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林彝族刺绣工艺变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刺绣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产业链的轮动效应在石林彝族刺绣产业发展中,只是单纯的手工刺绣或机器刺绣(电脑刺绣),仅仅停留在刺绣的层面上,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基本上主要可以归为手工绣片刺绣加工和收集绣片后机械加工刺绣成品两个主要的环节,产业构成和产业比例关系基本上无从谈起,更别说形成和组构产业链,互相拉动、彼此刺激和促进,各产业之间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过于简单,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产业链的轮动效应,必将成为刺绣产业向更大的空间发展,做大做强的瓶颈。在笔者做调查时发现,在石林这样一个刺绣产业发达,布匹需求较大的地方,布匹的生产环节基本为零,仍然还延续历史上从昆明纺织厂、云南纺织厂购买的模式,试想如果在石林本地建起一定规模的织布企业,即可直接从生产布匹到刺绣加工在本地完成,将能极大地缩减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根据石林彝族刺绣的需求,生产出独具特色的麻布、土布等不同的布匹,将能够从布匹的生产环节紧扣石林传统刺绣文化。另外,刺绣完成所需的其他原材料也大多需要从外地引进,这也将制约刺绣产业的做大做强。在展销环节上,虽然在多年前即建有专门的卖场,但是笔者在走访的时候发现,这个卖场由于建成年代已久,且由于管理和规划的原因,进入卖场即能感觉到有些脏乱,尽管卖场里面有很多高档的刺绣产品,然而整个卖场给人的感觉就像个鱼龙混杂的批发市场,空间环境更像是个大型的农贸市场。缺乏一个提供给外来游客的集展销为一体的专门彝族刺绣品销售平台,这也将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刺绣产业的发展。刺绣产业结构单一已成为石林彝族刺绣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在旅游业发展和刺绣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背景下,如此单一的产业链是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也是旅游与刺绣品等旅游产品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往更高的层次发展的一个障碍。
2.外来流行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近年,由于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娱乐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强势登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笔者在石林考查彝族刺绣的过程中发现,最能够激起购买民族刺绣产品尤其是传统的纯手工绣制的产品的大多是一些外来人员,甚至国外的消费者有着更强烈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或者说是一些对于本民族文化事象接触较少,而且带着一定猎奇心理的游客。对于本地人而言,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穿着一些现代的流行的服饰,民族服饰在重大节庆活动或特殊日子,如结婚等特殊的时间和场合才会穿着,从而赋予了一种仪式性的意义,而逐渐丧失其日常服装的基本功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在县城或城镇上,还是在村寨里,只有中年及以上的彝族人民仍然将民族服饰作为日常穿着,年轻人都开始追逐现代时尚潮流,日常生活中多穿着T恤、衬衫等“外来流行服饰”。为了确保民族服装的广泛流通和保护宣传,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彰显,现在政府要求在重大节庆活动时参加人员都穿着民族服饰,在旅游风景区的从业人员和活动接待工作人员也都必须穿着民族服饰。年轻人崇尚外来流行服饰的心理,一方面源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自信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是来自各种媒介的外来文化冲击,这种强制型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同样勾起本地人民群众的猎奇心理和异文化体验欲望,现代媒体狂轰滥炸式的侵袭对传统民族文化形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3.混搭与杂交,导致民族传统文化因子的流失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刺绣产业从业者们绞尽脑汁,积极创新,企图探寻民族传统刺绣文化的新途,追逐时尚潮流,想要促进刺绣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迎合消费者的胃口。虽有部分成功者,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亦显现出来的胡搭乱配的局面,势必对彝族传统刺绣文化的保护、传承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笔者在考察期间发现,刺绣产业从业者们,为争夺市场,抢占时尚流行先机,对刺绣品的形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发掘,让刺绣品嵌入到时尚流行的产品之中,有的甚至产生与其他民族手工业产品的强拉硬套式的交合,由此类在混搭和创意中出现的尴尬随处可见,笔者认为,即便为了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的胃口,也应该全面把握本民族的文化因子和文化特色,可以借鉴其他民族或地区成功的经验,但是大不必直接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的民族文化直接拼贴,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定会在本民族文化载体上充分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直接拼贴,必然导致合成品的生拉硬套,给人极度不协调的感觉。长此以往,如不加以引导,将直接导致本民族文化因子的流失。
二、彝族刺绣工艺变迁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
