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彝族毕摩文化解读三星堆青铜神坛
作者 老板萨龙 2014-09-14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人口810.3699万人 ,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其最大的聚居区。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三大类。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界(天界、人界、地界)观、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关于“毕摩”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专指祭司。广义上“毕”意为读书读字,例如现学生读书彝语为“特依毕”。“摩”是多、大之意,为大读者,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认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毕摩文化涵盖了彝族的天文历法、语言文字、宗教哲学、伦理道德、医药卫生、风俗礼制、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内容。毕摩文化丰富多彩,渊源流长,异彩纷呈,博大精深,极具文化魅力。先秦古籍《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其中的“莱山”是古彝语“ 尼萨”的汉写,指现在的凉山州所在地。“檀楮”是古彝语“  特处”的汉写,松类植物,彝族过年时撒在地面的一种松毛树,毕摩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罗罗”是彝语汉的,第一个“罗”是指虎,第二个“罗”是指龙,彝族古代自称“虎龙族”,是彝族自称35种称法之一,《天中记》:“蛮人呼虎亦为罗罗”。《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骈雅》曰:“青虎谓之罗罗。”古彝文经中彝族自称是虎龙族,有些汉文书籍写成“鹿卢”,后来鹿卢全部异写成“罗罗”。罗罗不是他族语,而是彝族造出来的名词,当时他人记录彝语时,“拉(虎)”的发音异写成“罗”,“卢(龙)”的发音异写成也“罗”,而后来的研究者们也跟着写成“罗罗”了。如,蒙古族统治后也跟着写成“罗罗”。蒙古人又在这个名称之后加上复数后缀—S,汉语音译为“罗罗斯”,专门用来指集中居住在今四川凉山自治州和西昌地区的拉卢(罗罗)人。从元代起,四川凉山西昌地区及大凉山带设立“罗罗斯宣慰司”。李京 记载元代罗罗风俗说,男子椎髻,摘去须髯,或髡其发。“右佩双刀,喜斗好杀。……以轻死为勇,马贵折尾,鞍无,剜木为镫,状如鱼口,微容足趾。妇人披发,衣布衣,贵者锦,贱者披羊皮,乘马并足横坐。室女耳穿大环,剪发齐眉,裙不过膝。男女无贵贱皆披毡跣足。……虽贵,床无褥,松花铺地。……有疾不识医药,惟用男巫,号大奚婆(毕摩),以鸡骨占吉凶,酋长左右斯须不可阙,事无巨细皆决之。”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土族,毕摩文化是土族文化,毕摩文化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文化之一,也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重要内容。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三星堆青铜神坛概况

   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马牧河南岸的台地上,原有三个巨大的黄土堆起伏相连,呈东西排列,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看上去宛如天空的星辰,当地人即称为“三星堆”。青铜神坛出土于1987年,二号祭祀坑中共出土了三件青铜神坛残件,所幸的是,尚能清楚地了解到其中一件全器造型结构,原件残高53厘米(图1 ),仿制品放大成6倍(在此不谈论修复方案和修复对错)。神坛可谓三星堆文物中的绝品,它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怎么估计也不过分,其文化内涵极深,极具研究价值。