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略。其中,“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场“硬仗”。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文化贫困”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我国彝族聚居区较为突出。以下结合我们对当地的调查研究和扶贫实践工作,剖析当前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的瓶颈性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瓶颈性问题的路径建议。
一、思考与剖析: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的瓶颈性问题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等地,人口约871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当前,彝族聚居区的文化扶贫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瓶颈性问题。
首先,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国彝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地势陡峭,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建设异常困难。当地学校、图书馆、社区文化站等文化传播点的整体质量偏差,文化传播、科技普及、教育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效率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加深了当地的文化贫困程度。
其次,落后的贫困文化观念增强了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的难度。生活在西南一隅的彝族聚居区居民,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包括彝族苏尼和毕摩文化传统、服饰文化、指路经文化、天文历法文化、漆器文化、饮食文化等灿烂的彝族文化。然而,由于彝族聚居区居民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很长时间以来都未能有效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也使得彝族聚居区形成了较为封闭、落后的文化观念。由于观念落后导致了文化的贫困,文化的贫困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恶性循环。
再次,人才匮乏导致文化扶贫工作缺少足够的队伍支撑。总体而言,当前彝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远低于全国水平,呈现出辍学率高、毕业率低、就业率低的特点。近年来一方面彝族聚居区普遍面临着引进优秀人才难度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本土人才的流失。因此,在彝族聚居区人才匮乏的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文化扶贫工作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文化扶贫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人员组成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人才缺乏,人才工作能力尤其是基层工作能力偏弱,不能有效满足扶贫工作的业务要求。由于得不到足够的人才支持,也让彝族聚居区的文化扶贫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最后,现有文化扶贫方式较为单一、不尽合理。在“精准扶贫”的扶贫方略提出之前,长期以来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大多采用直接投入大量资金的扶贫方式,这种粗放的“输血式”扶贫方式忽略了“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文化传承和观念改变等重要内涵,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深了贫困群众的依赖心理。在彝族聚居区,还面临着文化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独特性,传统民间文化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等现状。根据调研,当地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还主要停留在服饰、生活用品等有形资源上,对彝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输出力度不够,同时多元化文化产业融投资机制和文化产业链也未能形成。
二、探索与推进:解决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瓶颈性问题的路径建议
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笔者认为,解决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工作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有以下四条路径可供参考。
(一)发展教育,改变落后的文化观念
文化扶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消灭贫困文化。因此彝族聚居区当务之急应当首先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不仅加强学校之内的教育,还应拓展远程优质师资教育,让彝族聚居区的青少年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逐步摆脱贫困文化。其次,彝族聚居区应推广家庭教育,营造家庭成员间相互学习,培养勤俭踏实、艰苦奋斗的家风家貌。再次,彝族聚居区应大力开展社会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精神面貌,积极弘扬自力更生、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
(二)招募人才,建立优质的扶贫队伍
彝族聚居区的文化扶贫工作若要顺利推进,高素质的人才和文化扶贫队伍必不可少。其一,用心用情留住本地的人才。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和本土优势,又有利于找到适合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的准确办法。其二,提供优质的就业环境。通过吸引彝族聚居区以外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文化扶贫工作中来,不仅可以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文化扶贫新思路。其三,为文化扶贫队伍提供坚实的职业保障,提高文化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科学投入,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由“输血式”扶贫方式到“造血式”扶贫方式转换,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造血式”的扶贫方式可以杜绝扶贫对象“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对彝族聚居区贫困群众授之以“渔”,并且鼓励他们学习一技之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例如,通过借助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加大力度保护彝族传统民间非遗文化遗产,整理彝族民俗,形成可传承的、较为完善的彝族传统文化体系;建立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结合、制造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政府投入和民间融资相结合的彝族文化产业链。
(四)大数据支撑,推动文化扶贫转型升级
笔者建议:一是运用“大数据”,对彝族聚居区低收入农户以及文化素养水平等逐一摸底把脉,找准原因,录入大数据系统,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帮到根上,提高文化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通过大数据归纳和分析,建立健全文化扶贫对象的动态准入和退出机制,掌握动态、精准管理、寻找对策。三是利用“互联网+”增强文化“造血能力”,例如加大发展彝族聚居区的农村电商行业,形成网络文化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总之,当前就扶贫工作而言,彝族聚居区始终是重中之重。扶贫贵在精准,文化扶贫重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才科技力量的支撑。彝族聚居区要改变经济落后、文化贫困的现状,迫切需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化治理格局。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彝族聚居区定能走出精准扶贫脱贫的好路子,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
(作者郑妮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张伯骏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