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寨村属于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村委会,地处麻栗坡、富宁、广南三县交界处,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部,麻栗坡县东北部,距县城134公里。东与富宁县木央乡接界,南与董干镇回龙村委会相连,西与新寨村小组为邻,北与广南县黑支果乡隔河相望。
(张青/摄影)
2009年麻栗坡城寨村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张青/摄影)
2019年5月7日至8日,麻栗坡城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荞菜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这场文化盛宴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白倮人身着的盛装,白倮人的传统服饰色彩和谐,美观大方,并且带着大量古老的图案,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从纺线、织布到蜡染、刺绣,白倮人的传统服饰都是自己制作。他们有着一套古老而完整的纺织技术,这套技术充分展现了白倮妇女的精巧技艺。蜡染工艺分为点蜡、染布、泡布、脱蜡四个步骤,蜡染图案以六边形、条形为主,部分空位由不规则图形填充,染出的成品被蜡点部分呈白色,未点部分呈蓝色,色调和谐。
关于刺绣,小象要多说两句。在今年的刺绣大赛上,柏玉仙老师参加了比赛。小象有幸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了白倮人的传统服饰和刺绣手法。在和柏老师的交谈中,我对白倮人的传统服饰的刺绣图案有了大致了解。
(图为柏玉仙老师)
图案分为斜字构花图案、布剪图案、线绕图案。
斜字构花图案以“—”字为基本单位构成的花纹。斜字构花具有严格的方向性,所有构成花纹的“—”字(同一种颜色)必须保持平行,并且必须保证与经线或者纬线平行。斜字构花的基本单位“—”不受长度限制,“—”可以根据图案结构的需要跨越n条(n为自然数)经线或纬线,“—”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受位置限制,可以根据图案结构而定(由于强度等原因,“—”的跨度不能太长,因此也会根据图案结构将“—”的长度作相应的调整)。
布剪图案则是将布剪成各种图案,用线绕着图案周边绣在底布上。
线绕图案是将一根彩线绕成各种图案,再用另一根线将它钉在底布上。
而服饰样式也有所不同。
婴儿襁褓服装:
婴儿用方块布包扎,一岁戴银帽。银帽有小贝壳式、小鱼式、铃铛式等银饰品。女孩银帽较男孩稍微扁平,并留有帽尾,花色也更多一些。男女孩服装均用点方块蜡染图案布料做成,并简单绣上“黄瓜米”花纹。
(张青/摄影)
青少年服装(5至12岁):
男孩头裹白底印花四方格筒帕,上身穿开领、阔袖对襟衣,上衣前胸为蜡点花盘,后背为"Z"形布剪图案。衣领、衣角、裤脚均为蜡点“瓜米”式图案。腰带一段为蜡点图案,一段为黑色。女孩服饰开始走向妇女形款式。
女孩
男孩
妇女服装:
挽发于头,用黑色方帕包之,再盖银饰方帕。上身穿蓝、白线混纺土布阔袖对襟衣,衣领、前襟、袖口、衣脚等均蜡点镶花边,下身穿蜡点图案和镶有三角花案相结合的筒裙。从裙头至裙脚都拼有四道横格花,每道之间镶犬牙三角形花色图案。腰束黑色方布折叠腰带,配戴银项圈、银鱼等饰器。
(张青/摄影)
男子服装:
头裹白底印花四方格筒帕,上身穿开领、阔袖对襟衣,每次穿三件,衣袖从外至里一件比一件长,外观呈三状。衣服前后均蜡点有铜鼓面花纹图案,蓝、黑、白相间,加上银饰钮扣,谓之神气。内穿白色无纹右斜襟衣,腰系绣有色彩花纹的布腰带,下身穿带有花纹的宽裆裤。
(张青/摄影)
原媒体:主编:刘飞;副主编:刘贵仁 邓三凤;审核:蓝淽 大白 秋水
法律顾问:冯在照;编辑:马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