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土司庄园的前世今生
作者 ​刘宇浩 2022-07-25
原出处:​《毕节试验区》

众所周知,在毕节试验区的土地上,历史承载的东西太多;但是,我们能够看见、能够看懂的东西却太少,因为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有着多元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这块古老的土地是彝族世居繁衍的中心地带,孕育了彝族的文化,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将彝族的历史文化演绎得最为精彩。可是,到了今天,后世的人们能够看到的那些曾经的精彩,却又似乎了无踪迹。他们去了哪里呢?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是走进了我们的心中,还是钻到了我们的灵魂深处?
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要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历史典籍我们可以看到,但不一定能将它读懂、吃透;因为文化古迹我们可以去参观、瞻仰,但不一定都能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也不能赋予它现代性的意义。历史典籍和文化古迹都琢磨不透,就更谈不上让它走进我们的心中,钻进我们灵魂的深处了。不过,相较而言,彝族的文化古迹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就要直观一点,它不像彝族的历史典籍那样都是用很多人不懂、不会、也看不明白的彝族文字写就的。大屯土司庄园就是这样一处彝族的文化古迹。我们可以从这里出发,去认识一个土司庄园的世代沧桑,认识一方历史演绎的精彩,认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沧桑巨变。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片来自豆瓣 吕生摄)

沧海桑田的历史流变

在毕节市268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大屯土司庄园一样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古迹已经不多了。大屯土司庄园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隅90余公里的大屯乡。庄园依山而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独具彝族文化特色,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相传是彝族扯勒部君长奢氏后裔的土司余保寿所建,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相比,大屯土司庄园多了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积淀、彝族土司11代人烟香火的延续以及众多文人骚客、专家学者等芸芸众生的踏勘、凭吊和走访。因此,正如贵州著名历史学家史继忠所言,“大屯土司庄园见证了彝族的土司制度,反映了历史的沧桑,浓缩了三百年的社会变迁”,用他的这句话来概括历史长河中的大屯土司庄园恰到好处。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大屯土司庄园建成的历史而言,它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崛起于辽东,明军屡败,为解燃眉之急,朝廷征调永宁宣抚奢崇明率所部兵马援救辽东,奢崇明派遣其婿樊龙、部将张彤率领步骑兵二万来到重庆。1621年9月17日,趁校场演武之机,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建年号“瑞应”,设丞相、五府等官,巴蜀震动。1621年10月18日,奢崇明率军包围守兵只有2000人的成都,布政使朱燮元急调石柱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省石柱县)、龙安府(治所在今四川省平武县)等地兵马驰援。之后,明朝廷升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调派杨愈茂为四川总兵,入川平叛。一向忠于朝廷的著名女将石柱宣慰使秦良玉派遣她的弟弟秦民屏、侄子秦翼明等率兵4000人,进驻重庆南坪关,分兵守忠州(今四川省忠县),阻断奢崇明归路,而秦良玉本人则亲自统精兵6000人沿长江西上。同时,贵州巡抚李标派总兵张彦芳和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援救四川。从当年10月至12月,经过大小百余战,消灭奢崇明武装1万余人,先后收复遵义、绥阳、湄潭、桐梓等地。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片来自微七星关)

