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60年县庆专题:走进宁蒗——风俗礼仪
作者 县庆指挥部 2016-11-13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族】  

  宁蒗彝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小家庭制。一般是儿子结婚后即建房分居,自立门户;女儿成年后出嫁,随夫方居住。解放前,宁蒗彝族实行严格的同族内婚制、等级内婚制、家支外婚制。同族内婚是指在彝族内部结婚姻,不能与外族通婚。等级内婚是指诺伙奴隶主统治等级之间联婚,曲诺等被统治等级之间联姻,曲诺等级以下的等级相通婚,绝对不能逾越这种等级婚姻界线。家支外婚是指同一家支内部严禁通婚,婚姻只能选择在本家支以外进行。

  宁蒗彝族有姨表不婚和姑舅表优先婚的特点。姨表不婚是指姨表兄弟姐妹之间不能结婚;因为彝族观念中,姨母如同母亲,姨表兄妹等于胞兄妹,故严禁通婚。反之,对于姑舅表兄妹,则享有缔结婚姻的优先权。

  宁蒗彝族还盛行转房婚。即兄死,弟娶嫂,弟死,兄纳弟媳。转房时先考虑同胞兄弟,次及亲房,再次及于远房;一般先考虑平辈,在特殊情况下,亦可转至长辈或晚辈。

  宁蒗彝族婚嫁习俗为:男女约10岁,即由父母作主,选择配偶。男方请人作媒说亲,并请毕摩占卜算命,或“看猪胆”定亲。男方请人作媒时要送羊或鸡一双,若女方接受聘礼,即成定婚。结婚时,男方备马一匹和随员4~5人,携带布、酒、肉、鸡蛋和荞面等礼物至女家,迎接新婚。女方所在村寨的未婚姑娘,齐集新娘家唱调子祝贺。新娘出嫁须骑马,亲戚陪送至男家。新娘至男家门前,由新娘的表兄弟或兄弟背新娘进屋内。当背新娘的人一脚踏入门内之时,由一人手托木盘,盘内盛装羊肉一块、荞粑一块、酒一壶,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新娘以后过了夫家门槛。进屋后,由已婚妇女给新娘梳头,梳头完毕,即算已结婚。当晚,送亲男女与新郎村寨男女有新房中各坐一排,饮酒对歌,以相娱乐。此日过后,新娘“不落夫家”,送亲人护着新娘返回娘家,新娘住娘家的时间不定,过些日子新娘返回后才正式与新郎建立家庭生活。

  宁蒗彝族服饰,妇女均穿百褶裙。裙子分为三节,未婚女子着红、黑、白三色,已婚妇女着蓝、黑、白三色。裙料多为棉布,也有手织羊毛裙。上装为对襟大袖短衣,领口配有银质或铜质领花。爱戴耳坠和手镯。寒冬季节,男女老幼均披羊毛披毡。披毡有单披和双披,双披质地松软,优于单披。此外,女子在手背上有剌“梅花针”的习惯,彝语称为“马杂”。含意为“扎梅花”。

  男子穿对襟短衣,下着宽大长裤,衣裤以蓝、黑二色普遍。头顶蓄一撮长发,彝语称“足比”,意为“天菩萨”。

  彝族以荞子、洋芋为主食,佐食燕麦炒面,蔬菜较少。荞面做成粑粑,放入火塘烧食,也放汤煮食。洋芋一般烧吃和煮吃。彝族特别嗜好饮酒。爱吸当地草烟“蓝花烟”,男女均有吸烟习惯。爱食牛羊肉,以羊肉为贵。肉切割成大块,约半斤一块。煮熟后取出撒上盐而食之。

  宁蒗彝族住宅多为临时性的建筑。房屋一般是平房,高约八尺余,四壁用竹篾笆或木桩圈围,上盖木板,木板上压石头。当地俗称“篾笆房”。少数住房以泥土筑墙,用木板或瓦覆顶。

  住房一般只有一门,多元间壁,一所屋即是三间房。屋内家具少;无桌凳床铺,正中设火塘,火塘上架铁质三角架,也有的是石头,俗称“锅桩”,是炊食之处。火塘两边地上,放两块篾笆,即是主人睡觉处所,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住房前面或两侧,一般有小间畜厩,厩房圈围小块地,种植蔬菜,即为园子。