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星堆青铜神坛是由多组分别铸造,采用铸接、插接等方法拼接在一起,是一个复杂的铜模型。由于铜神坛在埋入地下以前曾遭到火烧等行为的破坏,它的一多半已经被烧熔,剩下的部分也在倒塌或掩埋时分散为大大小小的残件。三星堆文物坑的发掘者和整理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陈德安与考古学家和铜器修复专家一起,通过仔细寻找属于该铜神坛的残片,反复拼接,最后终于将一些残片连接成了上下的几大块,复原了铜神坛的基本形态(图2 )。神坛从下至上分为三层:最下层是一个圆形的底座,座子上是两只正在行走的具有鸟兽合一特点的怪兽,这怪兽实在太怪,目前汉学界没法给它取任何名称 ,稍微显著一点的标志是蹄足、象鼻、兽耳,怪兽的头和尾巴(或翅膀)支撑着上面的第二层。第二层最下端也是一个圆盘,盘面的周边站立着重面向外的四人像,头戴冠,冠沿有一周“卍”形图符,身穿短袖对襟衣裳,上下左右各有两组火纹,腿部又有眼睛图像,系纹身标志,头顶又有戴冠的侧面人像。四人手中抱握的杖状物上端已残断,下端有叉,究竟是何物目前没有论断过。人像头部又顶着上面的第三层,第三层的下面是4个相连的大半圆片构成的“四山相连”形状的座子,其上是被陈德安先生称作“盝顶建筑”的四壁镂空的四方体,四方体上端内收成四壁,其有人首鸟身的神像,角处各有一立鸟。四坡内侧有残缺的垂直凸起物,陈德安推测“原先应有饰物”。从陈德安先生将与铜神坛相关的残件称之为“屋顶”来看,其复原设想应当是上面顶了个四面坡屋顶的房子。成都永陵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院樊一先生在《三星堆寻梦》一书中讲道:“这座神坛子上的神像究为何神,姓甚名谁,我们无从得知,但致可以肯定它是古蜀先民的诸神崇拜中的主神。”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主持两件珍贵文物的修复工作,历时两年才将神坛成功修复,修复后的青铜神坛高约52cm,宽约25cm(图3 )。但却是国内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代表性、图案和工艺最精美复杂的青铜器,青铜神坛,跟青铜神树一样,被誉为三星堆最为神秘的青铜神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以彝族毕摩文化来解读青铜神坛

   按毕摩三界观来分,青铜神坛按从上到下的组成结构可分为天界、人界、地界三层(如图4)。现从下层往上层,一一解读如下。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地界

   第一层是兽形座,是整个神坛的基座,其中的兽,两只怪兽相向而立,头角向上,奇怪的是,每只神兽有两根尾巴,一根向上,一根向下。神兽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动感,彷佛正在用尽全身力气支撑着上面的神坛。它们的眼睛是纵目的。这怪兽实在太怪,似蹄足类。他族专家们一见此物神兽,便呼开明兽,因为古蜀王朝之中,最后一个就是开明王朝。《华阳国志》有很翔实的记载:“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禅位于开明”。所谓开明兽,《山海经》记载最多,也叫陆吾:“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部,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另有“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由此看出,开明兽是神兽,而非神,放大看就是一种图腾。如果是开明兽,是守天门的神兽,就该在九霄之上,雕塑表现就该在上层,但实际上它在神坛最下面,也就是地界。而且,所见一般神坛,第二层才是神人和山峰,山峰之下也应该是地界而非天门。所以,目前研究三星堆的专家们没有确定的名字。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认为,青铜神坛底座中的这对神兽是和彝族毕摩文化中的风水学里的“地牛”有关。首先青铜神坛的底座,人和山的下层,应该是地下的动物。其二它有蹄足,属于牛类。其三是雌雄一对,而且是头交叉的,和方向或方位有关。在彝族毕摩文化中,每一个彝人出生那天起,每一个都有个喜邓 (彝语“ ”的借音)。喜邓算法分男性喜邓算法和女性喜邓算法两种。如:女性喜邓算法中,女性喜邓是一岁在北方,二岁在西北方,三岁在西方,四岁在西南方,五岁在南方,六岁在东南方,七岁在东方,八岁在东北方,依此按照彝族八方中的反时针顺序轮流推算这个喜邓的。