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乃乃包竟是历代土司派兵戌守要地
作者 瞿开霞 2021-06-16
原出处:彝族人网 甘洛彝学

乃乃包,地处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境内一半山腰上,距县城约40公里,山顶地势开阔平坦,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大渡河两岸美景,山下梯田层层叠叠,成昆铁路从西南边缘穿过,奔流不息的大渡河及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大渡河大峡谷等美景让你心旷神怡。史料记载,乃乃包是历代“煖带密土千户”派兵驻守的重要营地,至今山上仍保留着当年营地遗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当地彝人介绍,乌史大桥最早彝名叫“乌史觉果”,关于地名当地有句民谚“大米吃不完喂牲口,糍粑吃不完糊田坎,杆杆酒喝不完灌梯田。”寓指乌史大桥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日照充足,每到稻谷成熟时节,整个觉古坝上到处一片金黄,犹如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乃乃包,彝文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清末民国时期,峨边的克斯海呷家、甘家等黑彝势力兴起,对乌史觉果富庶的良田觊觎已久,常带着人马对乌史觉果地区烧杀抢掠,绑架买卖人口,肆无忌惮。当时乌史觉果居住着浦铁家、李李家、沈者家、甘家四姓人,长期受这些黑彝势力骚扰欺负,弄得人心不宁,民不聊生。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44年冬月,乌史大桥浦铁家阿呷洛末前往峨边交界处窝洛去砍竹子,被峨边的甘家抓住扣押,要求蒲铁家送一头牛、两只阉羊才放人,蒲铁家惧怕甘家势力以及背后克斯海呷家撑腰,实在惹不起,只得如数送往牛羊把人赎回。事后甘家仍不罢休,不断煽动克斯黑呷家挑衅乌史觉果,经反复合谋后,克斯黑呷家、甘家聚结80余人持枪到乌史觉果,让蒲铁家与他们共抢阿兹觉南呷阿呷寨子(现在的阿兹觉村)。蒲铁家被逼无赖,只得组织家支年轻男女100多人一同前往,男的持刀持枪,女的穿上盛装,按克斯黑呷和甘家要求先去沙马尔苦“蒙格”(开会),举行吃鸡血结盟仪式。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仪式上,按照彝族习俗所有刀枪竖立堆放,蒲铁家人多刀枪堆放9堆,克斯黑呷家、甘家7堆,参加人员把各自刀枪分别围成圈,被买通的黑彝毕摩诵经请神,祈吉避凶,按照事先计划,故意用雄鸡先围转蒲铁家人和枪支,再围转克斯黑呷和甘家,待浦铁家做完祭祀所有人分散坐观后,黑彝毕摩发出暗号,趁着蒲铁家猝不及防,手无兵器,克斯黑呷家、甘家迅速操起面前武器抢夺了蒲铁家全部枪支,当场杀死97人,掳走妇女20余人,逃脱3人。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个月后,克斯黑呷家、甘家再次带人来乌史觉果,侵占了蒲铁家全部土地及沈者家的部分土地,克斯黑呷和甘家部分家支成员甚至携带妻儿长期居住了下来。之后三年,克斯黑呷家、甘家又先后在乌史觉果抢劫12次,抢走枪2支,牛20余头,羊100多只,打死1人,伤1人。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史觉果当时属于“煖带密土千户”土司岭邦正管辖地,克斯黑呷家、甘家长期烧杀抢掠行为激起当地四姓彝人极大愤慨,“煖带密土千户”高度重视,迅速从各地调集700余人马攻打克斯黑呷家、甘家,将入侵居住在乌史觉果的黑彝势力全部赶走。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之后,“煖带密土千户”土司岭邦正为防止克斯黑呷家、甘家再来抢劫,先后派兵三批由邓清华(康户拿觉)等带队驻守乌史觉果保护百姓和良田,因乃乃包是一个制高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从山顶可以控制整个乌史觉果周围区域,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形容“连一只鸟儿都逃不过”,“煖带密土千户”便把营地设在乃乃包,在山顶打了3米高、近千米长的土围墙,围墙正中开有一扇大门,大门外设了营地大关卡,围墙内建了两层小青瓦土木结构哨所4个,共计160多平米,建240平米营房1间,上面堆放军粮、弹药等,下面是守军住房,所有围墙、哨房、营房均用石头打了0.7米高的地基。同时在黑彝抢匪经常出没的甘主窝、留诺窝、沙都、依子阿麻果、顶顶当麻等几个要道隘口设立了关卡、哨房。岭邦正还任命了“百户长”、“摩什苏以”、“德古”负责处理境内军事、民事纠纷、收租收税等各类事务,维护土司利益和权威,保护乌史觉果梯田不受侵占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47年,“煖带密土千户”第三次派兵驻守乌史觉果,岭邦正属下击毙了来行抢的娃子2人,收缴枪2支,子弹20发。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6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大凉山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岭邦正派兵驻守乌史觉果也正式宣告结束,乌史觉果人民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生活。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的乃乃包经过岁月的洗礼,原先山包上的围墙、营房、哨房均已损坏,只剩下些残留下来的石头遗址,很多历史痕迹正逐渐消失在现代社会变迁屮。然而这并不重要,军营不在乃乃包依在,乃乃包山下的肥沃土地依在,乃乃包纯朴的彝族村民依在。他们不仅口口相传着乃乃包故事,教育激励着后人,而且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守护着先辈们留下的这片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开创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22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