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企业系列】 张丽琼:在传承中创新 向世界展示彝绣霓裳之美
作者 龙彦 2019-06-10
原出处:云南网

1560161258207369.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女子善于刺绣,生活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她们更是把这一技艺发扬光大。看那银光闪闪、绣花簇簇的满襟大围腰,绣满鲜艳花朵、别致精巧的花鞋,做工精致细腻的头帕和飘带,每一种饰品都体现了彝族女子心灵手巧、飞针走线的指尖艺术。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针针,一线线,心灵手巧的彝家女以七彩线、手边针,把彝乡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云霞雷火、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变化为游走在她们衣领袖口、腰间裙摆的艺术。6月13日至19日,“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在昆明举办,届时,将有来自楚雄州各个村寨的“绣娘”们携精美彝族刺绣作品而来,为大众展示指尖上闪闪发光的千年刺绣技艺文化。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161319499078.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楚雄彝族刺绣技艺传承人数量众多,他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各自的传承路径托举起彝族刺绣技艺的发展和创新。来自大姚县云南楚雄彝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创意人张丽琼就是其中一个。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161372691411.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代代相承,代代创新。”张丽琼说,彝族人民在早期社会时期就以广博的智慧把火草、棉麻、动物皮毛、植物纤维等材质制作成简易的服饰,形成云南彝族各支系早期特色鲜明的服装样式。彝族刺绣手艺传承至今,早已成为无声记录着悠悠漫长岁月演变的无字史书。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份技艺必须传承。”张丽琼为传承彝族刺绣技所做的事情,是建立了中国唯一一个公益性的民办彝族服饰彝绣博物馆。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小我就在彝乡长大,彝族服饰是我们穿在身上的文化,我熟悉并热爱它的美丽。长大后,工作了,我的工作内容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传播它。与彝绣的这般缘分或许就是一生都不能断离的。”1998年,大学毕业后的张丽琼进入楚雄州博物馆从事彝族传统服饰的研究和讲解工作。“到楚雄来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们都为彝族服饰的绚丽色彩而着迷,都被刺绣的技艺而折服。”而与此同时,张丽琼认为彝族服饰和刺绣其实值得拥有更宽广的舞台。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4年,张丽琼从楚雄州博物馆辞职,创建了云南彝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创办了彝绣博物馆。彝绣博物馆特聘彝族服饰文化、彝绣艺术研究专家3名,省级、州级彝族服饰技艺传承人6人,县级彝绣传承人12名,签订扶持彝区合作社4个固定绣娘300余名。多年来,彝绣博物馆征集收藏了来自滇川黔桂各个彝区的500多套(件)彝族服饰和彝绣精品,涵盖清末、民国至今多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100多年。“聚拢一批优秀的彝族刺绣传承人,珍藏一批有文化价值的彝族刺绣产品,既是稳住彝绣技艺的根,也是守住彝绣技艺的魂”对于张丽琼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对彝族刺绣技艺最好的传承。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161395601859.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代代相承,代代创新。”张丽琼为彝族刺绣技艺创新所做的事情,是改良了一套独特的服装裁剪技巧,让传统彝族服饰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彝族服饰和技艺的“走出去”。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个彝家姑娘都有一个精巧的针线包,我也不例外。从小跟着家人学刺绣,服饰的设计、裁剪、制作工艺,我都了然于心。”具有扎实刺绣基础的张丽琼还是觉得对于刺绣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加精湛的技术支撑。于是,从刺绣的技艺技法到服饰的裁剪、制作加工,她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师从刺绣大师王永祥,把这项技艺进一步系统、全面地学习。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自2004年起张丽琼的足迹踏遍了西南彝区,在收藏彝族传统服饰和彝绣精品的同时,拜师学艺,拜访和结识了各个方言区的民间绣娘师傅,得到了众多彝族服饰设计制作技艺前辈的倾囊相授。此外,她还先后赴苏州、成都、长沙、贵阳等地学习考察刺绣艺术,对比研究彝族服饰和彝绣技艺。通过自己和公司设计团队的努力,张丽琼对传统服装经典图案和绣法做了大胆改良和创新。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161436432224.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丽琼在服饰制作中,选取了各支系中的彝族服饰特色和亮点,在图案、款式、构图元素等方面不断丰富刺绣工艺;变化刺绣针法,加入打籽绣、堆绣、挑花、数纱、贴布、镶补、盘花等绣法,呈现出更加灵动的现代感。“彝彩系列彝绣服饰作品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尽可能多的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寻求与现代服饰的平衡感。彝彩服饰既要保留彝族服饰文化的风格,同时在材质、技术、样式搭配上做变化,使得彝族服饰作为现代市场中的产品有新的活力和竞争力。”张丽琼参与设计的彝族服装和彝绣产品,风格多样,设计巧妙,把彝族各支系服装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无缝对接,做到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张丽琼在不断开拓彝族服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出一条涉及彝绣文创产品的新路,目前已开发出带有彝族风情的围巾、三角巾、桌旗、项链、拎包、笔记本等系列文创产品,并获得外观专利,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追捧。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161485652431.jpg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作品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即将到来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上,张丽琼与设计团队将携带20套名为“从远古走向未来”主题的彝族服饰,登上时装T台,以色彩绚丽、风格各异,历史时间跨越100年的彝族服饰演绎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诉说彝族女子穿在身上的历史故事。0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秋然 编辑: 秋然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