  彝族丧葬仪式为:人死后,即将尸体放在木板上,接着杀一只羊,取肾、心、肝各一点和荞粑一个供献死者;然后请毕摩念经为死者亡灵开路送魂,先送到大凉山美姑一带,接着又送到云南昭通卜乌山。开路送魂后,再择吉日烧尸。

  停尸期间,亲友向死者家属送牛、羊、酒等礼物以吊唁。丧家杀牛、羊设宴款待亲友。宴宾客数日后再择日烧尸火葬。火葬地点多在山头林间,烧尸由亲戚负责。烧尸时,男子尸体要面向东方,女方尸体要面向西方。烧尸以一次烧成灰为吉,尸体一次不能烧化为不祥。骨灰由子女装殓,藏在竹、木茂密的林中。

  丧葬时须为死者做一个“马都”(灵牌)。彝族对“马都”极重视。认为它是关系着子孙后代是否发达昌盛的神器,也是祖先的灵魂。因此,当地彝族敬神、敬祖宗,即是祭“马都”。

  丧葬的最后仪式为作帛送“马都”。作帛时间距人死无一定期限,一般距人死相隔数年。作帛须择吉日,请毕摩为死者亡灵念经开路,仪式与悼词与人死初时的送魂开路相同。作帛和烧尸一样,作帛家须杀牛宰羊,宴请亲友邻居。作帛结束,将“马都”放在深山老林岩穴里,丧葬仪式到此结束。

  宁蒗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年节和火把节。彝语称过年为“库施”。年节的日期是根据传统的彝历计算而来的。每年年节的具体日期不固定。解放前,彝族过年的时间都在特定的彝历马月16~24日这9天里,相当于农历腊月16~24日,选择“吉日”过年。这期间将“吉日”确定下来,一般除猪、牛、鸡、蛇日不宜过年外,其余如狗、鼠、猴、虎等日都可作为“吉日”过年。解放后,凡在公历11月庄稼收完后,杀年猪过年。过年习惯上为5~7天。年前要备足烧柴。过年杀猪祭祖,祈求祖先福佑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过年期间,走亲拜年,言欢问好,互祝平安,娱乐活动有赛马、摔跤、歌舞等。

  火把节是彝族有悠久历史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杀鸡宰羊。杀鸡习惯不用刀,必须捏死或用水闷死,由一人手捏鸡或羊往全家人头上左绕七转,右绕九转,祝贺全家人清吉平安。另在荞地里取少量新荞,做成荞粑,敬献“马都”(祖先灵牌)。入夜,青年和小孩舞火把,游于田野和山岗,情景十分欢乐和独特。

  宁蒗彝族很重礼节。晚辈对长辈必须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又示友爱。家庭人员中,尊老爱幼,和睦团结。彝族很好客,待人接物很客气。对来家借宿的外族客人极为热情。家中有鸡、羊必宰杀待客。当地各民族习惯与彝族结朋友,表现出彝族与各民族的亲密关系。

  彝族之间,团结性很强,遇有困难互相帮助,历来发扬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在生产上,互相协助,如修房建屋、耕地、锄草、收粮等进行自愿帮工,不计报酬。在生活上,互通有无,共度难关。即便只有一斤酒,一锅肉,也要每人饮一口酒,食一块肉。一村有人举办婚丧,四邻都有同来支援的义务,各尽所能,不计报酬。

  解放前,宁蒗彝族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禁忌。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落后的禁忌正在革除。

  【摩梭人】  

  宁蒗县摩梭人的家庭组织和婚姻形态,在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翠依、红桥等,以父系家庭为多,在永宁聚居区,解放前,除阿土司土目阶层实行父系家庭外,绝大多数是母系制家庭组织和具有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解放后,这种家庭组织和婚姻方式虽然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仍旧存在三种不同的家庭组织和婚姻方式:

  摩梭人的第一种家庭组织是:家庭男女成员系一个或几个始祖母的后裔组成,男不娶,女不嫁,男女自由结交配偶,配偶双方各居母家。男女在自由配偶关系中所生子女,只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算,财产以母系继承。这种家庭为母系家庭。母系家庭的人口多,一般在20人左右。现在,母系家庭约占摩梭家庭总数的30%。