男性喜邓是一岁在南方,二岁在西南方,三岁在西方,四岁在西北方,五岁在北方,六岁在东北方,七岁在东方,八岁在东南方,依此按照顺时针方向轮推算这个喜邓的。这两个喜邓中,女性喜邓算法起点是北方,男性喜邓起算点是南方。彝族万物雌雄观“形成地球为一,地球生雌雄二,雌雄变万物三” ,地球生雌雄为二中,地球的北方为阴,南方为阳。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喜邓算法北方为女,南方为男。毕摩文化中的女性喜邓算法是,一岁在北方起算的,男性喜邓是一岁在南方起算的。而神坛下层是一对神兽,是一雌一雄交叉,以神物头部来看,也是与北南方位有关。头向北方的为雄,头向南方为雌,和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喜邓算法完全一直。其四是,彝族建房必要算个邓勒布尼 ,俗语称“建房运邓勒而惨,结婚运者黑而悲(ꑳꋉꅉꇌꂇꌠꇨ,ꑮꑟꋠꉌꑌꌠꇨ)”,含义为如果要修建房屋,动土那天的日子是地牛吼日的话,这个房子必和主人无法居住,最后会惨不忍睹的。如果结婚运到者黑日的话,不会成家之义。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毕摩文化中邓勒(地牛)布日也是分为母邓勒布日和公邓勒布日两种算法,是按《彝历》中的牧历 来算的。母邓勒布日算法如:虎年虎月猴日邓勒布,兔年兔月鸡日邓勒布,龙年龙月狗日邓勒布,蛇年蛇月猪日邓勒布,马年马月鼠日邓勒布,羊年羊月牛日邓勒布,猴年猴月虎日邓勒布,鸡年鸡月兔日邓勒布,狗年狗月龙日邓勒布,猪年猪月蛇日邓勒布,鼠年鼠月马日邓勒布,牛年牛月羊日邓勒布。公邓勒布日算法如:鼠月是猴日邓勒布日,牛月是鸡日邓勒布日,虎月是狗日邓勒布日,兔月是猪日邓勒布日,龙月是鼠日邓勒布日,蛇月是牛日邓勒布日,马月是虎日邓勒布日,羊月是兔日邓勒布日,猴月是龙日邓勒布日,鸡月是蛇日邓勒布日,狗月是马日邓勒布日,猪月是羊日邓勒布日。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纵上所述中的彝语“邓”字是指地,“勒”字是指牛,“布”字是指吼,“邓勒布尼(ꅉꇌꂇꑍ)”译汉为“地牛吼日”,邓勒布日就是地牛吼日。我们再看看青铜神坛底座所谓开明神造型,头上有三个耳,胸部有三个“口”形字,尾巴分三丫,三个三得九。而公邓勒布(地年吼)日算法来举例说明,每月的月名属相数和地牛吼日的属相名算拢来数都要得九。如:虎月是狗日地牛吼日。从虎算起,虎一、兔二、龙三、蛇四、马五、羊六、猴七、鸡八、狗九,其余的也是相同,都要得九。所以,青铜神坛底座所谓的开明神雌雄物,应该是彝族毕摩文化中所使用的“地牛(邓勒 )”为合理一些。应该是头对南北的一对地牛。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人界 

  第二层是四人与四山,山中居住着四个大立人,他们的脸,跟出土的纵目面具一样,威严肃穆。剽悍的身体上,套着一件紧身的对襟衣;衣服上下左右各有,画着数轮正在散发着光芒的太阳,这个太阳造型,很容易就让我们跟金沙的太阳神鸟联系了起来,也想到了《彝历》中的尔杂纹 。腿部又有眼睛图像,大立人戴着帽子,帽子上有一周“卍”形图符,在三星堆文物中出现这种符号,其来源很值得探讨。一般认为其由“十”字号演变而成后来的“雷纹”,亦有认为这是“太阳纹”。更为奇异的是,在它们的帽沿上,还有左右两张脸。模样很怪,长眉、大眼、直鼻、阔口,活像个小丑。系着腰带,立人手中抱握的一种枚状物上端残断,下端有分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树支?是龙蛇?从三星堆一、二号坑文物出土至今,无人谈起过立人手中抱握的是何物,立人是何人?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认为首先方位一定下来,按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八方文化、喜邓文化、加古文化来解读,一切都是有姓有名。而且手抱握的是何物?彝经都要记载。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勒俄•开天辟地》一节中记载:“……天地未分前,诞生四神子 ;儒惹古达生于东,书惹尔达生于西,斯惹地尼生于北,阿俄署布生于南,住在七地的上方,上方住有恩梯古兹家,专门派使臣,德布阿尔去,到涂尔山顶上,请了儒惹古达来,儒惹古达啊,又请书惹尔达来,书惹尔达啊,又请斯惹地尼来,斯惹低尼啊,又请阿俄署布来。阿俄署布啊,又请了格莫阿尔师傅来。经过涂尔山,来到七地的上方。恩梯古兹家,为了开天辟地事,请了神子共商量,九天商量到深夜,吃了九头会餐牛,九夜商量到天明,喝了九坛会餐酒。