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乾坤:凉山彝族的文化传承
作者 刘乾坤 2020-01-13
原出处:中国国家地理网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起大渡河,南邻金沙江。这里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著名。
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6.jpg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支谱系:凉山彝族的家族制度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侯与曲涅是传说中凉山彝族的祖先。在博物馆进门拐角的地方,可以见到“曲涅谱系”和“古侯谱系”两块白板上,上面用彝文注明着彝族家支历史,也就是家谱。如古侯谱系是一串名字,从古代连接到现在——古侯以孜—以孜以才—以才阿火—阿火谢木—谢木阿古—阿古阿支—阿支阿勒—阿勒折窝......。这就是父子连名制,在云贵川一带的彝族名字普遍是四个音节,因而就这样代代连下来,家支内部轻易就能找到祖先是谁,这种谱系形成了对家支的集体认同。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家支谱系在整个彝族文化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谱系能区分你是兹、莫、毕、革、卓中的哪个等级。这五个字代表了古代彝族森严的等级。以是“兹”,最高的君主;二是“莫”,君主下面的谋臣和司法官;三是“毕”,由君主兼任,或君主的兄弟担任,分管文书、祭祀、以及文化教育的人;四是“革”,即金、银、铜、铁、木、石、漆、皮等工匠;五是“卓”,即从事农、牧、生产和家庭劳动的奴隶。通过家支谱系,能够清楚地知道亲疏关系。由于彝族一直是一夫一妻制,黑彝只与黑彝通婚,有了谱系才可以判别是不是近亲,一般认为六代之外才是旁支远亲。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7.jpg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以在彝族民间有这样地说法:“不会背诵父亲的谱系,家支就不会认你;不会背诵舅舅的谱系,亲戚就不会认你。”可以看出谱系在整个社会活动的重要意义。谱系对地位、权力及财产的继承等于是无形的条约,对于婚姻是一种优生优育的“法制”作用,家支内禁止通婚,严格实行家支外通婚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凉山各地行走,你都会听到“家支”一词。家支是解放前凉山奴隶社会的权力,整个的凉山彝族地区,家支是实际统治集团,这些统治者用习惯法治理着凉山的奴隶社会。凉山地区的黑彝家支有100多个,每个家支有一个父系氏族名字,如果基、巴且、倮伍、罗洪家支等,总人口在7万左右,分据着凉山各地。红军长征时,和平通过凉山地区便是因为得到彝族大家支的帮助。在奴隶博物馆中悬挂着一面红军军旗,有红军的军徽和“彝族沽鸡支队”字样。这面旗是授给当时冕宁一个大家支——小叶丹家族的。1935年,红军长征在绕过会理和西昌两座防御工事坚固的古城之后,来到了冕宁县,刘伯承凭着智勇,与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红军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小叶丹便是果基家支地头人。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从右至左书写的古老文字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奴隶博物馆就会看到一只鹅毛笔,让人诧异的是,这种笔原来认为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没曾想在祖国西南大山中,彝族人的祖先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这种书写工具。走进玻璃柜细细打量,鹅毛笔的旁边有墨汁,还有一串用绳子拴在一起的羊肋骨,上面刻有彝族文字,不仔细看还会误以为是甲骨文。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鹅毛笔与羊肋骨,这两样是较少见的文物。鹅毛笔是彝族文学作品的书写工具,在彝族文化中,毕摩抄写经书都用竹签笔,鹅毛笔只用于文学类书籍的创作和书写。彝族的四大名著《勒俄特依》、《阿嫫尼惹》、《玛牧特依》和《诺苏尔比》就是由鹅毛笔书写的,鹅毛不是普通的鹅毛,而是天鹅的翅膀羽毛。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有着文字系统的古老民族,他们用这些文字写成了卷帙浩繁的经书和文学典籍。馆内藏有很多的彝族经书,都是用彝文写的。彝文属藏缅语彝族支,字形是方块字,在古代,这些经书和文学著作有的刻画在羊肋骨或者牛肋骨上,也有的写在压制好的树皮、布或纸上。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能书写和认识彝文的在以前多为上层贵族和毕摩,普通人既不认识这些彝族文字也不会书写。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世代相传,用手写相关的经书与历史,有的写在羊皮上,有的写在竹简上,有的写在绢帛上,这些经书是彝族文化的传承。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大概使用了一千多年。彝族文字起源于毕摩在竹木或动物骨骼上刻画的符号,随着时光的流逝,需要表达的思想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沟通人神的符号,到生产生活的祈愿,最后由无数的毕摩丰富和完善了彝族的文字系统。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彝族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不同的家支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不同的家支有各自认可的毕摩,在彝族文字与文化上有一体的传承,也有不少的差异。比如,不同家支的经文记录了出现同音异体或同体异义的现象,同时笔画繁复,字体也没有定型,难以普及,在教学、交流、历史记载上都有诸多不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了文化研究,凉山州率先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探索,从1974年便开始制定规范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彝文规范方案》使用,以凉山彝族北部方言的圣乍话作为基础方言,以凉山州喜德话为标准音。这次规范解决了彝文在不同家支、不同方言区的很多问题,如一字多音、一字多形等,确定了819个字,规定一字一音,一音一字。规范后的新彝文字体定型、笔画更少、结构简易,字数不多但是够用,相较于原来的古彝文更易于普及。现在,诸多的彝族文献典籍得到有序的整理与传播,不少的高等院校有了培养彝族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这些古老的方块文字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工具。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网》   作者:刘乾坤nX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