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山村——五棵树村富起来
作者 李思凡 2020-08-29
原出处:昆明日报

2.111.jpg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棵树村正成为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新景点。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昆明市石林县,有一个邻近石林风景名胜区的小乡村,依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姑娘不嫁五棵树。白天种地,晚上挂苞谷。”这句话,很多老石林人都听过。姑娘嫁不得的五棵树,如今却成了很多石林人口中“日子最好过”的彝族第一村。五棵树的日子是怎么好过起来的?得从1984年说起。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村里有了第一家招待所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林风景区的石林湖边,有一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村子。因为村西头有5棵大垂柳树,“五棵树”就成了村子的名字。村民平时种苞谷,闲下来就到景区里卖卖东西,租租撒尼服装,给游客拍拍照。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昆明、石林每天只有两班车往返。赶不上回昆明班车的人,只能住下来。五棵树村民普国文的家,就在车站旁边,经常有人敲开他的家门,问他能不能住。普国文看着家里的空屋子,决定开个招待所。1984年,28岁的普国文简单改造自家两层土坯房,开了村里第一家招待所——石湖山庄。8个房间,每间5张床。一个床位,住一晚15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庄的生意比普国文想的还要好。1989年,挣到钱的普国文给土坯房吊了顶、铺了地板。看到普国文家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几户村民也把家里的土坯房改成了招待所。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来石林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普国文意识到,要留住客人,山庄不改造不行了。于是,他投入20多万元积蓄,又从银行贷款20多万元,把原来的土房推倒,原地重盖了一座两层的小洋房。房间数量从原来的8间增加到30间,床位却只增加了20个。这次,普国文在每个房间只放2张床。家具换新的,电视也装上。一间房,住一晚60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9年,完成改造的石湖山庄重新开业。此时正值世博会在昆明举行,石林景区游客接待量,在这一年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万人次。石湖山庄几乎天天满客。普国文根本没想到,20多万元贷款只用半年就还完了。他专心打理山庄,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村里有了第一家客栈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起,作为石林县开展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五棵树村从石林风景区内整体搬迁至1公里外的彝族第一村。普国文家分到了两栋260平方米、黄墙黑瓦的新式彝族民居。他和老伴住一栋,儿子儿媳住一栋。每天望着安静的新村子,看着空荡荡的新房子,闲不住的普国文决定“复出”。他要把山庄再开起来。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次,普国文又成了新五棵树村最先吃螃蟹的人。2014年,普国文拿出60万元,把房子改造成一个有11间客房的宾馆。每间客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2015年1月,普国文家的普晶客栈开业了。开业不久,美团工作人员找到普国文,说要帮他把客栈放到网上卖。虽然不懂怎么个卖法,但普国文答应试试。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客栈天天满客。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开业,普晶客栈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普国文的女儿、3个侄子向银行贷款,把家里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客栈。五棵树村党总支宣传委员普树华说,到2016年底,村里已经有10多家民宿客栈开业。2017年春节黄金周,村里的客栈天天满客。最多的一家,7天就挣了近3万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7年5月,村民普向福家的朴愫客栈开门迎客。巨大的落地窗、二楼的空中小花园,融入彝绣的床品、靠枕、窗帘,让朴愫客栈在村里的客栈中独树一帜。既时尚又具有民族风的朴愫客栈,很快成了新五棵树村的网红客栈。入住率持续攀升,淡季能保持70%-80%的入住率,到七八月旅游旺季几乎每天爆满。每年春节、火把节,平时一两百元的价格,能涨到320元/晚。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眼看客栈生意越来越好,普向福想到了扩大规模。他先后投入近100万元,把旁边亲戚家的2栋房子租了过来,统一设计、统一装修。客栈房间数从6间增加到15间,并通过二楼的空中小花园连通起来。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全村有了文旅新目标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月阁客栈、大凤客栈、大宇彝家客栈、噶撒哩民宿、李子园箐客栈、天地人和客栈、吾五八客栈、彝阁客栈、彝美客栈……短短5年时间,新五棵树村的客栈数量从0变成了48,客栈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棵树村的游客接待人数,从搬迁前的每年50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00万人次。全村423户有671名适龄劳动力,其中625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全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每家的资产也从搬迁前的不到1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70万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发展乡村产业吸纳就业,推动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各级政府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好,村党总支认为客栈蓬勃发展的势头仅仅靠村民单打独斗是形成不了产业规模的,要围绕石林旅游这个核心,规划和建设具有彝族特色的产品。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依托石林的世界遗产、区位优势和撒尼文化,村党总支按照把彝族撒尼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品质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巩固、提升观光旅游的同时,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民族生态乡村旅游。目前,新五棵树村正谋划依托彝族“火文化”,打造“天天火把节”、彝族长街宴,并以街区为单位,规划打造民俗客栈一条街、民风民俗参观区、长街宴体验区、民族特色美食街、福牛文化城等不同分区,让新五棵树村成为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新景点。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于是,餐馆开起来了,小超市开起来了;斗牛赛办起来了;村集体做起了生态果园,种植杨梅、李子、桃等水果。村党总支还引进占地200余亩的水上石林温泉度假村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20万元。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树华说,现在,村里建起了非遗传承展示馆和民族文化广场。每周二、周五晚上8点都有篝火晚会,村民和游客一起跳舞,村里的夜晚也热闹了起来。村党总支还请老师来教村民跳大三弦,想把传统文化做起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动游客参与,给游客完整的彝族文化体验。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棵树村的撒尼彝称是“卓切”,意思是“富有的村子”。靠着开客栈、做旅游,今天的五棵树真的成了富有的村子。QW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肖敏 编辑: 肖敏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