  第二种家庭组织是:家庭成员中,或女招赘,有的行一夫一妻婚;有的行阿夏异居婚,家庭中有血统从母的成员,也有血统从父的成员,形成两种血统成员共居一家。这类家庭为双系家庭(母系父系并存)。双系家庭的人口少于母系家庭,一般在15人左右。双系家庭现在约占摩梭人家庭总数的20%。

  第三种家庭组织是:家庭成员连续几代实行男娶女嫁,女子从夫居住,共同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属于父母,血统按父系计算,财产依父系继承,这类家庭为父系家庭。父系家庭人口较少。现在,父系家庭约占摩梭人家庭总数的50%。

  摩梭人的婚姻形态与家庭组织相适应,也有三种婚姻形态。

  第一种为“阿夏”异居婚。“阿夏”为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阿夏异婚的特点是: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各居母家,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偶居,清晨返回母家生产与生活。阿夏异居婚所生子女,属于女方家庭成员,由女方家庭成员抚养教育。生父与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经济上没有必然联系。但生父也经常看望子女,子女也到父亲家拜年。

  第二种为阿夏同居婚。这种婚姻是在阿夏异居婚的形式上发展的。男女双方不再是各居母家,也可以女居男家,无论男居女家或女居男家,都是家庭中的成员。由于阿夏同居婚是男女双方自愿结合,婚姻关系固定,亦不必花费钱财,结合自愿,离散自由。

  在结交阿夏的形式上,男女到一定年龄,又非同一母系血缘的亲属,双方在生产劳动中或因某种条件的促成产生了爱慕之情,一般男子送给女子一条腰带,女子回赠一块手帕,即算建立阿夏婚姻。实行阿夏异居婚的许多年轻人,婚姻关系不固定,双方都须经历过二、三个阿夏以后,年龄到了中年,才相对固定。但是,无论阿夏异居婚或是阿夏同居婚,只要一方不愿意再保持阿夏关系,或女方闭门不纳,或男方不再登门,或请人捎个口信给对方。即可终止阿夏婚姻关系。

  第三种为正式结婚。配偶双方都是经过邀媒说合,重礼聘娶,长辈主婚,举行仪式,并宴请村邻,被社会所公认的夫妻。夫妻之间有专门的称谓,妻称夫为“汗处巴”,夫称妻为“处咪”。解除婚姻关系不象阿夏同居婚自由,必须取得双方家庭的同意和社会的认可,办理必要的手续。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改善,文化教育事业的提高,宁蒗摩梭人中正式结婚的人数逐渐增多,现代的年轻人都不愿实行古老的阿夏婚姻,阿夏婚姻正在迅速地向一夫一妻婚姻过渡。

  摩梭人服饰:摩梭人男女在13岁以前穿长衫、系腰带。13岁后,女子穿金边对襟衣,下着百褶裙,裙子以白色、蓝色为普遍。妇女讲究发式,头上加假发辫,以牦牛尾作假发。并配上黑丝线,辫长四、五尺,有时挽成盘髻。腰系红带,胸前系双须银链。显得俊俏、大方。

  男子有的地方头戴宽边呢毡帽,身着金边对襟衣,系腰带,足登长筒皮靴。有的地方包头帕,穿长衫。

  摩梭人以苞谷、稻谷为主食,蔬菜较少。肉食中以“猪膘肉”(琵琶肉)为贵。即把整个猪剥出骨,终成琵琶状,冬季腌制,数年不霉,肉味清香,可生食。男女老幼习惯饮“梭哩玛酒”,因酒色呈黄,亦称黄酒,度数略低,但酒味醇香。正餐之前,要饮酥油茶,以糌粑面佐食。

  摩梭人习惯依山而居,村落星罗棋布,彼此相去不远,鸡犬之声相闻,彼此往来方便。

  房子为木结构,皆由木材垒制而成,俗成“木椤房”。房屋一般为三合或四合院式。分正房、厢房、门楼。正房供家庭集体居住,又是议事和炊食场所。厢房为经营,住喇嘛、供佛像,下层贮柴草。门楼为客房,供女子居住,便于接待“阿夏”。下层为畜厩,井院较大,铺垫厚厚的草,人踩畜躏,便成优质肥料。

  正屋结构复杂。正屋后设夹壁,储藏粮食,并用作丧事时的停尸场。正屋左侧为家庭主妇住宿,右侧堆放生产工具。正屋中央设高灶台,正屋左侧装地板,设火塘。火塘上面有神龛,神龛上方设泥塑巴拉神象,陈放祭神祭祖供品。火塘两面,左是客位,右是主位,不能混乱。主位背面有大柜,内装招待宾客的食物。

