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旅行竟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里发生的。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主峰地段,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漫天飞雪的夜晚感受到了雪山的宁静、空灵。由于连续几天在下雪,山上的积雪很厚,有些地方厚达近1米。雪花在青松的树枝上结成冰凌,外层是洁白的冰凌,里层是苍翠的青松;更好看的是冰凌包裹着红或者黄的树叶,这样的景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雪夜里驾车行驶,共经历了3晚。而最为刺激的是从马路乡返回会泽县的夜晚,这天夜里汽车在又刮风又下雪还下雾的夜里行走,由于能见度极低,只能看清车前5米以内的物体,所以车走得很慢,每小时只能行走5公里左右,与步行差不多。车窗外是上下飞舞的雪花,车轮下是车轮碾压冰凌的嘎喳嘎喳的声音,车两旁则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悬崖绝壁,心里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在雪夜的山中行走有恐惧但也有乐趣。
自然风光留人醉
会泽西南角是一座状如钟覆的金钟山,山上青石嶙峋、古柏盘虬。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耍山的习俗,欢乐山水、玩笑天下,这是会泽人对大自然奇异而朴素的尊崇。最让会泽引以为傲的是其气势磅礴的高山草场。大海草山牯牛峰是乌蒙山系的最高峰,唐朝时南诏国王封为东岳。素有云南的“新西兰”之称的大海草山,海拔在2570―――4017米之间,其草场绵延18万亩,一望无际。春夏季节,草绿鹰飞、羊群如云,各色山花与碧水绿草相映成趣;红花绿草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羊群,牧人的牧歌和牛羊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清脆悦耳,令人神驰,流连忘返。冬天则是呈现出一派雪域高原的景象,牛羊在白色的大地上觅食,给千里冰封的草场增添了无限生机。最为著名的是牯牛峰下的万亩杜鹃,品种繁多、面积广阔,花开时节,姹紫嫣红、鲜花满坡;秋冬季节则云飞雾涌、白雪皑皑,牯牛峰若隐若现,日出时,云蒸霞蔚。
以礼河,彝语是“柳树成荫的河”,这条河全长120公里,涵盖2558平方公里美丽流域,上游有世界第二、全国第一大土坝――毛家村水库大坝,它碧波荡漾、浩淼清澈,景色绮丽;中游河面宽阔、水流平缓,两岸杨柳婀娜,四季风景变幻,晨暮气象万千;下游海拔低至700米,属亚热带气候,在小江口与金沙江汇合之处,山高峰峻、浪涌湍急,形成三山夹两江的壮景。会泽还有一顶桂冠――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是我国的“三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之一,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带生活的珍稀鹤禽。目前全球仅有黑颈鹤4000多只,而每年到会泽大桥、长海子保护区内越冬的就达2500余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种群栖息地。隆冬时节,成群结对的黑颈鹤或起飞滑翔,或悠然漫步,呈现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丽画卷。加之这两个水库的风景本来就迷人,所以这里是游人到会泽旅游时的不可不去的地方。
此外,游客还可在夏、秋季节吃到可口的石榴、弥猴桃和各种梨等水果;在毛家弯水库,你还可以品尝到色泽鲜美、口感良好的虹鳟鱼。
会泽之铜甲天下
“宝物所藏,其光耀宇”,自秦凿五尺道以后,会泽丰富的矿产资源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愈来愈为世人重视和珍爱。至明清时期,会泽已发展成为五湖四海众人向往不已的“掏金地”。清朝中叶,十省三府在此设有专门的办铜机构,并建盖了会馆寺庙,俨然成为清政府的“经济特区”。会泽城中连绵的汉墓,出土的成千上万件古铜器足以证明,这里曾有过瑰丽的铜商文明。
东汉时期,会泽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声名远播,铜洗的铭文和图案记载了中原文化与滇中文明的深刻渊源。明朝嘉靖年间铸造的“嘉靖通宝”开炉纪念铜币名扬四海,这枚铜钱直径达57.8厘米,重41.5公斤,被尊为“世界古币之最”。清朝乾隆、嘉庆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会泽的铜业开采、冶炼、铸造、京运业盛况空前。与传统铜艺的唯美精致风格不同,会泽巧夺天工的斑铜另辟蹊径,以一种在中原从未有过的朴实、稚拙风格,在中国艺术长河中独树一帜。取天然铜打制,经数十道完全手工工序而成,古朴深厚的斑铜工艺呈现的是一个朴素的、牧歌式的境界。
会馆文化称奇中华
“八省相会”的壮观经济风景为会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南方人的精巧细致,北方人的热烈奔放,旋风一样闯了进来,一种充满着混合文化的缤纷色彩和活力飘漾在这个城市的上空。会泽独一无二的“会馆文化”兴起了。
铜业的发达,让迁居会泽的人们自四面八方涌来,小城日益车水马龙。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争奇斗妍,形成10省不同风格的会馆建筑,江西会馆、楚黔会馆、湖广会馆……会馆以各自的地域、文化为纽带,组织起自己的生活群落。于是,各省不同风格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风民俗在会泽小城百花齐放,共同形成了享誉全国的“会馆文化”。江西会馆(万寿宫)古建筑,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之风貌,集建筑、木雕、铜雕、砖雕精华为一体,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线条流畅,是清代古建之精华,以雄奇秀美著称于世,被录入《中国瑰宝》之列。
会馆文化珠联璧合、相辅相成,会泽俨然一个中华文化喜悦相逢的大观园。会泽的民居文化堪称中华一绝。二进院、三进院、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中原各地的建筑精华纷纷在会泽落地开花,江西庙、大佛寺、西来寺、文庙、文昌宫,百余间古寺院集宗教文化之大成。
历史名人众多
历史文化名城会泽不仅为后人留下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同时也孕育了一大批如唐继尧等历史、文化名人。百年的烟云过去了,他们的名字依然高悬在人们的记忆里,他们的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这个城市地灵人杰的传奇坐标。
另外,会泽还有打响重九起义第一枪而被孙中山先生赞为“乾坤正气”的黄毓英;云南第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博士词人施莉侠;编写云南第一部乡土教材《云南地志》的刘善初……
多年以前,他们经过这里,在会泽的青石城墙上书写了一个个新的传奇;如今,唐继尧故居等遗迹仍矗立在会泽。
东有会泽是目标
“九五”期间,该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以大海草山景区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名城、名山、名川、名镇、名人、名鹤、名吃为主体的旅游新格局。
会泽的历史悠久,汉武帝建元3年公元前135年设置堂琅县,是云南省最早设县的3个郡县之一。1995年,会泽正式被列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目前,会泽县尚存文物遗址130余处,收藏文物和标本1300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1件;寺庙会馆108处,民居民宅65处,省级保护单位2个。去年,会泽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七名”为主的旅游带动战略,将通过15-20年的努力,将把会泽建设成为一个城市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万人的中等旅游城市,实现“西有丽江,东有会泽”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