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传统节日祭山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千百年来,彝族群众通过祭山活动,教育和引导子孙后代热爱山水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祈愿族人永续享有蓝天青山、碧水绿草,教导一代一代彝族子孙珍爱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祭山节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因时而变,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祭山节更成为彝族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动课堂。
彝族祭山节是对大自然的崇高敬礼。云南的彝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冷凉地区,他们依山而居,在草场放牧牛羊,在坡地耕种收粮,用山石铺路建房,从山林中获得木材和薪炭……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群众靠山吃山,并形成了朴素的自然哲学观,认为人与万物同生共存,万物是人的衣食源泉,因而对自然心存感恩和敬畏,视树木山林为神,祭山节便因此而产生。不同地区的彝族祭山节,日期各异,有农历二月二、二月二十八、三月三等不同的日子。在曲靖市麒麟区彝族山区和富源、罗平的部分彝族地区,则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马日为祭山节。祭山节这天,彝族村寨家家户户停下生产活动,所有男性(也有女性祭山的)聚集到山上宰猪杀羊祭祀山神树神,举行集体仪式,向大山、森林、草场敬献供品,虔诚祭拜。
祭山节体现了云南彝族先民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远古时期,彝族群众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选择有山有树有水的环境定居,他们在实践中懂得,自然环境不依赖人而存在,而人的生存却一定离不开大自然,人们必须依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伴。他们认识到,大山养育了树木,树木涵养了水源,清水滋养了万物,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分子。为了节制人们向自然的索取,一年一度的祭山节约定俗成,年年相续。千载岁月逝,青山依旧在,彝族群众通过祭山节,实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祭山节已成为当代保护生态环境的课堂。祭山活动庄严而神秘,过节这一天,村寨里的男女老幼不准惊扰任何树木,不可以上山找柴、割草、折树枝、摘树叶,就连到松树下抓取落下的松毛都不允许。一大早,村里就请来德高望重的毕摩主持祭山活动。“核和”(过房子)是祭山的第一道程序,毕摩一边念经,一边往每家每户的房顶上抛撒五谷、柏树叶、杂木叶,祈求村寨来年万物繁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平安。然后,每家的男性家长陆续到寨子后边的老古山上敬献叩拜。当年出生的男孩,必须由父亲抱到神树下跪拜,祈祷山神树神的恩赐和保佑,从小接受大自然的教化。
祭祀活动完毕,寨子里的青壮年用石块支起几口大锅,忙着煮猪烹羊,准备节日晚餐。时至傍晚,随着老古山上的鞭炮声响,村里的男人纷纷赶到山上聚餐。祭山节的聚餐与平时不太一样,显得气氛严肃,所有在场人员不可大声笑谈、唱歌舞蹈,更不可言语粗鲁、行为莽撞。人们毕恭毕敬地吃肉喝酒,安静地听长者讲述保护山林水草的意义,告诫年轻人万不得已不能砍伐树木,哪怕是家里盖房需要砍树,也要虔诚祭拜,尽量少砍,不得浪费。
在今天的彝族聚居区,千年延续的祭山节,已经成为当代彝族群众共同奉行的习俗,但更加突出了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人们通过祭山活动,可以加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认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振脱贫攻坚的奋斗决心。祭山节的这种传承发展,也为培育新时代新乡村的新风俗提供了良好借鉴。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