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县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廖大康 2020-05-24
原出处:《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6期

摘要】马边“旅游兴县”的发展新思路切合“治蜀兴川”要务,紧跟四川“一干多支”及“南向开发”发展战略。但马边还存在交通瓶颈亟待突破、旅游景区缺乏灵魂和亮点、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旅游要素及组织保障不完善、旅游品牌亟待提升、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着力推进“交通+旅游”优先发展,做好马边“大旅游”这篇文章,健全旅游要素,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把马边建设成为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宏大构想。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走廊;旅游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jpg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既是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县,又是戴着“国贫”帽子的彝族自治县。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化解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脱贫奔康,这成为摆在马边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要发展,依托是什么?资源有哪些?出路在哪里?2018年,“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新思路在马边脱颖而出。马边提出“1267”发展战略,深挖南丝路小凉山地区独特的彝族历史、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生态旅游等资源,力争把马边建设成为“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年,中国旅游集团参与马边旅游扶贫工作,派遣旗下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景区合作发展部高级经理黄建华挂职马边彝族自治县副县长。在帮扶下,马边在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旅游整体布局、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目前,马边彝族自治县已出台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实施方案》和《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然而,“南丝路古彝文化”虽然是个很不错的资源,前景和希望兼具,但不只马边独有,马边如何做到匹配这个资源并最终拥有,还须多方努力,上下求索。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现状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编制规划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围绕“山水彝乡、秀美马边”总体定位,依托彝家新寨建设,突出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马边编制了《马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10多个新寨旅游规划。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多元配套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施“新寨+”战略,因村制宜配套茶叶、核桃、青梅等生态观光农业。19个新寨初步具备旅游条件。实施“N+旅游”六大路径:交通+旅游、城建+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林业+旅游、体育+旅游,全力推动旅游发展。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政策扶持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台《马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县财政收入的2%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企业开发乡村旅游产品。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塑造主题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差异化打造特色主题旅游,初步形成了“烟雨高峰”“云上苗岭”“马边绿茶”“水上乐园”“三国遗址”“川西南古镇”“石刻大佛”等特色旅游点。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打造品牌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造生态、文化、休闲、特产等多个资源品牌,完成大风顶、荞坝古镇等40个旅游商标“保护性注册”。按照“一寨一景”“一村一品”思路策划、包装具备旅游条件的村寨。打造“春有采茶节、夏有火把节、秋有彝历年、冬有彝歌会”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挖掘资源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古彝文化”资源丰富,现已挖掘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情歌阿惹牛牛、小凉山彝族毕摩经诵音、彝族神话勒俄特依、彝族婚姻习俗、人类最古老的自然法典维克达解、彝族年俗、彝族“古瓦”扦插技艺、彝人“地沐扎布”技艺、指尖文化彝族刺绣、尼木丛毕、彝族草偶、彝族毕摩等30多项“非遗”活态彝族文化。开发了苗族芦笙节、花山节、苗族服饰、苗族歌舞等文化资源。开展彝族、苗族民俗展演和“非遗”展演。这些具有马边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资源,遍布在马边的崇山峻岭中,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是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有力支撑点。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当前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存在的主要问题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交通瓶颈亟待突破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山高坡陡,道路崎岖,通行能力差,至今未通高速。虽然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乐西高速动工建设,但建成尚需时日。县、乡、村道质量不高,通行能力亟待提升。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旅游景区缺乏灵魂和亮点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旅游的灵魂是什么?亮点在哪里?这是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马边县委、县政府及22万彝苗汉群众虽然有着发展旅游的梦想和干劲,但细心梳理近年来马边发展旅游的一系列举措,不难发现既没有抓住牛鼻子,也没有找到方向。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思想认识存在偏差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干群发展旅游的思想不统一,对旅游产业的认识有偏差,把旅游业发展仍然定位为旅游事业。另外,旅游服務意识弱,对旅游产业的认识肤浅、片面,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低层次消费上,看不到旅游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和体验探索的需求。