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第二届彝海学术峰会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80多名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延安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等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长征文化与国家公园建设”为主题,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路与举措、长征文化与彝区红色文化传承、精准脱贫与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精准脱贫与彝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长征路线申遗的意义与策略、长征精神与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10个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冕宁,刘伯承司令员与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之滨“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百里彝区,为红军抢占安顺场,胜利抢渡大渡河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让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的阴谋。在冕宁发生的伟大历史事件“彝海结盟”,是长征宣言书的民族篇,是长征宣传队的高潮段。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重大决策。冕宁作为长征路上有广泛知晓度、美誉度、阐释度的重要节点,要特别珍视这个机遇,强化紧迫感、使命感,努力把冕宁建设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创新高地和崭新景点。要以彝海结盟为原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裂变出‘六个海’:红海、文海、碧海、情海、云海、银海,每个海都自我发展,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契机,再次为冕宁的发展‘加冕’。”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表示。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同凯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三个‘优先’”为题。讲述长征文化既是红色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思路必须紧扣这一文化象征意义,重点强调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认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重要作用。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进修一部副主任郝首阳以“让红色彝海走进文化圣殿---兼论长征精神在冕宁的传承与发展”为题。认为就是要以长征精神为鼓励,共同举力,让彝海走进文化盛筵,走进大众视野。建议要通过围绕彝海主题,做好做足文艺宣传;鼎力做好“申遗”与“保护”,提升彝海文化品位,走好新时代征程路。
本次峰会就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达成了诸多共识,提出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去认识红军长征路线的现实意义,要紧扣长征文化的象征意义,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认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中去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峰会发出的“彝海倡议”强调要在头脑上做大文章,在人才上做大文章,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峰会开始之前,与会代表还一同前往结盟新寨、彝海结盟纪念馆、彝海参观。了解“彝海结盟”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重温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通过参观这些红色文化场景,看到珍贵的历史遗物和观看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留下的图片影像资料,一幅幅震撼的历史图卷,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深深感染了我。”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让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