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觉铁村:留住了乡愁民俗文化浓
作者 尔古阿木 2020-07-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七月的天空特别湛蓝,七月的阳光格外灿烂,一首火一样的歌谣被火把点燃,激情在此刻燃烧,村庄在此刻舞蹈,梦想在此刻起航。盛夏七月,火把节期间笔者走访了甘洛县玉田镇觉铁村。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行走在彝乡这片热土,收获的是纯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觉铁村是一个古老的彝族聚居自然村落,据74岁的当地村民木呷拉日老人说:“已经有20几代人居住这里了”。这是一个年轻的村落,一切都随党的好政策悄悄地变化,如今通村硬化路,自来水都通到家门口,网络覆盖全村,民俗活动坝子、赛马场建起了,易地移民、彝家新寨住上了好房子;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包容发展的村庄,这里居住着50多户汉族,多元文化造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习俗。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身着民族盛装的彝家姑娘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柯蓉.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身着民族盛装的彝家姑娘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柯蓉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彝族克智》书载:“尼维四十八,木苦阿吉数第一;黑彝八十八,嘎哈惹衣数第一;白彝一百二,尔吉沙嘎数第一”。尔吉和沙嘎两姓彝人是凉山地区所有白彝阶层中,唯独不受土司和黑彝管辖的独立白彝。而玉田镇觉铁村是沙嘎居住最多的一个地方。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古老村庄觉铁行走,脚下能够踏出祖先的足迹,眼里能看到祖先曾经辉煌过的历史,火把节文化,古老建筑、民歌文化都能感触到一阵古朴迎面而来。那历经沧桑的院墙和风痕累累的核桃树都讲述着不老的传说和精彩的故事。古老的村庄是一首歌谣,更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翻开这个故事,热情的脸孔,动听的歌谣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热情的火把点燃乡野激情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月6日,笔者应邀来到甘洛县玉田镇觉铁村则板组木乃什举家做客。看到主人家忙着杀鸡、杀猪,泡杆杆酒,这天是玉田片区的火把节。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觉铁村2017年火把节现场.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觉铁村2017年火把节现场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田镇地处甘洛县西南部,东与新市坝镇隔尼日河相望,西与则拉乡、团结乡接壤,南连则拉乡,北接团结乡、城关镇。距甘洛县城7公里,主要居住彝、汉、藏多种民族,总人口7893人,以彝族为主,6772人,其中尔吉和沙嘎两姓的占的最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习俗。觉铁村就是该镇典型的一个尔吉.沙嘎村落之一。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为重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深深地直根于乡土民间的生活世界,在人们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互动中,长期发挥着维系族群认同、传扬人文精神、增强社区互动和促进民族交往的社会功能。火把节体现出彝民族不畏强权、崇尚英雄的精神文化价值,蕴含着向往美好、惜美尚美文化价值。甘洛玉田地区的尔吉.沙嘎火把节与凉山其他地方,有所不同。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彝语称作“都则”,意为“祭火”,尔吉沙嘎地区的火把节一般是猪月上弦月第一日(农历的六月十六)举行,火把节的意图在于“祀组祭火,禳田防灾、祝祷丰年,自娱自乐。”尔吉沙嘎火把节一般为四天,按“祭火(都则)—庆火(都格)—送火(都沙)—埋火(都日,又叫都则郭日)”而开展。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的头一天杀鸡宰羊,也有杀猪的,喝自己酿制的杆杆酒。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享用美食、促进友谊。火把节的第二天到最后一天,持续开展民间口传、歌舞演艺、器乐演奏、服饰展示、选美等表演活动,又交叉进行克智赛辩、摔跤、斗牛、赛马等民族体育竞技活动。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达体舞.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达体舞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庄里今年81岁的阿木克都老人说:“我们彝族过火把节的民俗传承时间久远,关于火把节的来源里说:火把节是为了纪念人间大力士战胜天神的武士而过,从那时就传承至今,火把节的传说产生于神话时代,已经很久远。”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装扮.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装扮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的第三天晚上,年轻人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火把拿出,从屋里点出门,一把把火把先绕屋转一圈或三圈,大人就在后面念有关驱邪、避灾的词,以示驱邪除魔。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死害虫、烧掉害蛾、烧光贫穷、烧走饥荒、烧掉死神、烧掉瘟疫。五谷饱满、六畜发展、人丁安康。”火把从田间地头慢慢汇聚到村落的火把场地,青少年们一会儿唱火把节的“都格”调,一会儿跳“达体舞”,并进行各种游戏。中年以上的男性要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演述彝族民间口传“克智”和“勒俄”。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女对饮杆杆酒.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女对饮杆杆酒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觉铁村尔吉.沙嘎火把节歌谣《阿则则格啦》里唱道:“贫富贵贱都来过火把节,林中鸟兽都来过火把节,没有过火把节的到我家来过火把节。”体现了尔吉沙嘎人热情好客的一面。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建筑  是看的见的历史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觉铁村老支书木呷尔布家里,看到现代与古老相结合,由砖木建成的房屋。“冬暖夏凉,烧火烟不熏,又抗震,能抗灾。”说到木屋的好处,主人木呷尔布滔滔不绝。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建筑风格.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建筑风格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建筑一般古候向东,曲涅向西。至今古候曲涅支系建房门向不同方向开的习俗还依稀可见。古候支系的门往右方开,曲涅支系的门往左开的习俗。旧凉山甘洛县以畜牧业为主,兼耕种农业。在衣食住行中,他们注重住房建设。在“布尔惹赤”时代便达到了高超的技术。先后住过棚屋、竹片房、茅草房、石板房、木楞房、瓦板房等各种类型的房屋。