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尔旋阿俄献一计,交给阿衣苏昵,阿衣苏昵献一计,交给勃宜阿约,勃宜阿约献一计,交给儒惹古达,儒惹古达献一计,交给书惹尔达,书惹尔达献一计,交给阿俄署布,阿俄署布献一计,交给斯惹地尼,斯惹低尼阿,开了九个铜铁矿,交给格莫阿尔老师傅。阿尔师傅啊,膝盖当砧磴,口腔当风箱,拳头当铁锤,手指当火钳,制成四把钢铁叉,交给四神子。一把交给儒惹古达神,东方去把天地开,东方裂一口,似开又不开,风从这里吹进来。一把交给书惹尔达神,西方去把天地开,西方裂一口,似开又不开,风从这里吹出去。一把交给斯惹低尼神,北方去把天地开,北方裂一口,似开又不开,水从这里流进来;一把交给阿俄书布神,南方去把天地开,南方裂一口,似开又不开,水从这里流出去。把天撬上去,把地掀下来,四方开了四个眼。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面,解说地界时说过了,雌雄地牛是面对北南方位的。所以,神坛中的四个立人按《勒俄》经可以断定,面对东方的那个人叫儒惹古达,西方的那位叫书惹尔达,面对北方的那位叫斯惹地尼,南方的那个立人叫阿俄署布。其中,儒惹古达和书惹尔达手中抱握的是铜钗,斯惹地尼和阿俄署布手中抱握的是铁钗。这四位神人是彝族史诗《勒俄》中的四个开天辟地神,手抱握的是开天辟地时用的工具铜钗和铁钗。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座山是峰相连,每个山峰顶上都有太阳,山底还有一轮太阳,每个山底下有九个太阳,共有36个太阳,和彝族十月太阳历每月三十六日有关。每座山中有相同的图案,四山之间还雕了两个人像,颈部在山的底下,接着四人中对称两个头是连接起(下图)。那这四山叫什么名字?四山之间那两个人像又叫什么名字呢?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勒俄•整理天地》中记载的如下: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神人斯惹低尼啊,请来了格莫阿尔师傅,将那四个铜铁球,制成九把铜铁帚,交给九个仙女,拿去扫天地,把天扫上去,天成蓝盈盈;把地扫下来,地成红艳艳。四根撑天柱,撑柱地四方;东北方这一面,木武杭德山来撑;西南方这一面,木克杭涅山来撑;西北方这一面,尼木火萨山来撑;东南方这一面,弘木迪踩山来撑;四根拉天绳,扣在地四方,东西两面交叉拉,南北两头交叉拉,四个压地石,压在四地方……”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纵上面的《勒俄》经记载的内可以出了,青铜神坛上的对着东北方那座山名叫杭德山,对着西南方那座山名叫杭涅山,面对着西北方那座山名叫火萨山,面对着东南方那座山叫迪踩山。也就是说青铜神坛上的这四座山名叫杭德山,杭涅山,火萨山,迪踩山。其四山中有两个脸面,这两个脸面颈子是一个接着东方开天神儒惹古达的冠上,这个是太阳神,名叫诗日( );一个颈子是接着西方天开神书惹尔达冠上,这个是月亮神,名叫曲日( )。现毕摩做每一场大大小小的祭祀时,念经语中必要念“杭德山,杭涅山,火萨山,迪踩山”这四座山名的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天界

   第三层是一个方形神殿,也是青铜神坛中最神秘点,成方斗形,有学者称为“盝顶式建筑”,顶部残缺。顶部四角饰有立鸟,四鸟塑在正四个方位上。方斗上额正中铸有造型极其怪异的人首鸟身像。这个像就是三星堆出土神树上的一个形象,鸟身神人。人首鸟身像所代表的正是宇宙之神,似乎已不言自明,人格化和系统化了的神话体系中,宇宙神及创世主、造物主一般指定为黄帝,这座神坛“四方”上的神像究为何神,姓甚名谁,目前无人提笔。神像分四面,面对四方,当是三星堆(古蜀)人的四方观念的一种反映。四方即东西北南,再加上中下三层,可见当时先民们的空间概念已相当成型,这与今人的空间概念已无多大差别。当时先民们的宇宙观念及主神崇拜观念,在这件神坛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方斗的中间部分镂空,铸有一排大小、造型均相同的跪坐人像,每面五位,共20位,当又是一组神灵的形象,相对中心部位的主神而言。人像两手呈抱握姿势,跪坐于下槛上,手中呈执握状,似乎拿有什么似的分列在四方,通盘着头,穿着长裙,双手呈环状,如同青铜大立人一样。我们的疑问就跟着来了,四鸟是什么鸟?叫什么名?为什么塑在顶部?为什么方斗上额正中铸有造型极其怪异的人首鸟身像?代表什么?方斗四面中,每面铸有五位神像指的是什么?有名字吗?等等。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天文历法,对此都有一一记载。这个方斗(天界)在彝族天文历法叫“恩木尔阿格( )”,汉语译为五地四方门。