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带我去看大公园玩玩嘛”。城关小学一年级彝族同学阿依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的向妈妈嚷开了。
“乖女儿,公园要城市里才有,我们这儿是山沟沟,等以后到成都、西昌去的时候,我再带你------”阿依的妈妈阿呷嫫话还没有说完,小阿依就忍不住了。
“不,不是的。妈妈,我们班同学都说了,我们这儿的滨河路边,建起了一个大公园,听说漂亮得很。你带我去看嘛”。
晚饭后,阿呷嫫约上几个朋友,带上孩子,大家兴冲冲的朝滨河路进发。
过了职业中学,再拐过红岩湾,一个广阔靓丽的广场呈现眼前,大家眼前一亮,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啊,好漂亮!”。
整个广场象一把巨大的月琴,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傍依在流水哗哗的甘洛河畔。绿化优美,设计新颖。广场上,古堡错落有致,驮马、旅人塑像栩栩如生,舞台、喷泉、彩灯多彩多姿,整个广场,既充满现代气息,又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情。
到广场来休闲、游乐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70多岁的宋大妈高兴的说:“啊啵啵,修得太好了。以后我们这些老人就有地方走了。”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1956年才建县,从奴隶社会一步跃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县就一条主街道,公路从街道中间穿过。该县以城为市,满街都是做生意的门面。基础设施很差,一直都没有公园、游乐园等活动场所。儿童没处玩,老人也没处休闲,青年人甚至没地方谈恋爱。
2004年,全县矿业秩序整治以后,甘洛县获得了5亿多元的拍卖资金。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春风吹到彝乡甘洛,县上决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拿出3500万元建设滨河公园。公园包括月琴广场、民族广场、桥头景观等,沿甘洛河岸3000余米。
月琴广场是滨河公园的一部分,这里原是一片河滩地,甘洛县投资700余万元把这里打造成了娱乐休闲的好地方。甘洛县城和城市周边的群众每天扶老携幼到这儿锻炼、跳舞、休闲。
广场一角,小孩在欢乐的嬉戏,老年人在在尽情地谈笑、情侣们在一旁偶偶私语。绿树下的修闲椅上,坐满了辛勤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城里的、也有农村的,有彝族、也有汉族、藏族-------,傍晚时分,彩灯闪烁,喷泉喷涌,凉风习习,音乐悠扬。月琴广场已成了甘洛各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依偎在雕刻着彝族风情画的石头栏杆边,甘洛中学的王老师说:“以前我们到成都、西昌等城市,都要带孩子去逛逛公园,开开眼界。没想到这么快家门口就有了公园。没准儿再过几年,我们这山沟就赶上大城市咯。” (转自彝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