  摩梭人修房建屋,迁居新屋,都必须请达巴占卜念经,除秽祈吉,并举行跳锅庄舞,以示吉庆。摩梭人的住房建筑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摩梭人的丧葬仪式比较复杂,分为洗尸、捆尸、停尸、送魂、洗马、火葬等步骤。人死后,即要脱尽衣服进行洗尸。由两人到“同瓦”固定的洗尸河舀七碗或九碗水洗尸。洗尸过后即用新麻布把尸体捆成蹲踞状,五官涂上酥油,口内放少许金、银或谷物等,象征亡灵不缺吃穿。捆毕尸体,装入布袋,再把尸体置于“都帕”夹壁内,由达巴或喇嘛念经超度亡灵。停尸时间不定,可长可短,视其丧家的经济状况并由达巴占卜而定。停尸期,亲友前来吊唁,送猪膘肉、茶、布、粮等礼物。丧家设宴招待亲友村邻。接着由达巴为死者亡灵开路,即念开路经。开路经是把死者亡灵指引到本族祖先的发祥地及其迁徙路线,最终点为北方,地名为“斯布阿喇瓦”。达巴为死者亡灵开路时,须用一只鸡,死者为男性,用母鸡,死者为女性,用公鸡,此鸡表示为死者亡灵的伴侣,一道返回祖源地。达巴念毕开路经接着为死者亡灵举行“抓岔”(洗马)仪式。其仪式意为死者亡灵乘骑的马洗尘,让马驮着死者亡灵轻快地驰回祖源地。洗马过程是用三碗水象征性地洗马,然后给马配戴上华丽的辔头、鞍垫,把马牵到烧尸场绕九圈或绕七圈,此便为“洗马”。“洗马”结束,便把尸体装入高约一米的方木棺内。把方木棺抬到火葬场架在松架上烧焚,亲人绕烧尸场九转或七转,叩头告别,悲天呼地。尸体焚化后即拣骨灰,装入布袋或陶罐内,再把骨灰罐置于本“瓦”的公共墓地——山洞里。

  摩梭人的节日有过年节、祭祖节、小年节和转山湖节。届时宰年猪、杀羊,屋顶插青松或翠竹旗杆,上挂红、蓝、白三色旗幡,神龛上供煮熟的猪头、鸡和水果等供品,请达巴主持祭祖。

  小年节日期不固定,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家家院里栽青松树、焚香,吹奏牛角号,敲锣打鼓,人人身着盛装,饮酒食肉,歌舞度小年。小年期间,放牧人员,备受优待。全村人须赠送放牧人员猪膘、香肠、鸡蛋、粑粑。牲畜尾巴系一红布条,以示牲畜度年。放牧人员到山坡草坪处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福佑来年水草丰茂,牲畜兴旺。

  转山湖节为八月间,日期不固定,主要祭“格姆女神山”(狮子山)和泸沽湖。届时,人人身着艳丽的服装,骑马或步行,或绕游格姆山一转,或绕游泸沽湖一转;在山上或湖边焚香、献供品、祈求格姆女神和湖神福佑人畜兴旺,五谷丰收。祭毕,烧篝火,丢鲜花,饮幽泉水,用丰美野餐。树丛中,双双阿夏谈情说爱,对歌打诨,欢度节日。

  摩梭人有许多传统礼俗,主要有“成丁礼”,即摩梭男女年龄满十三岁时,须行隆重的穿裤或穿裙子礼。成丁礼一般选在春节。届时,请达巴(巫师)祭锅庄,念颂词。年满13岁的男女儿童,周身洗净,站在猪膘和谷物上,由舅舅或母亲给男童穿上崭新的裤子或给女童穿上崭新的裙子,男女童向长辈或亲戚叩头致谢,长辈亲戚赠礼品祝贺。举行过“成丁礼”的男女即算成人,从此可以进行各种社会活动。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特点是舅掌礼仪母掌财,家庭吉庆祭典、较大生意和对外交往由舅舅作主,生活安排则由母亲或其他有威望妇女作主。男性在母系家庭中担负重活要事而享有特殊地位。

