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武定县各地城乡,平坦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漂亮的小康屋错落有致,庭院里花团锦簇,笼舍内鸡鸣狗吠,俨然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画卷。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入夏后的文化广场别有韵味。这里绿树成荫,植被丰富,市民经常到这里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
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人居环境改善,美一个县,更幸福一方人。近年来武定县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城乡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三大保卫战”持续深入。19个县(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医疗废物等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时序推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连续两年“一般变好”。完成全省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以奖代补”试点工作,整合各类资金1亿余元,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08个、自然村53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29%,省级成效评估为“优秀”等次。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颜值不断提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639座卫生户厕改建,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以“干净、整洁、有序、安全”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有十无”为标准,实施“三清一改一拆”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清理五堆十乱,拆除残垣断壁,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提升,完成100个提升村、234个整治村、5700户美丽庭院建设任务。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黑榜”和“四个日”制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果蔬采摘、基层社会治理典型和美村庄。创建狮山镇椅子甸、插甸镇老木坝2个“千万工程”示范村,绘就美丽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
精细化县城管理深入推进。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2.2%。谋划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老城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中水回用工程、菜园河片区污水管网、市政综合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稳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复兴街片区开发、乡镇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完成县城污水管网改造、智慧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等项目建设。全力干好群众可感可知可及和关心关注的事,推动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棚改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民中路竣工通车。聚焦县城提质具体化,围绕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城市绿化、市容秩序4个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县城建成区市政设施修复、清扫保洁、私搭乱建整治、乱停乱放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建筑工地规范管理6项具体工作,强化成效考核,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森林草原防灭火阻隔系统建设、“十年禁渔”等工作有序推进。完成退化林修复3.2万亩,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3座。持续推进土地增减挂工作,2024年土地指标跨省调剂收入2.39亿元。
(作者单位:云南省武定县文联;图片来源:武定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