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姚安马游坪,聆听彝族文化瑰宝“梅葛”
作者 楚雄微旅游 2019-07-01
原出处:楚雄微旅游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格滋天神来造天,格滋天神来造地……”这段充满古朴神秘色彩的歌词来自姚安马游坪彝族创世史诗《开天辟地》,这种彝族曲调称为“梅葛”,“梅”是“说”的意思,“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说唱远古故事的意思。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8年9月,云南省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对彝族梅葛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整理、翻译,1959年9月编辑出版了彝族创世史诗《梅葛》。这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长达5770余行,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事”四个部分,以独特的想象和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的轮廓,描绘了古代彝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事、丧葬、怀亲等奇异的风俗习惯,被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梅葛演唱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演唱内容主要是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较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演绎中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辛,内容曲调比较凄惋忧伤;“青年梅葛”演唱内容主要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纯真情爱生活,声调内容不固定,可即兴发挥,比较随意;“娃娃梅葛”是彝族的“儿歌”,俗称“娃娃腔”,一般由成群结队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演唱时喜笑颜开,妙趣横生。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姚安县官屯镇马游坪村是梅葛的发源地,村落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民居分布于高寒冷凉的高山凹地,村落一般建在依山傍水处,房屋形式多种多样,传统住房有土掌房、木垛房、茅草房和麻秸房等。2008年6月,《梅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游坪也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中国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承地和民族文化名村、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马游村彝族群众中,每逢民族节日、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男女老幼都会围聚在篝火或火塘旁,弹三弦奏芦笙唱梅葛,通宵达旦。除梅葛外,马游村还有多彩的彝族服饰、古朴的彝家火塘、神秘的彝族婚俗等民俗风情,以及古民居、传统农耕、彝族饮食等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梅葛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学者的探寻,马游坪乡村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逐步发展起来,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乡村旅游经济初见雏形。如今,马游村内建有一个义学馆,有大小土木楼房20间,广泛收集梅葛文化书籍、音像资料、乐器、刺绣、手工艺品和劳动工具等民族文物,设置刺绣、生活用品、书画、影像、教育五个民族文化教育展览室,全面向游人介绍展示当地源远流长的梅葛文化风情。(原媒体责编丨陶优 审核丨龚静阳)S5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