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彝民间创世史诗《莫棉巴》|序:白彝简介
作者 《莫棉巴》编委会 2021-01-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白彝,是云南东南部最古老的彝族土著支系之一,先秦前居栖于古滇国,称“昆明”人,后因战争等原因迁徙到漏卧侯国境内。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自称或他称为“格濮”“葛濮”“葛泼”“葛颇”“戈颇”“锅颇”等,晋隋唐时期被划为东爨乌蛮,宋元明后的史料称其为“葛濮”“葛(戈)颇”“葛猡猡”“葛猓猡”“葛倮倮”等。
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11926978964357.png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主要聚居在泸西县的白水、向阳、三塘、午街等乡镇,弥勒、师宗、罗平、丘北等地也有分布。白彝人是唐宋元时期阿庐部(后称弥鹿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彝语寻甸土语,也被称为东“葛泼”。他们有广泛留传上千年的创世纪古歌谣《莫棉巴》,讲述了天地生成、种族繁衍、白彝人迁徙的历史。白彝人至今尚未发现白彝的文字,他们在生活中男女之间常互称“戈颇”或“戈嬷”。“颇”是雄性,“戈颇”是白彝男人;“嬷”,是雌性,“戈嬷”即白彝女人。白彝分为大白彝和小白彝,大白彝内又分尖头白彝和平头白彝。尖头白彝自称“支施戈”,平头白彝自称“敌娥戈”,主要以服饰来区别。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主要有“祭密芝嬷”( 也称祭石、祭山、祭洞 ) 和祭祖等祭祀活动。密芝山与密芝林是主要祭祀活动场所,神圣庄严,人不敢侵犯,犯则必惩。密芝山中林木严禁砍伐,即便枯枝败叶亦不敢拾取。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祭密芝嬷”(即祭石、祭山、祭洞 ),是为纪念“密芝神”。白彝人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位“密芝嬷”为保护羊群被雨淋湿后生病而去逝,后化为“密芝神”。“祭密芝嬷”活动,每年农历二月举行;“祭祖”活动,每三年祭两次(三年两头祭),一般在农历十月举行。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保留和传承了上千年的“入祖”习俗。白彝老人过世后,要举行“入祖”仪式,方法是用一块铜皮剪成人形,为“祖灵”,用一节木头挖空后 ( 称“祖甄”),把铜片“祖灵”置于木头内,然后选一隐蔽石洞把“祖甄”供于石洞内节”。若还未进行过“入祖”仪式的,则用纸或麻布剪一件衣服形状挂于家堂供桌上方墙壁,待进行“入祖”仪式后,才把它放在祠堂内烧毁(白彝祠堂都设于石洞内)。他们丧葬,过去是以火葬为主,后改为棺葬,有的即死即葬,有的则请“毕摩”( 巫师 ) 择日或“发冷丧”。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多有婚姻包办,现多为男女自由恋爱。每逢节日喜庆,对歌择偶,互赠信物,密约既定,然后告知父母以媒妁成之,成婚时父母要按传统礼节主持婚事。婚娶步行,旧时女家以族邻女子数十人不等,伴随新娘而来,不知谁为新娘谁为伴,唯新娘身藏新郎麻布褂一件,须至搜获此褂,始知新娘为谁。来归时,途中喜闹非常,非至黄昏夜降不入。旧社会白彝人离婚,丈夫以一木刻与妇人为凭,妇人得此即可改嫁。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有自织麻布、制作服饰的传统。旧时青年男女蓄发为鬓,以辫线为箍,绕于额部。成婚后男子绾发用青布丈许缠于头上,穿自制麻布对襟衣,前短后长,多为绣花边,外加一件褂子;裤子为宽口麻布扭裆裤,裹绑腿,佩腰刀;常年光足,寒则着草鞋,草鞋用棕丝,藤条或稻草自己编织而成;以麻布圆筒状裹腿,俗称膝衭,汉族称绑腿。妇女头上的花簪左右各用羊毛或用麻线自编线穗,与发辫交织绕于头顶,头部左右各饰一朵大红“马樱花”,就似两朵鲜艳的花朵正在开放。两腮系海贝串成的“赛巴”,自耳前侧下垂,兜于下巴,形如马之“笼头”,已婚妇女则在花箍下边加一块绣花青布包上作标记,名曰“大头”,不戴此标记不能见翁伯;妇女上装为矮领单面襟右开口的衣服,腰系用绵羊毛自制而成的一块毡子,俗称裹肚;裙摆前后分开,长及踝部。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能歌善舞,在山中打柴割草或在田间劳作唱山歌,男女青年唱情歌,且多是即兴创作,随口而出。逢年过节或办喜事,他们跳羊头鼓舞欢庆,吹羊角萧赞颂。不分男女老少,人多人少,大家围场起舞 ( 大圆舞和跳乐 ),步调整齐,粗犷奔放,节奏明快。他们具有传统美德,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喜善厌恶,好打抱不平,急难相扶,团结互助,和气待人。这些好的道德观念处处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等,常常是一家有事全村帮,一方有难四方助。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彝人在旧社会生活比较困苦,多数居住在高寒山区,昔日多为茅草屋,四面下垂的“没角房”,或称“蘑菇房”,无山墙厦檐;屋中有火塘,老小男女坐而围之,是一家集中商议和接宾待客的唯一中心。卧无床榻被盖,以羊毛毡或羊皮垫于木板即卧,他们中的大多数均租种地主的田地,沦为佃户,每年除交地租外,还受许多额外剥削。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白彝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科学种田,努力发展商品经济,经济生活状况越来越好,住房已由茅草房改建为砖木结构的瓦楼房。尤其是经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他们的生活都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并全面实现小康目标。Jz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