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彝文
彝文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禄劝县彝族有个传说:古时有个叫伯博耿的人,根据鸟兽足迹和事物的形象造字。据《滇系》记述,汉朝时,马龙人阿町,弃职隐居于山谷,撰 字如蝌蚪,二年才完成,共有1840多个,被称为“书祖”。
彝文有比较丰富的文献,饮誉海内外的云南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写的。武定《凤诏碑》、禄劝《镌字崖》都是著名的彝文碑刻,双柏还发现许多彝文医书,其中最早的写于明代。云南彝文一般是由左向右竖行书写,用毛笔或竹签写在纸或白布上,武定、禄劝还有用木刻印刷的彝文书。彝文具有自己的字形结构,大致可分象形、会意、假借三类,假借字又有同音假借,或借汉字等。彝文中还有句号、分段、起段、完结符号,彝文是一种具有表意特点,也有表音特点的综合型文字。
1936年,丁文江先生搜集贵州大方县(邻近滇东北)彝文经书,编著《 文丛刻》。近年,由马学良先生增订出版,吸收了云南一些重要经书,它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彝文由于地区差别,通行较困难。1975年,四川对此进行了规范化,并已推广使用,云南也正在进行研究和似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