彝族尔比说:“莫拔高房屋,房屋也是树木做;莫贬矮猪圈,猪圈也有树木料。”从中反映了“一视同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吉.沙嘎住宅建筑选点与布局,非常看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前面有坝可耕种,后面有山好放牧,地势险要,又能望四周,有险可守,有路可走,林木葱郁,河水清凉。河谷山坡向阳面,有的居族而居,有的单家独户。他们在长期的修建过程中,积累了相应的建筑文化知识。居民房屋经常选择在气候适度,土质坚固的平地修建。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三锅庄.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三锅庄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尔吉.沙嘎彝族多选择依山傍水,林木环绕的向阳处建盖村寨。村寨往往以某一父系血统家支为基础,纳入一些有姻亲关系的户,形成高山地区十来户,二半山区四五十户,矮山地区百来户的村落,一家一院。依山而居、聚族而居、向阳而居是彝族村落的特点。其主房建成后,都配以围墙。房屋建筑类型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如今在觉铁村,就有中欧结合的洋房,彝汉结合的楼房,彝族式的别墅(耶莫),随处可见,老乡们豪地说:我们也住上了别墅。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籁之声  民歌嘹亮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擅长和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喜欢把喜乐哀乐表现于歌里。他们把歌当作生命中的阳光、雨露一样崇敬和呵护;当作生活中的粮食、盐巴一样珍贵和器重。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收获的季节,他们都会用歌声抒发心灵的情感,张扬对大自然的赞美,也用歌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命运的不公平。其中,玉田片区传唱多年的《阿嘎娜勒莫》就是述痛传统包办婚姻给妇女带来惨痛伤害。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歌文化展演.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歌文化展演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歌里讲述的是有一个洁白如雪的彝族姑娘嫁到夫家以后,看到没有感情、相貌丑陋的丈夫后,心跌落在万丈深渊,打死也不从丈夫。这位倔强女子用微弱的力量抗议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最后被夫家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常年不见阳光,肉体上的虐待和心里上的挫伤让其惨死在夫家。娘家带话叫女儿回娘家探望,夫家以各种借口不让阿呷娜勒莫回娘家。阿呷娜勒莫传唱的就是娘家与夫家的对话。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舞台服饰.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舞台服饰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彝族服饰.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独特的彝族服饰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动听的民歌《阿加木惹》、《古一呷》、《阿呷几吉》、《曲木米迪》等,年轻姑娘、中年妇女、老年阿玛都会唱。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生态山歌演唱.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生态山歌演唱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弹奏.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弹奏
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布演奏.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布演奏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爱情友情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2008年6月7日,彝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甘洛县尔吉.沙嘎地区的民族题材丰富,旋律婉转动听,受人喜爱,传承的比较好。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骏马奔驰奔向美好明天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以来,彝族人的生产生活都与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彝族人也喜欢马。在古老的毕摩经书里就有彝族古代神话英雄支格阿鲁,骑着神马斯牧都滇射日月的图画。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骏马在赛场奔跑.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骏马在赛场奔跑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史诗《勒俄特依》中也说,雪子十二类,有血的六种,无血的六种,人是雪之子,马是雪之子。凉山彝族有一种说法是,最先的马由云南大理地区传到昆明、昭通后进入金阳的阿尼吉布地区、然后传到雷波的瓦嘎所石,在来到里木美姑,后传到昭觉金曲拉达,最后传遍凉山各地。这条路线与凉山彝族的祖先古候曲涅从云南迁徙到凉山的路线基本上一致。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彩的斗牛.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彩的斗牛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也流传着《马谱》、《骏马的来源》等有关马的许多传说。彝族文化中的骏马,在彝族的观念中,马是一种英雄的动物,是财富和荣耀的象征。彝族的尔比尔吉中有许多内容与马有关。如:“有马修路,有儿娶媳。”“大骏马没有九只脚,大英雄没有九个胆,大德古没有九根舌。”“骏马不择跑道,英雄不择武器。”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也非常重视良种马的选择。养马者在马驹一岁左右时,挑选身高、耳立、胸阔、四肢伸展的马作为赛马,进行特殊驯养,并给马命名。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摔跤.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摔跤
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式摔跤:胜负一瞬间.jpg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式摔跤:胜负一瞬间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去年火把节冠军得主,家住觉铁村则板组木乃什举高兴地说:“我们这个村,骏马多,摔跤能手多。我年轻的时候还是远近闻名的一名好骑手,现在老年,孙子在骑,还是不错,每年都能够拿奖,今年还干了一个冠军。奖金不重要,要的就是一个名气。”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尔古阿木甘洛县玉田镇人民政府 )Tv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肖敏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