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地区,我们不时还能看到一些彝家姑娘头上戴着一种形似鸡冠的帽饰,这种帽饰因形而名,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过去,这些地区的彝族姑娘都戴鸡冠帽。 鸡冠帽根据地区不同,其质地和形制又有差异,有的以多层红布做底镶以银泡等饰物,帽口很小,戴时用带子固定于头顶,酷似鸡冠帽,有的形制稍大,用二叠五、六层厚的布片裁剪成鸡冠状的帽片缝合而成,如同帽子戴在头上,这种帽片多以红色或黑色绒布做底,上绣五彩花草,鱼虫等装饰图案,并缀彩色绒球,有的在帽片上镶满密密麻麻的珍珠般大小的银泡,前者艳丽,后者华贵,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彝家姑娘戴在头上都显得端庄,俊俏,她们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彝族姑娘戴这种独特的帽饰是与其久远的生活习俗相关的,在我国鸡作为家禽被饲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雄鸡报晓早与人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昔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具体时间的概念,破晓前的公鸡啼鸣成为一种报时信号,每当鸡叫三遍人们纷纷起床,投入新的一天生活劳作,特别在农忙之季,它及时唤醒沉睡的人们,早起耕作莫误农时,所以,在彝家山寨别的家禽可缺,报晓的公鸡确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公鸡作为报时“卫士”,忠实地守护着山寨,它头上的鸡冠格外引人注目。
鸡冠帽在彝族民间还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彝家青年恋人,姑娘长得象绽开的马樱花一样美丽,小伙子十分英俊。一天夜晚,他们在密林中相会,被森林中的妖魔发现了,贪婪残暴的妖魔杀害了小伙子,企图抢占美丽的姑娘,姑娘悲愤万分,奋力逃走,妖魔发现后立即追来。姑娘跑啊、跑啊......刚好跑到了一个山寨附近,眼看就要被抓住,这时寨中传来"咕咕"的雄鸡啼鸣声,愚蠢的妖魔以为天要亮了,吓得掉头而逃,美丽的姑娘得救了。姑娘知道妖魔怕公鸡叫,就抱着一只雄鸡来到森林中与小伙子约会的地方,公鸡"咕咕咕"的叫声吓跑了妖魔,小伙子苏醒过来,他们幸福地结为夫妻。
为了表达他们对公鸡的感激之情和希望能永远有雄鸡的护佑,姑娘模仿着做了顶昂首竖立着鸡冠的帽子,戴在头上。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彝族姑娘都仿效着做了鸡冠帽戴起来,以求吉祥、幸福、平安。后来心灵手巧的彝家姑娘把鸡冠帽越做越好,越做越漂亮,有的还镶上了亮晶晶的小银泡,象征着光明和富裕,从此,鸡冠帽成为她们生活中形影不离的心爱之物和彝家姑娘传统服饰中最富特色的组成部分。
如今,各民族的习俗都在变化,但每逢节庆这日,彝族姑娘们仍喜于穿着自己艳丽多姿的民族服装,戴上心爱的鸡冠帽参加各种喜庆活动。彝族民间公鸡可驱魔避邪,作为一种吉祥物,能带给人类幸福,平安的观念在这顶鸡冠帽这一服饰特点的珍爱中得到极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