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旅游要素及组织保障不完善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旅游发展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景区景点及线路规划布局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出行需求。同时,马边旅游局职能与文体广新局职能融合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削弱了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的主导作用。景区管委会成立了,但没配备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有名无实。马边正全面推进旅游交通、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但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够重视,旅游人才紧缺。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旅游品牌亟待提升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只有国家2A级旅游景区3个,没有3A及以上景区。旅游品牌弱,旅游资源相对分散。旅游企业带动帮扶贫困户措施少、成效小,要素发展不够协调,“小、散、弱”现象较为突出,缺少龙头企业、龙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宣传营销力度不够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马边虽然加强了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走出去、请进来”的意识还不强,宣传手段相对单一、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宣传范围未能拓展,客源市场局限明显,这些都是严重制约马边旅游“起飞”的绊脚石。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目标和计划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发展目标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聚焦产业链要素,形成发展合力,做足“文旅融合、重点引领、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大力发展民俗体验游、生态科考游、运动康养游、乡村休闲游,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马边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眼“一年有突破,二年显成效,三年聚规模”发展目标,力争到2021年实现:马边县文旅投资5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达到10%,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的比例达到5%。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开展古彝文化挖掘传承行动。通过实施“四项工程”,加大对古彝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开发力度。一是开展“马边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课题研究。通过开展马边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理论研究,梳理文化脉络,提炼文旅元素,出版一批南丝路古彝文化研究丛书,为后期文旅项目开发提供素材与理论支撑。二是建设彝族民间文化活态传习所和传习基地。将马边县文化馆和马边县图书馆规划改造成“中国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化活态传习所”,树立品牌。将荣丁镇后池村建成彝族民间儿童节——阿依美格文化活态传习基地。三是成立古彝文化研究会。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彝学研究专家学者,组建成立古彝文化研究会,通过召开专题文化高峰论坛,举办毕摩、苏尼和卓卓文化展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提升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知名度。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开展城景一体提升打造行动。按照“城市景区化、元素景观化”的理念,将马边县城打造成国内独具小凉山彝族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与游客集散地。一是提炼与展示彝族文化元素。在进出马边的主要通道、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出入口、马边县中心城区和重要旅游场镇,设计并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马边地域特色和古彝文化色彩的雕塑、景观小品及标识标牌,展示彝文化魅力。加大彝文化元素在城市店招、商品广告牌、人力三轮车及车夫服装、城市公共服务场所、车站、公交站牌、公交车辆及班线车等方面的设计和运用。提炼边城文化精髓,实施城市历史文化名片工程,恢复古城文化遗存,打造“龙湖八景”。二是提升城市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马边县城游客集散功能,在马边县城选择交通便利的合适区域,规划打造马边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地,提供信息咨询、休憩导览、特产展销、自驾车及房车等便利服务。实施炮台山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深挖文化内涵,完善服务设施,加强维修管护,将炮台山打造成马边城的文化山、景观山、休闲运动山。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开展重大项目引领推进行动。以“全域旅游理念统筹,重大旅游项目引领”,推进马边旅游跨越式发展。以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和马边县内交通主干线为依托,以“一心三环四区”为统领,按照“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期投资打造出亮点产品,示范带动马边县旅游发展。首期重点规划推进荞坝乡环崖丹霞国民休闲度假公园、永红乡罗彻依达旅游区两个重大旅游度假区项目;雪口山乡温泉漂流小镇、烟峰镇农业特色小镇、永乐光辉彝族风情小镇三个特色小镇项目;黄连山、马儿山两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劳动乡福来村、柏林村、袁家溪乡庄家坝村和荞坝乡会步村、下溪镇珍珠桥村(以石梁大佛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与农业观光)五个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优化现有A级景区、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示范村的产品体系。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开展品牌塑造形象提升行动。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以“山水彝乡,秀美马边”城市品牌为统领,挖掘马边“彝、茶”等地域文化,设计马边旅游LOGO,更新《马边旅游导览图》,启动VIS视觉识别系统和应用系统设计,编制《马边彝族自治县品牌形象管理手册》。打造马边文化旅游官方网站和马边旅游APP(公众号),用好智慧旅游宣传推广平台,提升《策马扬边》栏目质量。将马边旅游宣传平台接入四川省、乐山市文化旅游宣传大平台。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的对策思考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着力推进“交通+旅游”优先发展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交通瓶颈问题已经随着仁沐新及乐西高速的建设而破解,做好小交通建设与大交通建设的对接才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以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和马边县内交通主干线为依托,以“一心三环四区”为统领,抓好“走廊”交通网络基础建设,破除行路之“痛”。着力推进“交通+旅游”优先发展,以“打破外瓶颈、畅通内循环、构筑产业路、完善连接点”为思路,建设大小凉山和乌蒙山结合带区域交通枢纽。