五地四方门上的四鸟彝语总称为“四娲( )”,一个叫娲诺( ),一个叫娲黑( ),一个叫娲斯都 ( ),一叫娲诗玛( )。彝族毕摩历算《豹星历》,按星名来计算年月日时关系的一部历书,结婚娶嫁、祭祖送灵必算的一种历。此书中载“娲丁勒娲也( ),比丁勒日也( ),都丁吉惹也( ),居丁吉尔也( )。”其中说的“娲”就时这四鸟。彝族毕摩文化认为一切动物可以分为灵掌类、有蹄类、有翅类、爬行类四大类,主宰这四大类型的是天上星星娲星、豹星、鹦鹉星、吉尔星。汉语译为“灵掌类忌娲(鸟名),有蹄类忌豹,有翅忌鹦鹉,爬行类忌吉尔 ”。其中说的“娲ꃰ”指的是天界中的这娲诺、娲黑、娲斯都、娲斯玛四鸟。彝族祭祖从来不用娲诺、娲黑、娲斯都、娲诗玛这四日的,和人类有关的大大小小事件都要忌这四天,现在民间毕摩测吉日必要看天空中的这四星宿。所以,四鸟铸在五地四方门顶部四角上不言自明了。方斗上额正中铸有造型极其怪异的人首鸟身像是四座撑天的山神,一个叫杭德山神,一个叫火萨山神,一个叫杭涅山神,一个叫迪踩山神。有山就有树,有树就有鸟,所以山神的模样为鸟身人首是不奇怪的。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勒俄》经中就有载“天界恩体古兹住,地界德布阿尔住。”彝族俗语中说“地圆圆,日月穿梭;天方方,星满天空。”意思是天体是四方体,于天神恩体古兹主宰。地是圆的,于德布阿尔主宰。这个四方斗形四面上的20位跪坐神人,与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八方文化有关。彝族八方的方位名为“布都鲁地伙,依木约色格,布吉克地伙,依俄牛色格”二十个字,和四方斗形上四面20位跪坐神人是一一对应的。在此,文章篇幅的问题,不再展开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归纳推理下来,彝族毕摩文化中的神物名与青铜神坛中的物名对应图如下: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结语

   关于这个“青铜神坛”名字,现成都永陵博物馆(原王建墓文管所)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樊一在《三星堆寻梦》一书中说:“这件横空出世的神品,就连‘神坛’这个名称取得是否准确,目前也不能肯定,它实在是太神、太奇、太玄了!”。说得好,说到点上了。可是“太神、太奇、太玄”的都放在彝族毕摩文化里面来解读“太普通、太普遍、太简单”了。因为《勒俄》经是彝族老幼皆知的一部史诗,而彝族毕摩文化是彝民族文化的根基,该文物的组成、结构、图案、纹饰、造型、神态、方位都毕摩文化来一一解读。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坛”应该改名为“闻真理史灵( )”为全面、准确一些,与诸位商榷。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如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为谢! PB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老板萨龙 编著 《彝历》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0年12月 第一版
[2] 樊一 著 《三星堆寻梦》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8年12月 第1版 87页
[3] (元) 郭松年 李京撰  王叔武校注 《大理行记校注 云南志略辑校》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
[4] 〔晉〕常璩撰《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任乃強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
[5] 冯元蔚 搜集整理 《彝族古典长诗》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0年7月修订第一版 第5页。
[6] (汉)刘歆 著 《山海经》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 第一版
[7] 卢央 著 《彝族星占学》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9年3月 第1版
发布: 阿瑟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