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阿着底彝族(撒尼人)刺绣之乡
作者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2010-11-07
原出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维则乡干塘子村,彝族撒尼语称“阿着底”,全村共有农户82户,342人,全部是彝族撒尼人。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传,早在明、清时期,刺绣就在撒尼妇女中盛行。撒尼妇女一般十一、二岁就从长辈那里学会挑太阳花,十三、四岁便会绣八角花和更为复杂一些的图案,十五、六岁便能成为刺绣能手。姑娘出嫁前,更是潜心刺绣,为自己准备最美的嫁衣。在干塘子村和其他撒尼人居住的村寨,刺绣成了衡量姑娘是否能干、家庭是否和美的标志。刺绣已和撒尼人的审美、理想以及许多民俗事项紧紧联系在一起。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干塘子村的刺绣图案及针法技巧在其他撒尼村寨中罕有可匹敌者,挑花、贴花、锁花、穿花、盘花、滚花、补花、刺花、纳花、纤花、平绣、链子扣、镂空等手法和技巧均有创造性发挥。刺绣图案的设计和构思来自于撒尼人的生活,如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地貌,风物特产等,图案构思独特,布局精巧,富于变化,色彩鲜艳,不失为民间美术中的一支奇葩。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干塘子村的刺绣在一代代撒尼妇女中靠口传心授和具体的刺绣活动传承。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发展,干塘子的民间刺绣呈现出规模生产的态势。村民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发展了会员近2000多人,并由村里的普氏三姐妹创办了民族民间传统刺绣品厂,采取“协会+厂家+农户”的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干塘子村的刺绣品已销往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现在已远销港、澳、台地区和泰国、越南、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