当前,彝族刺绣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传承问题。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走出封闭的深山,融入城市化的生活中。彝族传统服饰比较繁琐、分量较重,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很不适用,这直接导致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彝族群众对刺绣服饰的需求日益减少。现在的石林县城,除了婚嫁节庆,彝族群众平日里已很少穿传统服饰。此外,彝族传统服饰选用的材料都比较昂贵,平均每套服饰的制作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制成后不易清洗。与现代服饰的机械化生产相比,传统彝族服饰的制作费时、费工、费钱。另一方面,彝族缺少对本民族刺绣文化的专门整理和研究。过去,从事彝族刺绣的一般都是妇女,她们大多采用直系亲属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刺绣文化。由于传承面狭小而使得刺绣技艺失传,也是造成彝族刺绣文化后继乏人的原因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彝族刺绣品,彝族刺绣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现代社会,机械化生产固然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但是相对于千篇一律的现代工艺品,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手工制作的有特色的产品,这使得民族手工刺绣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随之凸显出来。笔者认为,要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可以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刺绣文化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旅游商品在游客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是评价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石林县旅游业不断升温,为彝族刺绣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与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相结合。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把刺绣文化同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故事相结合,通过文字、音像制品展现彝族刺绣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人们对刺绣文化的热爱,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与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要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还需要将保护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加刺绣种类,融入现代元素,以适应市场需求。彝族刺绣以服饰为主,每套衣服的售价基本都在5000元左右。很多喜爱刺绣产品的人,因为价格原因望而却步。因此,可以在保持彝族刺绣风格的基础上,生产诸如挎包、桌布、头巾、坐垫等小的刺绣工艺品。小产品成本低,用时短,成品又能为更多的人购买、收藏,可谓一举多得。另一方面,要提高民间艺人的文化水平。当前,专门教授彝族刺绣技术的培训班举办频率过低,也没有详细总结彝族刺绣历史、介绍彝族刺绣方法的书籍和资料,直系亲属口口相传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刺绣文化失传。对此,政府可以派工作人员帮助不识字的老艺人整理文献资料,通过老艺人口述的方式,把彝族刺绣的特点、方法记录下来,形成文献资料;在小学、初中开设一些刺绣文化基础课程,聘请老艺人作名誉教师,让真正对刺绣感兴趣的人从小就能学习到传统的刺绣方法,为刺绣文化的传承培养接班人,同时也能增强本民族孩子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保护和发展彝族刺绣文化,离不开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扶持。政府部门应当为刺绣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比如,鼓励从事刺绣业,包括从事刺绣产品的制作、销售工作,必要时给予奖励;为技艺精湛的艺人开办培训班,使更多的人能学习到这门技术;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举办时装展等各种活动,树立品牌效应。
1.树立品牌理念,保证刺绣产品质量品牌是一种复杂的符号,它最持久的涵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代表着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性能、效用满足程度以及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的认知程度。石林彝族刺绣品牌的缺失已成为刺绣产业扩大市场占有空间、保障石林彝族刺绣产品质量的关键性障碍。要对此进行突破,需宣传和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形成完整的品牌系列。要打响一个品牌,使其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提升过程。实施品牌战略,应提升刺绣的内在文化品质,通过宣传活动,为刺绣产业从业者提供便利,引导、帮助刺绣业从业者参加质量认证、登记和评定,鼓励、扶持企业申报、注册名优商标,并加强刺绣从业人员培训。还要逐步形成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扩大宣传,提升刺绣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就产品工艺、式样、包装等申请相应专利权,营造一个良好的品牌环境,保护刺绣商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刺绣业健康、持续发展,真正使刺绣产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在树立品牌,对刺绣图案和独到的刺绣工艺进行保护的同时,政府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对本地民族刺绣的品牌和特有刺绣产品进行保护,也将成为石林彝族刺绣品牌树立、产权保护推行的重要保障。