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紫溪彝村的两次变迁
作者 曾颖 高莹 2018-05-04
原出处:民族画报

  “20年里,我搬了两次家,越搬越好。现在我当上了小老板,在家里就能数票子,是党和政府让我们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个头不高、一脸憨厚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村村民杨应评笑着告诉记者。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村村民杨应平带着妻子、女儿给客人唱歌敬酒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来形容这位彝族大哥一点不为过。他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里,刚还在厨房挥着锅铲忙活,一桌酒菜摆好,他已经穿上盛装,出来给大家敬酒唱歌了。12年前,他带着五六个村民组成演出队,远近乡里的人办红白喜事都会来请,如今,一年演出的收入六七万、开农家乐十多万,加上自家还有六七分地,一年至少有20万收入。“现在过得很舒服,作为农民,这样的日子可是想也想不到啊。“46岁的杨应评禁不住感慨。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应评忙着接受邀演出的电话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来张幸福的合影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紫溪彝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紫溪山脚下。1994年,因为水库建设,村民从西静河搬迁至离现址2公里的公路旁。2012年,因为铁路和公路建设,紫溪彝村一组50户村民又进行了二次搬迁。如今彝村有两个村民小组,88户382人,其中93%都是彝族,这个曾经集移民、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小山村,如今因发展乡村旅游远近有名,村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村规划把紫溪彝村建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村寨。我们目力所及,是宽敞的广场,美丽的人工湖,被绿植装扮的传统民居。紫溪社区主任告诉记者,民居建设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特色民居统一风格,斜顶青瓦、外墙砖雕挂件、内墙彩绘,家家庭院铺青石板、户户门前小桥流水。村容村貌改变后,为了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政府请来老师,免费为村民开展厨师技能、旅游接待培训36场次;同时对全体村民开展了以中华传统道德、知法守法、彝族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5期综合素质培训。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紫溪村家家楼旁有小块菜地,可随时摘来新鲜的蔬菜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紫溪村彝村全貌 (陈云峰 摄影)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告别彝村的时候,杨应评正忙着接电话。冬天是他最忙的时候,12月他们演出队接了16场,从初六到农历二十七,他都会在外面。我问他,日子好过了,干嘛还这么辛苦?他却笑着说:“我们一家都喜欢唱歌跳舞,演了十几年,都舍不得了。我的儿女们也都会,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东西,我们也要一代代传下去。”a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