  摩梭人很讲究礼貌礼节。社会上和家庭里尊老爱幼,对长辈用敬语,对平辈用谦语。饮食起居,以年龄长幼,先敬老人,次及平辈。分配衣食,一律平均,聋哑成员也皆如然。留客家中,不分贵贱,宰鸡煮肉,盛情款待,待客食毕,全家人才用餐。

  摩梭人之间,邻里之间,历来和睦相处,遇有困难互相帮助。谁家有人生了小孩和生了病,或喜丧之举,都要带着鸡、肉、蛋、酥油和钱粮等前去看望,予以安慰或祝贺。在生产上,普遍建立“依底”的劳动组织。“依底”为摩梭语,含意为“伙用一头牛”。“依底”是一种古老的互助组织。此外,凡村里不论哪一家修房起屋,全村人都动员起来,送酒、粮、肉等,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于帮助;该家房屋建成后,举行迁居新房的升火仪式时,宴请村中人,夜晚跳锅庄舞,庆贺新居生活欣欣向荣。

  在婚礼丧葬方面也互相帮助,如一家有天灾人祸,全村都义务支援,送牲畜、粮食、钱钞,使该家顺利度过难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优良传统,至今还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内保持着。

  【普米族】  

  宁蒗普米族家庭组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有诸子分家析产的习惯,在分家析产中,实行男子继承制,幼子得祖房坐家,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婚。选择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优先婚。结婚年龄是,女子15岁,男子17岁多已完婚。婚礼繁文缛节较多,从订婚到结婚,要经过订亲、算八字、过礼、迎娶和坐家等程序。先由男方家长或请伯、叔父为媒人,携带酒、茶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长同意后,即行敬锅庄的祭祖仪式。再请韩规算八字以定婚期。结婚聘礼较多,除送给女方操办结婚的费用外,还须送两套衣服给女方父母,以谢其抚育女儿的恩情。婚期多选在冬腊月农闲季节举行。届日,新郎家请亲友去迎亲。新娘至新郎家门前时,韩规巫师烧一堆松毛,新郎新娘携手绕三圈,表示除秽。继而,亲友一人端一碗酸、甜、苦、辣汤叫新郎新娘饮,表示完婚后就要自立门户坐家,经受世间的风雨,尝试幸福和辛酸各种生活。饮毕,新郎新娘入洞房。亲友入席饮酒欢歌。入夜,村邻男女青年在新郎家门前燃起熊熊篝火,吹奏笙笛,跳锅庄舞,男女青年尽情欢歌,通宵达旦。完婚后,有的在第三天行回拜娘家的习俗,新娘和随伴送亲的人一道回娘家,男方须送酒肉食物,女方宴请亲友。有的则行不落夫家的习俗,其间,男方要送礼品来领亲,有的一直到怀孕或生了孩子后才回夫家。普米族还有转房和招赘制度。在丈夫死后,妇女必须嫁给亡夫的兄弟或堂兄弟;亡夫无兄弟时,则为寡妇另行招赘上门。习惯上不愿放其回娘家或改嫁。而女方家庭也不愿女子回家,认为出嫁的女子无回娘家的古规,否则,家庭会因之声誉扫地。因此,女方家庭也反对女儿改嫁。

  普米族服饰:妇女包大头帕,编发掺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顶,以粗大为美观。穿金边对襟衣,着百褶长筒裙,喜青、白、蓝色。用彩带束腰,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手戴镯圈和戒指。男子一般穿对襟衣,着宽大裤子,膝下用布裹脚,腰间佩刀系囊。

  普米族饮食以苞谷为主,掺食大米、青稞、洋芋。蔬菜以蔓菁、瓜、辣椒为主,肉类喜食牛羊肉和猪膘肉,肉以烧吃为美。男女皆好饮酒,酒是祭祀和敬亲待友的重要礼品。

  普米族村落多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氏族和宗支聚族而居。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长约二丈余,宽一丈余,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竖一根方柱,有祖先神灵福佑的意思。屋脊架为“人”字形,木板覆顶,上压石块。四壁用木料垛成,俗称“木摞房”。房屋一般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门朝东开,进门便是正房。靠门右方装地板,设火塘。火塘里支铁三角架,后有神龛。火塘周围设卧铺,分男左女右两边,互不逾越,以忌混乱。平时人们在此食宿,议事,作为家庭活动的中心,也是宗教祭祀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正房左边最灶房。隔成几小间,为贮藏室,有时兼作产妇生小孩和停放尸体用。门外悬挂有牛、羊骨头,有祝愿牲畜兴旺和宗教上的“辟邪”意思。修房建屋前,须请巫师祭祀山神、土神、龙潭神。选中梁柱要行祈祷仪式,伐树倒朝东方为吉祥,以示太阳初升、兴旺发达。破土动工时,村中亲友来协作,并赠送食物,主人用酒肉款待,直到新屋建成,不必付帮工报酬。

