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资源
作者 小灰驴儿 2003-05-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族医药历史渊远流长,从来便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最终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生存手段,在最后与自然相斗争而达成一致共存,相生相息的得天独厚的宝贵经验。T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医药中,用药大致分为:矿物类用药,植物类用药以及动物类用药,其数量多达千种以上。其中以动、植物类用药最为常见,广泛。而植物类用药更是彝族人民最为常见常用的治疗手段,植物类用药特点为“以鲜入药”,可保持药物的药性长久持效,也使得药物天然的药性充分发挥。而在一些彝族聚居区(如大凉山,小凉山等)用药无明确剂量,而多采用独味药(即只选单一用药治疗),常用手法有:捣烂、揉烂、外敷、咀嚼、熬水或汤汁内服。彝族聚居区特别是凉山地区,盛产名贵药材也有悠远历史。而凉山区域,除丰富的植物类用药外,亦有相当多的动物类用药。T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将药与酒混用疗病的治疗手法,在彝族医药史上也已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医药用酒多为粮食酒,即以粮食和酒曲酿制。而以药酒疗病因其历史长远,亦因使用者多,范围广的特点,也生成手法各异,效用不同的各个流派。最为常见的手法,有酒泡药(即药酒);以酒(或甜白酒)做药引煎药;以酒引兑药汁(或药粉)调和后内服;以酒调和药剂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酒、药合用的手法都是彝族医药中经长期实用流传下来的传统医疗方法 。由此可见,在彝族悠远的医药历史中,酒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T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今,彝族医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出现了从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在发掘传统医疗手法方面有了更多的成就和收获,而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四川凉山发掘的彝药“木谷补底”,经原植物研究,确认为虫草属一新种凉山虫草,具有产地海拔低(1500米)、虫体大(子座高20-30cm,径1.5-2.3mm,是冬虫夏草的3倍)、资源丰富三大优点,实验室研究证明其药理作用、化学成份均与冬虫夏草一致,目前已批准试销试用,为我国珍贵药材虫草开辟了一条新药源。另外,还有如“一妹姑班”、“苯之多七”、“罗锅底”、“ 灯盏花”、“瓦布友”等均为取得了新的突破的药源。T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