命存在于三界之中,分别是天界,有神人居住,人的祸福盛衰按照德性由天神确定,人类要归祖都要通过天神的恩赐与帮组才能实现。地界是人类居住活动的区域,要遵循天道行事,否则会受惩处。地下界是矮人居住,如同人类界一般,只是任何动植物都比人类界矮小。在天圆地方的思想指导下,天地之间又分上天界、中天界、人界三层,上天界有神人居住,第一次洪水,人类被换种,莫玉退位,举策耿纪为最大神、至尊神,云中君尼裴妥主东、智神萨西主南、主神沙番主西、司命君徐朔主北,形成策耿纪四大政权支柱。东方绿帝男女租赛颇、租赛嫫,南方红帝男女番赛颇、番赛嫫,西方白帝男女添赛颇、添赛嫫,北方黑帝男女格赛颇、格赛嫫,八大男女神是四天门和八棵天地柱的守护神,又是维护天地秩序的神。季节神祖节亥妮诺、种子神生育神尼比尔阿梅、撇兀突阿梅等等众神为联系检查天界与地界的神。天地之间,食为人神共享,娱为人神共乐,铜鼓等祭祀用的铜器是为娱神而发明。人类只能按照三界六层的权利规矩活动。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万物平等观

主要反映在《婚嫁起源》、《封寿延年》和《生死渊源》的经书中。远古时候,天地互婚,人神同寿,动物同乐,白雪当面粮,冰链作金条,冰雹作银子,彩云制衣裳。只因为人类出现黑良心的贪婪人,养虎吞太阳,养狗吃月亮,养黑蜂啃星星,用神缸收云彩。天神震怒,大地漆黑,洪水暴发,人类第一次受到灭顶之灾,这是螳螂竖眼睛时代。过了近千年、万年,天神又造人,也造出七个太阳考晒人类作报仇,神人阿文射落太阳,大地形成火海,人类又灭绝,这是蜻蜓直眼睛时代。尔后,人类又被天女所传,养公鸡喊出了太阳,人类逐渐多起来,并用活猴发丧,杀牛羊,血流成河。动物魂上天告状,封寿开始。天神封人寿9900、马寿6600、牛寿3300、羊寿2200、庄家1100年,实际为99、66、33、22、11年。传令官假传圣旨,死神、病神、瘟神到处串,人类动物又死亡。人魂又告状,天神最后说,三人活100岁,每人33.33333岁。从此,死亡是必然,恶者寿短,德者寿长。这是蚱蜢横眼睛时代。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几次大灾难,认为万物有灵魂,都是公母元素的延伸演变;万物在宇宙间是平等的。所以,砍树盖房要祭树神,挖地要祭土地神,狩猎要祭猎神,插秧要祭谷神,吃新米要祭祖先神,杀生要祭天神,火把节要祭太阳神,中秋节祭月亮神,二月二祭龙节要祭日月星和种子神,五月五祭洪水神等等有繁琐的祭祀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是维系民族文化心理必不可少的仪式,也是民族历法的载体。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生死轮回观