  丧葬为火葬,葬仪与摩梭人略同。在人将断气时,放入口中少许银子或米、茶,意为“接气”。人死后,家人即爬上屋顶,掀开房头木板数块,同时吹牛角号,鸣芒锣,放枪,向村寨亲友报丧。接着把房头木板劈开烧水洗尸。洗毕,用酥油涂抹尸体,并塞住全身七窍孔穴,再用麻布将尸体裹成蹲踞状,停放在正房后夹壁间的地洞中,再覆盖一支泥糊过的竹箩。然后,请韩规或喇嘛择日发丧。这时期,各地亲友均来吊丧,送祭品,协助办理丧事。死者家属以丰盛酒席待客。发丧前,把尸体盖罩取去,取出尸体放入一个四方形的木棺内,木棺周围彩绘花、鸟、虫、鱼等图案。木棺停放在正房火铺上,请汗归诵经送魂,举行“给羊子”仪式。巫师以人格化的身份将涂有酥油的面偶放在用蒿枝作成的十字架上,插入粮食斗内祭鬼,为死人送魂开吊。用羊作替身,祭时,巫师在羊耳里撒酒和糌粑面,如羊摇头,意味着死者喜欢,全家清吉,否则不祥。随后,死者家属跑着请羊“饮酒”,并向它磕头辞行。这时,巫师一刀刺入,很快将羊心取出,献在灵桌,还要让心颤抖几下,表示死者接纳之意,随即给死者念“开路经”,向他(她)指引本氏族或本宗支迁徙路线,以及本家先亡祖先,平安返回祖先发祥地。念毕“开路经”即抬棺送到火葬山,架在松柴堆上烧。韩规或喇嘛念经,家属痛哭磕头告别。死者火化后的骨灰由子女装殓,置于布袋或陶罐中,再送到本氏族共同存放骨灰罐的山洞里。

  节日主要有过年节和尝新节。过年节与其他民族略同。除夕,放火枪、吹海螺,在三脚架锅桩上祭猪头。鸡鸣天刚拂晓,焚香,念颂词,祈求丰年。男人到溪边舀水,以先取得净水为吉祥。清晨,家人团聚饮酥油茶,食糌粑。春节期间,互串亲戚,请客吃饭。青年男女们进行对歌、摔跤、赛马、打秋千等多种娱乐活动,入夜,老年人则被邀请到村中心草坪上,烧篝火饮酒,说唱本民族的创世历史、传统习俗等故事,进行本民族的传统习惯教育,以此增加民族自尊心及团结性。

  尝新节为秋收时,把新粮酿成美酒,先祭“藏巴拉”(灶神),后祭祖先,最后悬挂在树上,由家长启酒罐口,先饮三口随后家人尽情酣饮,谈论当年丰收情景。

  普米族很注重礼节,他们有许多传统礼仪。其中现在还盛行的是男女年龄满13岁时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礼,即“成丁礼”,其礼仪程序与摩梭人的“成丁礼”相同。

  普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上很孝敬老人,盛菜饭先敬老人,及后满足幼童。分配衣食,一律平均。保持着许多原始共产制的平均分配遗风。

  普米族特别好客,凡借宿的远方客人,必杀鸡宰羊,盛情招待客人,从不取报酬。同族之间,感情很深厚,乡邻之间和睦相处,遇有困难互相帮助。

  【傈僳族】  

  傈僳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年节以春节为主,过年半个月尤为隆重,唱歌跳舞,甚为欢乐,其次有端午节和“秋收节”(也称祭祖节)。傈僳人死后,要请“毕盘”开路送魂,一般土葬,少数火葬。

  傈僳族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直爽,重于情感的民族,交往讲信用,以诚实为荣,以说假话和偷盗为耻。民族内部团结性很强,凡同村人家有婚丧大事、起房盖屋或有其他困难,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帮助。7L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黄平山 编辑: 黄平山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