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族医药产生及形成特点
作者 张之道 2020-02-26
原出处:​老拨云堂彝医馆

医药起源于生产活动,哪里有民族、哪里有生产活动,哪里就有医药。彝族人民世代依山傍水,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过程,形成实践经验,在彝族民间代代相传。每个时代的“毕摩”又把这些宝贵经验总结为彝文经典,逐渐形成一个医药宝库。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彝族“毕摩”被当做“坏分子”批斗,彝文经典被当作“四旧”焚毁,大量珍贵的彝文医书被毁于一炬,只有极少数在民间藏匿下来。八十年代全省在彝族民间发掘的彝文医药书已经翻译整理的有:《医病好药书》、《医病书》、《明代彝医书》、《老五斗彝族医药书》、《洼垤彝医书》、《启谷署》、《造药治病书》、《聂苏诺期》、《药名书》等十余本,至今尚有一部份保存在彝族文化研究单位,未经翻译整理。在已翻译整理的彝文医药书中,共收载了内科疾病38种、儿科疾病20种、妇科疾病11种、产科疾病28种、外科疾病16种、伤科疾病36种、五官科疾病22种,收载药物1189种,其中植物药777种。在内科疾病中仅治疗各种腹痛的药方即有三十六个,在当时的条件下,虽然不知道各种腹痛的病因,但通过实践已找到了相应的治疗药物,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Dx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x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解放前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广大彝族地区长期处于地域封闭、交通阻隔的落后状态,完全没有医疗设施,为了民族的生存繁衍,就需要不断的与疾病作斗争,彝族人民对每一种病症、每一种药物的认识都是以疾病和人作为验证对象而获得的宝贵经验。经验不是科学,但科学来源于经验。享誉中外、历久不衰的“云南白药”,是曲焕章在彝区行医采药的过程中,学习总结了老彝医治疗刀、枪伤的经验以后,用彝药配方研制出来的。曲焕章在“云南白药”自序中说:“鄙人昔扶医术漫游各地,深悉草药效用之神奇,为之心醉。徒观乎边夷野老,运用一草一木之微,无不应如桴鼓,药到病除。世人皆轻之、贱之、不足邀识者之一盼。甚可叹也!”他的序言既是对彝药的肯定和赞赏,又是对后人的警示。云南省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的“昆明山海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灯盏花”、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灵丹草”、治疗脉管炎、骨髓炎、肝炎的“蜜桶花”、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都是在七十年代大搞中草药的群众运动中,从彝族医药宝库中发掘出来的。解放前民国二十八年霍乱大流行,老彝医用彝药“马鞭草”配方,使无数患者起死回生。一九六八年滇东南地区“流感”大流行、省防疫站派出卫生队,静脉滴注抗菌素控制不了病情,一位老彝医献出一个彝药方只有“夏枯草”、“口猪刺”两味药,治愈了全部患者。Dx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x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植物药的双向和多向作用是近年才被发现的,然而在广大彝区,由于实践的长期性和广泛性,一病多方、一药多用则是彝医的常见治疗手段。如茜草科植物红大戟,药典收载是有毒性的利水药,用量1.5~3克,彝医根据其实践经验则有多种应用效果,因为能补气血,故称为大红参,因为能治咳喘,又称为理肺散,还能治小儿疳积,用量可到20~30克。蔷薇科植物五气朝阳草,彝医广泛用于妇科血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气血虚弱、头昏头晕,近年来药理学证实五气朝阳草能调节机体特异免疫功能。败酱科植物马蹄香,本草记载是消食行气药,而彝医则称之为补药,用于病后体虚、慢性炎症、大小便出血。彝医书记载:体虚容易感冒的人要经常喝隔夜茶,近年药理学才发现隔夜茶含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Dx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