与三界相对应,彝族轮回观也是按照三世轮回理念反复不断。三世为:上世、今世、来世。上世在天上,人数与星星对应,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上世在天界苏纳,受太一神策耿纪等神支配,道德行为善良,脱胎于凡间降生后,衣食福禄无忧,德善智者甚至赋予显达官位,否则穷困潦倒或多灾多难。今世的命和运是在天界苏纳时确定的,先定死亡时间和一切运气,才给人降生。所以,毕摩在作重大祭祀礼仪是,首先要念《请天神经》,请下万物始祖神冬德宏利诺的父亲,雾神、清气神、魂神德玉颇,请下其母瘴仙、浊气神、魄神达玉嫫,有魂魄万物才会生长盛衰变化,只有魂魄神明了万物的开始和终结。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世在地上生活,是上世的延续,福禄吉凶、泰康逻难都由上世的道德行为确定。今世的勤劳、隐忍、善良、仁义、明智、豁达和懒惰、急躁、恶形、毒辣、昏庸、狭隘又决定了来世的前程命运。因此,人生有因才有果,施善因获得善果,种恶因获的恶报。因果通于三世,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多难;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行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确这个道理,人人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就会崇善、行善,家庭、社会、自然万物就会相处和谐。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世由上世和今世决定,上世的修炼和今世的德行决定着来世的归宿。如何知道来世的去处呢?按照天神给予三人100岁的大约平均数30岁为时间标准,30岁及其以上亡故者,通过祭丧的一系列仪式,灵柩抬到村外绕棺洗脸后,灵柩抬往坟山,毕摩则在原地杀鸡祭祀,翻看经书中《苏腊》一章,根据死亡日、时辰,死亡日中查出,死者亡鬼何方去、亡气何方出、亡兆星何处在,什么时间给他明确了死亡的归去日子,他的亡魂是否对某方某年人加害,亡后变成什么,再后又变什么,哪天魂归来查看他的遗物。死亡时中查出,某时死亡,魂某时转来查看遗物,某时出去;上世做错什么,今世为何这般,亡后托生成什么,什么时间魂被天界召回等等。来世如何就可以查出来了。查的时候是用十二属相来查。今世变来世是与人的灵魂观念连在一起,彝族认为人有十二个灵魂,分别是在天魂、归祖魂、守家(坟)魂,来世变生是守家魂。在举行丧葬仪式以后,通过亡魂送天受审、归祖,由天界确定来世变成什么。一般情况下来世变女、男再生,说明上世、今世修炼的好,否则就变成牛、马、狗、猪、鸡、蛇,有的属于先变人再变动物,有的是先变动物再变人,有的是在动物中先后变成马、猪、狗。情况复杂。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世没有变生的也有,主要看有没有指路归祖的资格,如果没有指路归祖的资格,说明是由于上世原因,投胎投错了或者继续在现世与来世之间漫无目的的苦熬。这几种情况分别是,第一、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属于投胎错的人,要用裹婴布包裹好,装于篾箩或撮箕内拴吊于村外密林深处,任由乌鸦叼食。让乌鸦转告天界,由天界重新安排投胎于他处。第二、2至6岁死亡的,也属于投胎投错,但主要原因是幼儿父母,上世积德不厚,天神故意戏弄。类似情况,用木板制成盒子,把亡婴埋于大路边,多做修桥补路的善事,以后生子女就健康成长。第三、7至12岁死亡的,除第二种原因以外,可能出现祖坟、房屋、祖庙受冲克严重,请“易师”查证后处理。第四、男子13岁行成人礼,女子14岁行成人礼,13岁至29岁死亡的,如有子女则可以享受指路待遇,祖先魂收不收由祖先魂确定,丧事不得大办,棺椁盖不得钉牢。多数情况下,认为这类人上是无积德,要他变成游魂野鬼继续吃苦。第五、13至29岁无子女而亡者,或13岁以上患麻风病、脉管炎、癌瘤、瘟疫死亡者,无盖棺和指路资格,要成为游魂野鬼继续修炼。以上人员除有子女的而外,不得入葬祖坟,不得刻灵台。麻风病人还要烧化在野外。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有来世观念支配,彝族家庭中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无子家庭招亲时,女扮男装去接新郎。因为,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来世变男或变女。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人生审美观

这里讲的是对具体人的审美评价。由于彝族毕摩经书中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天人合一观、万物平等观、生死轮回观,加上《道德经》、《礼仪志》、《妈妈的女儿》等人生道德理性的书,彝族人的行为受制于以上的观念,对具体人的评价也有一个基本尺度。一般来讲,礼、义、仁、善、智、信、勤、健、强、勇为美,视无礼、无诚、坏、恶、愚、诈、懒、病、弱、懦为不美。当然,对男人的审美和对女人的审美还有区别,这里以男子为例:从体质上讲,挺挺立立,健康高大为美,因为这种人可能成为摔跤场上的英雄,是美女锁定的目标;劳动方面来说,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为美,持家男子,女人追求的对象;道德上,礼礼貌貌,谦让善良为美,平安男子,女人的幸福港湾;信义上说,诚诚实实,信誉达人为美,稳健男子,女人的依托对象;技能方面,行行能通,学用结合,致富能手,女人希望的对象;智慧方面,知古识今,歌乐入理,快活男子,女人精神的力量源泉;从勇气角度说,顽强勇猛,除险克难,奉献的男子,女人追求的保护对象。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人对女人的追求,一般也是以高大健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智慧礼让为基本标准。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延伸到对物的审美和对社会的审美,毕摩文化自有一套说法。由于有这种与人为善的传统审美观念,在社会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今天,往往会处于弱势。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把奸诈、狡诈、虚妄、伪装、狭隘、偷盗、淫乱、滥杀、诱骗、毁谤、欺弱视为恶坏的人,这类人亡后只有恶果。E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毕摩文化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毕节市彝学会和百里杜鹃管委会编撰。
文字来源:中国彝族网
作者简介: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州彝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滇越跨境民族和谐文化关系研究》主持人。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