商家因为害怕别人仿制自己特有的刺绣品而拒绝游客拍照,甚至连新闻记者的拍照宣传也拒之门外,这对民族刺绣文化的推广宣传是极其利的,这种方式对其他商家的仿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反而会将自己的独特的刺绣产品推入一个“自闭”的状态,“藏起来”的手段并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如果引导和鼓励商家或者刺绣生产企业树立品牌观念,对独有的图案纹样和刺绣品实施专利保护,在明确特色刺绣品所有权归属的保障下,大胆地扩大特色刺绣产品的推广宣传,甚至积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鼓励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介多渠道宣传报道,势必能够对这些高价值的刺绣产品的推广、销售起到积极作用。
2.引导疏流,在创新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传统刺绣产业的发展中,市场竞争的严峻,促使刺绣产业从业者们绞尽脑汁妄图从刺绣图案纹样、产品种类、样式等方面创新自己的产品,希望能够拥有独到的竞争力击败对手,抢占市场先机。然而在这种创新与突破的过程中,学习和吸取他文化的元素,为了求新求异,尝试民族文化特性的混搭和交叉,这就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最终生产出一些“四不像”的商品。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或者刺绣产业相关管理部门对民族刺绣文化的创新进行引导和疏流,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特质,采取集辑成册的方式收集整理传统的,具有浓厚文化积淀和民族特色的刺绣图案纹样,一方面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企图创新的刺绣从业者们的一种辅助。甚至可以专门引进一些创意人才在掌握本民族传统刺绣文化特质之后进行创作,或者有政府或者企业在保持传统民族刺绣元素的基础上组织民族刺绣图案纹样或刺绣品、样式的创意和设计比赛,最终评选出的既保有本民族文化特质又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创意进行推广,既满足刺绣产业从业者们创新求变的需求,又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在这种创新中传统文化不至于过度流失。这也对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刺绣文化传统的正确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要能够接受和读解现代流行时尚元素,这才具备鉴定和甄别创意刺绣产品的优劣。这个鉴定和评价的团队,最好由政府牵头创办专设机构和组织,专家成员由本地的刺绣从业技艺高超的艺人和刺绣资深研究者、优秀的工艺美术研究者或实际操作者组成,专门在刺绣技能比赛、刺绣图案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中担任评委。在全县、全省甚至全国开展比赛参赛的作品中最终选出若干作品,由政府或刺绣协会等机构向民间推行,使民族刺绣品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大限度地得以保护和传承。
3.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刺绣产业链针对目前相对单一的刺绣产业结构,应加快激活刺绣加工相关产业,构建刺绣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扶植和鼓励刺绣加工业相关的如布匹纺织原材料生产加工、布匹纺织、染料、绣线生产、刺绣加工、刺绣成品销售、批发、宣传推广、展览、运输物流、餐饮等行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强各产业的关联强度,使相关产业间密切联合,高效率地配置资源,改变目前单纯加工型的刺绣业限制,有效提高综合效益,促成从生产到市场销售整个链条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构建良性互动的产业轮动模式,使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还有利于消减市场竞争矛盾,形成各司其职、各有所长、相辅相成的局面。从另一方面来看,积极发展刺绣产业链,打破一直以来以妇女为主角的刺绣产业现状,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城镇剩余劳动力,产生新的价值增长点,将刺绣产业相关产业发展好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政府牵头站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根据各区域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构建产业链群,可在刺绣产业较发达地区进行布匹、绣线、染料等原材料生产加工企业,除了缩减中转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按需生产,根据刺绣所需来生产对应的材料,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将原材料的生产制作也在本地完成,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能从整体上提升经济效益和产值。
