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路镇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
作者 李绍德 2017-07-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武定县白路镇于2009年6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后,镇党委政府与此殊荣为契机,全力推进六项文化活动建设,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 节庆文化:每年火把节、春节、彝族年期间,镇党委、政府都组织民族歌舞表演、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体验毕摩文化、酒歌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每场活动都有3至5万游客慕名前来参加。2012年8月白路彝族火把节被楚雄州文化馆授牌为“彝族火把节传习所”。酒歌文化:白路彝族酒歌历史厚重,男女老少都喜欢唱酒歌,目前已收集整理了30多首原生态的彝族酒歌,彝族酒歌在白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白路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完整的毕摩经书,维护和传承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不但成为彝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还为研究楚雄彝族的历史发展变迁提供了素材,每年吸引着无数的专家学者到白路考察研究。服饰文化:白路彝族服饰现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艺苑里的一朵奇葩!彝族妇女服饰,前胸齐腹部,后襟遮臀部,外罩围腰,环肩、袖、边等处多贴以“花、草、树、蝶”为主的刺绣工艺装饰,装饰层层镶绣,大镶大滚。围腰呈“凸”字形,“凸”形上部略方圆,腰部下部似长方形,用银泡镶边,再用银链系于脖颈。衣、裤多为黑、蓝色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再镶以各种花边,显得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典雅;彝族男子多穿马褂,服饰图案以“虎、鹰、火”等为主,裤子长且宽,俗称“大脚裤”,裤摆镶花边,裤脚较宽,俗称大摆裙,男子全身皆穿黑色,显得浑雄、豪放。红色文化: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长征途经武定,到达平地村委会木高古村宿营,在木高古村书写了“夷民们团结起来、实行不交租、不还债”和“夷民们同红军联合打龙云去”的革命标语。1981年9月23日,楚雄州把木高古红军标语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标语现已成为该镇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农耕文化:该镇于2010年8月在全县首家建成“农耕文化展览室”,共搜集文物1件,原始农具150余件。通过开展六项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全镇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决战小康,决胜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绍德)
WR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