一是着力构建“两高四干七通衢”的1小时交通网络,建设100%的乡镇通油路和村、组、户通硬化路;二是创建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实施大风顶创意交通建设;三是建设直升飞机场,发展小众化、精细化、定制化的旅游模式,打造罗彻依达直升飞机游;四是建设建设乡—民主乡—荞坝乡骑游道路、大王山康养道路、马儿山森林公园道路等旅游专线公路建设;五是因地制宜建设景观风景道,建设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观雪的“四季不同体验”景观。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打造马边旅游景区的亮点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细读研究《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实施方案》和《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不难发现,方案和计划翔实具体,可操作性很强。但如果按照方案和计划完整实施,其旅游打造的结果非常大众化和普通化,也許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打造出独具马边特色的亮点。人们奔波几百公里到马边来看什么?干什么?最后可能费力不讨好,失望的不只是游人,更是马边自己。纵观国内外成功的旅游发展项目,依托的都是其独有的资源。因此,首先做好内功,让自己具备匹配独有资源的能力。其次,再花大力气把资源的潜在价值发挥到极致。那么,就马边而言,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无疑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对外界而言,它不仅是马边山脉的高峰,也是马边最具吸引力的灵魂高峰!舍弃它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马边县域内其他地方搞旅游,注定会是一条曲折的道路。那么,马边打造旅游的亮点在哪里呢?那就是马边境内存在的彝族活态文化!定位马边旅游的灵魂和亮点——“山水马边,活态彝乡”,把那些既古老又生态的彝族文化活态与神秘莫测的大风顶结合起来,马边旅游开展就成功了一半。这样,不仅增强了马边彝族群众旅游服务的参与度,而且建立了游人与古老彝族活态文化交流互动的大平台。再用心、用情、用力去开发培育,这样就不愁马边旅游没有美好的明天了。方向确定正确了,才能走到终点,这也符合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走廊”的宏大构想。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做好发展马边“大旅游”的思想及人才建设工作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心齐,泰山移,加强思想建设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是马边县委宣传部要协同旅游部门定期开展旅游讲堂、旅游体验、旅游交流、旅游研究等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旅游服务、旅游参与等意识。二是加强旅游管理部门人才队伍、旅游服务行业人才队伍、旅游综合执法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域旅游发展人才库,加强行业人才培训,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三是建立业务及服务培训机制,提升素质。开展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着力提高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建立健全旅游要素提升及組织保障体系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立机构,分解任务,明确牵头领导及实施单位责任和时限。建立产业良性发展且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环境保障等保障体系。落实《加快旅游兴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强化用地政策保障,探索旅游用地改革,精心包装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完善“走廊”建设保障体系,拓展兴旅之“局”。一是实施“城建+旅游”。坚持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围绕“城在森林中、水在城中绕、家在花园里”,融入“现代、山水、民族、大熊猫”四大元素,突出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建设沿马边河滨江公园,渐进式恢复传统民族文化、三国文化,重塑“龙湖八景”。加快建设水利景观和水利风景区,建成四川省级园林县城。二是实施“农业+旅游”。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动力,按照“生产地即观光地、产业园即体验园、农产品即纪念品”的思路,瞄准茶叶、竹笋、青梅、猕猴桃、优质畜禽、冷水鱼等名优特农业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五大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三是实施“文化+旅游”。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挖掘彝族民间手工艺、婚嫁习俗等民俗传承文化,对彝家新寨、三国古战场遗址、东皇殿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开发,逐步形成“彝、汉、苗”等多民族文化与贡茶文化、林竹文化、高山探险文化等多种类文化汇融的地域民族文化,发展壮大以彝历年、中国彝歌会(小凉山分场)、文艺演出等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彝家乐、苗家乐等承接主体。四是实施“康养+旅游”。按照“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开发原则,采取“旅游+康养”模式,以山、林、水、花等元素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体系,发展森林休闲、森林运动、森林体验及亚健康调理等业态,加快建设大王山、马儿山、黄连山森林康养基地和荞坝乡茶叶村等森林自然教育与体验基地的配套设施。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提升旅游品牌,多举措完善景区景点及线路功能布局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着眼“一年有突破,二年显成效,三年聚规模”的发展目标,形成“走廊”建设支撑点。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吸引外资入场,落实“走廊”建设资金保障,化解经费之“愁”。鼓励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马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全力支持全域旅游的各项设施建设。二是把旅游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提高至5%。三是打造龙头旅游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四是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以“山水彝乡、秀美马边”城市品牌为统领,挖掘马边“彝、茶”等地域文化,设计马边旅游LOGO,提升“走廊”建设格局和品质,确保发展之“劲”。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成立专门旅游营销机构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安排编制、资金和人员,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马边旅游知名度。一是与旅游高校合作策划马边“大旅游”建设的沙盘,做到眼中有形、心中有数、思考有据、行动有规。二是常态化举办“小凉山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三是利用一切优势打造小凉山马边彝族“毕摩文化”和“卓卓文化”活态文化传习基地,建设演绎毕摩诵经、热布编扎、地沐扎布、古瓦扦插、经卷绘画等毕摩文化基地。深入挖掘普通人传承和沿袭的与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卓卓”文化体系,打造彝族的年俗、婚俗、葬俗、礼俗及其相关的技艺、音乐、绘画、雕刻等表演基地和活态宣传媒介。四是规划建设中国·彝族脱贫奔康历史文化博览园,力争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把马边建成大小凉山古彝文化生态走廊的重要地区。sV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