4.搭建平台,促进交流,扩大影响搭建刺绣产业交流平台,有利于扩大产业影响,促进品牌的树立。打造几个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刺绣产业交流平台,如云南刺绣产业园区,集刺绣产业的生产、销售、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划出一部分区域提供游客刺绣体验,满足游客猎奇心理,设立集收藏、销售为一体的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博物馆,由政府或者有实力的企业出资收集、收藏优秀的民族刺绣品,尤其是一些“古董”级别的刺绣珍宝,藏品不仅仅局限于石林彝族刺绣优秀产品,而可延伸至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刺绣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与刺绣产业研究相关的其他资料,一方面建构比较集中的刺绣品展销平台,一方面为民族刺绣甚而民族手工艺的研究搭建学术平台,建成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民族手工博物馆,成为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民族手工艺研究者们进行田野作业之前的“充电站”。在此平台上举办大规模的民族手工艺作品展览或展销会,吸引、邀请全国知名的手工业企业入驻园区,举众家之力打造独有的产业平台。组织举办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手工艺研讨会,扩大宣传,在全国造势,形成一定的影响。在旅游与市场化带动下,设立民族民间艺术传习所,聘请民间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常驻其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民族手工艺制作培训班,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团队,这必将对民族刺绣或民族手工艺发展传承的纯正性产生较好的保证作用。由政府或企业定期不定期发起民族刺绣、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能大赛,民族刺绣、民族手工艺创意设计等比赛,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爱好者参与竞技,既是对民族文化产业较好的宣传,也能够保证在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承过程中进行有益的创新和发展,解决千篇一律、千年一律的发展模式下给消费者产生一定程度“审美疲劳”的矛盾。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人人以穿着民族刺绣服饰、使用民族刺绣品为荣,从根本上解决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效果要比任何形式的强制执行要好,而且让人们从心里面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5.优化民间刺绣产业运作模式,激发民间刺绣从业者的工作动能目前在石林彝族民间刺绣产业的运作模式,由几年前的“绣品厂+妇女”的模式逐渐过渡到“绣品厂+协会+会员”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绣品厂+妇女”模式即由刺绣厂统一购买刺绣用布,剪裁成规定的大小的绣片和刺绣的图案纹样,然后分发到村寨中的妇女中,由分散的个体完成绣片后,刺绣厂进行回收。这种运作模式存在着双向违约的问题,虽然在绣片发放之前刺绣厂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高度分散的刺绣大军很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刺绣队伍极不稳定,刺绣厂与从事刺绣的农村妇女或下岗女工间难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不利于刺绣产业的发展。后来为了进一步整合民间刺绣人力资源,将高度分散的刺绣大军组织起来,更有效地拓展刺绣产品市场,使民间刺绣真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石林县政府有关部门于2005年3月9日批准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形成了“绣品厂+协会+会员”的运作模式,方便统一管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有利于稳定刺绣队伍,使刺绣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规模经营模式。然而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鉴于分散的农户经营组织模式,在以资产抵押作为贷款担保的情况下,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抵押能力不足,致使由政府承诺扶持的贷款一直无法落实,协会一方面面临着需支付直线上升的刺绣手工费,另一方面又得承担日益扩大的市场销售成本,承担着缺少周转资金的重重压力。这就需要优化运作模式,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切入,整合公办及民间两大类文化资源,培训和推动基层文化工作者向文化策划人、文化经纪人发展,尝试并推行基层文化单位向兼有文化产品生产、中介职能转型的体制创新,以类似于“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引领并形成特色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倡村民组织专业协会或以“农工商联合体”形式组建自己的“公司”。这样不仅有助于培育刺绣产业和刺绣龙头企业,提高刺绣大军的技术化、组织化程度,推动彝族传统手工刺绣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作为石林农村经济和旅游经济增收创收重要方式的刺绣业,应作为石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规划。研究和发掘民间刺绣加工传统工艺,探索和制定刺绣加工的行业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和提高加工工艺和方法,开发精美刺绣品,形成产品特色,提高产品档次及品质,并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满足使用、收藏、装饰、礼品等消费市场的需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综合效益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制定和出台已势在必行。通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以贯彻标准、按标生产、按标检测等手段,来达到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目标,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原文标题:彝族刺绣变迁的问题 作者:缪祥彦 姚洁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并经过彝族人网编排,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