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6年发展启示
作者 李薇薇 2005-01-10
原出处:新华网

  “乌蒙磅礴走泥丸”。地处贵州省乌蒙高原的毕节地区,既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也曾是在全国都出了名的穷地方。1987年全区人均纯收入只有184元,近6成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约一半人是文盲或半文盲。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自从1988年成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16年如一日的共同帮扶下,毕节人民在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0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57.12亿元,年均增长9.33%,高于贵州省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也从全省排名倒数第一上升为正数第三位;贫困人口从近400万减少到60万左右。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大主题确定毕节发展方向,多党合作共助人民奔向小康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穷、地乏、环境恶”曾是毕节真实写照。的确,在这个面积26853平方公里的地区,山地就占了93.3%。境内山高坡陡。即便如此,每平方公里所承载的人口却多达209人。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上无限制垦植的耕作方式,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垦植指数高达46.4%,森林覆盖率降至8.53%,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毕节的36个民族正面临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危险。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样一块硬骨头该怎样去啃?毕节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关注。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5年至198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经过长期调研,深入分析了岩溶山区经济长期落后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在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7年,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贵阳召开八省智力支边工作座谈会,提出把毕节地区的开发治理列入国家改革试验区的计划,并制定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并确定“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9年,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正式组建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组长、10多位民主党派专家教授为组员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从此,毕节人走上了摆脱贫困、发奋图强的振兴之路。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造血”机制发挥功能,开发扶贫大获成功 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赫章县坪地村56岁的周光飞老人这两年可过上了舒坦日子:依靠扶贫项目养殖的西门塔尔优质母牛每年至少收益2000多元钱,用地膜覆盖等科技方法种植的杂交玉米良种和脱毒马铃薯等,一年能收上3000多公斤,再加上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带回的钱,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万把元钱的收入。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对于别的地方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于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高寒山区来说,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多少年来,因为没有路,走出大山只能是个梦想。信息的闭塞,让人们还只用最古老的方法种植――撒一把种子在地里,任其自然生长。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时一亩地能收个上百斤就不错了,一年到头也没几十块钱。”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这有句老话‘老鼠跪着吃玉米’,你就知道这玉米咋样了。”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真是大不一样了!路通了、水通了、电也通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来了,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科学种植、养殖;年轻人走出去了,又带回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每个农户喂一头能繁殖的母畜、种一亩特色农业产品、有一个劳务输出。”正是这看似平常的扶贫开发计划让千万农户真正得到实惠。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毕节,每一个县市都像赫章县一样有着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计划。1989年,刚成立的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毕节建立一套发展规划。16年来,在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共同支持下,共为毕节争取和引进智力支边项目700多项,资金18亿多元。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毕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年财政收入实现20亿元,贫困状况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发生率从57.64%,降到9.5%;农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观,基本实现了乡乡通路、通电、通程控电话。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态建设构建持续发展绿色屏障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句“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的歌谣,唱出了纳雍县曾经有过的贫困。而现在,一座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现代化火电厂拔地而起。记者还在这里看到能储存9万多吨燃煤的3个大筒仓――有了它们,原煤就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投资近亿元建起这样大的筒仓,不仅在整个西南地区是首例,在全国也很罕见。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以往的毕节人却没有如此的环保意识。老人们现在还能回忆起,在1987年,一些乡镇的土法炼锌遍地开花。毕节市林口镇轰轰烈烈的土法炼硫,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人们的头发上总是粘着一层细细的硫磺粉末。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地区过去土地侵蚀量达9000万吨,到1995年,整个毕节地区大约有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因炼硫炼锌而沦为不毛之地!严峻的现实让毕节人认识到,发展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了!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种稻子、河埂两旁栽竹子、多种经营抓票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五子登科”治山治水方法,让水不乱流、土不下山,以往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广泛开展的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让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1.8%,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105平方公里。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往日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的荒山秃岭已是满目青翠,多年干枯的小溪又重新流淌着清凉的山泉水。森林面积长起来了,粮食产量上去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口控制:控制数量更要提高质量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毕节一个叫熊家寨的地方,一个村民因生了八个儿子而被人叫作“杨八郎”,可他以前却整日为无米下锅发愁。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给毕节人除带来贫穷外,还产生了人口素质过低、婚育观念落后等种种问题。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抑制贫穷、战胜贫穷,控制人口是关键。16年来,毕节地区始终贯彻着“人口控制”这个主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这里搞计划生育更难。”身为威宁县委副书记的刁屹国对此深有体会:“常常是爬了一天的山,好容易到了农户家中,却发现是铁将军把门。” 然而,就是这样,毕节上上下下的干部下定决心,无论步履多么艰难,也要把人口降下来:严格实行“党政领导责任追究责任制”,全面推广“增人不增地”的办法,落实农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16年间试验区少生了80多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1.29‰下降到12.75‰。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完初中再去打工”“地不种误一年,人不学误一生”,在毕节的各个县乡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劝学标语。毕节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还重点抓好人口素质的提高。在这里的每个乡镇,盖得最好的房子多是学校,教师的工资比乡(镇)长都高。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年来,仅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等就培训各类人才近200万人,兴建、改造“希望小学”“职业中学”60多所,扶持教学点170个,资助贫困学生近万人。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专家组成立至今,共为毕节地区的发展提出9000多条建议,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先后70多次赴毕节考察,一直担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的常近时教授,到毕节调研20多次,有时一呆就是数月……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实践,更让人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毕节人民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mS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