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弥勒西三镇的彝族古村落——可邑小镇
作者 ​杨代戋 可邑小镇 2024-11-04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弥勒文旅

dd1.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弥勒西三镇可邑小镇

拥有370余年悠久历史的可邑小镇,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更是彝族阿细人聚居的圣地,其居民中超过98%均为这一支系。这里民族特色浓郁,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植被覆盖率超过80%,堪称自然界的清新“氧吧”。怀揣着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前往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开启可邑小镇的非遗探索之旅。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04.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密境神林

进入可邑小镇迎宾寨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枝仙境。栈道蜿蜒曲折通往密林深处,引领着游人步入一个又一个幽静之境。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07.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漫步其间,密枝山的每一处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沿途的迎客门充当了大自然的迎宾使者。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09.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思树诉说着离人的缱绻情愫,蟒蛇路弥漫着神秘与探险的气息……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0.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沿途的墙绘壁画将彝族阿细人的古老故事娓娓道来。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1.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继续前行,一座相思桥,横跨于幽静溪流之上,让人心生柔情,仿佛能听见风中传来的低语……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思桥

行走于这片山林之中,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来一场心灵的洗礼。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3.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将自己置身在这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让思绪随着山间的风肆意游荡,享受这份久违的怡然自得……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5.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震撼虎啸

离开密枝仙境,继续向虎啸山崖进发。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崖之巅,风声呼啸,好似真有猛虎在山谷间长啸,震人心魄。这不仅仅是自然之音,更是彝族人民对自然与力量的崇拜与向往。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6.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矗立于可邑小镇山顶的是一尊气势恢宏的石虎雕像,它傲然挺立,宛如一位守护者,庇护着脚下这方水土的太平安宁,是彝族先民眼中吉祥与幸福的化身。作为原始图腾,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尊崇,虎不仅是原始图腾的尊崇象征,它的形象活跃在彝族人民,记录日常生活的艺术瑰宝中,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7.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尊石虎雕像尺寸惊人,长达18.2米,宽7.2米,高达17米,重量更是超过了5000吨,堪称巨制。基座周围,精心雕刻着彝族阿细人与虎之间,流传千古的图腾传说,每一笔每一划都彰显着雄浑与威严,让人不禁肃然起敬。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其说这是一件工艺品,不如说是彝族先民的一部英雄史诗。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8.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站在山峰之巅,俯瞰脚下的可邑小镇,古朴的村落与连绵的山峦相偎相依。置身此处,静听历史的回响,彝族先民辛勤劳作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19.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静谧可邑

随着脚步的深入,走进可邑古村落。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0.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的建筑保留着传统的彝族风格,黑瓦黄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1.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巷幽深,石板路上的残缺,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民们依旧保持着古朴的生活方式,墙绘上的织布、耕地、歌唱,每一个动作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2.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梭在古村落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纯真而质朴的年代。在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在诉说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3.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美彝艺

在彝族文化的璀璨星河中,手工艺品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4.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可邑村落里面的传习馆,手工艺人的巧手正在做竹编。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5.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手中柔韧的竹条为笔编织着一幅幅细腻而生动的图卷。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7.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它们或简约流畅,或繁复华丽,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精巧的构思与独特的匠心。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8.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堪称针尖上的艺术。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29.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色彩斑斓的丝线在灵巧的指间跳跃,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便跃然眼前。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0.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点缀,更是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2.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它们以其精美绝伦的技艺,向世界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跳月

每天下午,可邑小镇的彝家食府广场上人声鼎沸。村民们身着阿细盛装,欢聚一堂,跳起了传统的彝族舞蹈阿细跳月。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3.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跳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欢快的节奏和独特的舞步著称。在热情的大三弦伴奏中,舞者们的身影翩翩起舞。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4.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跳月不仅是彝族人民乐观与热情的写照,更是他们表达团结与友谊的方式。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出那份来自心底的喜悦与自由浪漫。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5.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乐悠扬

弥勒彝族的乐器古朴精致,丰富多彩。从乐器品种上可分为吹、拉、弹、打四类。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6.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吹管乐器有竹笛、唢呐、树叶等。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7.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拉弦乐器有二胡、三胡等;弹拨乐器有四弦、三弦等。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9.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击乐器有茫、锣、钹、鼓等。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38.jpg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演奏者们或坐或立,手指在琴弦上跳跃,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与灵魂共鸣。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40.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着这些旋律,仿佛看到了彝族人民在田间劳作,在篝火旁欢歌的场景。这些音乐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彝族文化的生动体现。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味香浓

探寻之旅怎能少了美食的陪伴?在可邑小镇品尝地道的彝族阿细美食,彝家羊汤宴、彝家八大碗,每一道菜肴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41.jpg

彝家羊汤宴

DM_20241024212432_042.jpgDM_20241024212432_043.jpg

彝家八大碗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是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的结晶。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那份淳朴与真挚。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夜宿可邑

随着夜幕降临,下榻隐于古村落的森三里民宿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享受夜晚可邑小镇的宁静安详。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44.jpgDM_20241024212432_047.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森三里由一座古老的彝族民居改造而成,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与装饰。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45.jpgDM_20241024212432_046.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房间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让人倍感温馨。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躺在床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庭院美丽的夜景。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耳边是乡间偶尔传来的狗吠和虫鸣,共同谱写了一首宁静的夜曲。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24212432_052.jpg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样的环境中入睡,仿佛跌入了自然的怀抱,是前所未有的放松……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联系方式:0873-3058166
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邑小镇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彝族非遗的基因宝库,她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彝族人民的故事与智慧,向世人尽情地展现她的风情万种……w5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丨杨代戋;图丨可邑小镇;一审丨胡修阳;二审丨许琰;三审丨马月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