1622年5月23日,明朝大军进逼重庆,奢崇明奋力固守,但明军势大,秦良玉率秦民屏夺取二郎关,总兵杜文焕破佛图关,川东兵备副使徐如珂亦击退奢寅(奢崇明之子)调遣周鼎的数万援军,歼敌万余,直至5月28日收复重庆。此后,奢崇明退守永宁,背靠水西腹地,联合贵州宣慰司同知、水西土司安邦彦,继续调集军队与明军在建武(今四川省大坝西、兴文南)、长宁(今四川省珙县东)、珙县、宜宾、遵义一带作战,双方胜负难分,战事处于胶着状态。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28年,也就是崇祯元年,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为四裔大长老。次年,为了打破战事的这种胶着状态,明军设疑兵于纳溪,佯为进攻,主力则从长宁突然进兵永宁,明官军与秦良玉的部队连战连捷。次年4月,明军攻下永宁,奢崇明、安邦彦战死;5月,蔺州(今四川省古蔺)接着失守;奢崇明子嗣只得率余部败退水西龙场(今属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企图东山再起、夺回失地,但最终都被明军击退。崇祯三年(1630年),水西贵州宣慰使安位投降。至此,震动明朝廷内部和西南半壁河山的“奢安之乱”接近尾声。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永宁宣抚世代为奢氏所袭,女中豪杰奢节、奢香都是奢氏一脉,奢崇明属于他们的后代,大屯土司庄园的先祖奢辰为奢崇明次子。永宁失守之后,奢氏子孙在龙场营隐姓埋名,改余、杨、张、禄、苏、李六姓。大屯初为张姓基业,二至六代为杨姓,自第七代起改为余姓。余姓的先祖名为奢辰,为避祸而化名余保寿,隐匿穷乡僻壤。时过境迁,他的后裔余家驹稍有成就,承袭大屯土千总之职,于是重振家园,建“时园”而拓展庄园。至此,大屯土司庄园布局形成,绵延至今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国著名的土司庄园之一。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片来自 去哪儿 老黄摄)

习以为常的文化熏陶

文化作为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它包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就大屯土司庄园而言,庄园本身就属于物质财富这一部分,它包含了庄园建筑的布局、结构、形态特征等等;就精神财富而言,它当然包含与庄园相关的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作为文化的大屯土司庄园叙述难以求全,尽量做到以点带面。庄园的部分建筑是仿日本唐招提寺所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熟悉乌蒙山区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这里属于彝族聚居区域。在这片广袤、苍茫、连绵起伏的大地上,曾经建立过许多彝族的地方政权,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从汉初延续至明初位于大方的慕俄格政权,也就是明初乌蒙山区彝族三个政权之一的水西政权,属地包含今毕节市大部分地区及其边缘,属彝族“阿哲”部,曾建贵州宣慰府(司),史称“水西安氏”。明初的另一个彝族政权是涵盖今天的威宁、赫章与云南昭通的彝族“乌撒”部,曾建乌蒙乌撒宣慰司。最后一个就是地处川黔边境的永宁宣抚司,属地包含四川叙永、古蔺、纳溪、七星关区部分土地,属彝族“扯勒”部,大屯土司庄园就在永宁宣抚司的属地。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屯土司庄园地处川黔两省交界,鲜为人知。20世纪80年代发掘民族文物始受重视,政府拨款进行维修,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七星关城区出发,乘车经海子街、小坝,沿居二路、大纳路行至普宜镇,右转普宜镇到大屯乡的通乡油路即可到达。从大屯乡政府驻地沿公路前行不足1公里,即可到达右边大屯土司庄园入口石阶,向上走完二三十级石阶之后,是大屯乡政府配套庄园修建的庆典广场,穿过广场左转沿石阶而上,经过四五十级石阶就是庄园的入口了。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了大门,便被古朴典雅、庄重宏伟的建筑震撼,被瑰丽多姿、技艺精湛的艺术陶醉。置身其间,土司庄园又像一曲凝固的音乐,余音绕梁、久久回旋,让人如痴如醉。院落层层,一亭一院一个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大厅古朴庄重,花园千娇百媚,水榭玲珑秀美,楼台亭亭玉立,既有古代殿宇的遗风,又有彝族建筑的气派,可谓“十步一个景、一景一重天”。漫游在花园小径,流连于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仙宇琼阁,使人倍感新奇,乐而忘返。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园始建于康熙年间,道光初年形成现有的规模,至今已有300多年。庄园依山而建,四周砖砌高大、厚实的围墙,沿墙筑有6座高8至10米的碉堡;建筑气势宏大,分左、中、右三列,每列都有三进,形成9个院落。中列沿中轴线依山而上,顺次为大堂、二堂、正堂,面宽5间。大堂建在石台基上,一楼一底,左为悬山顶,右为歇山顶,前、后、右三面都有回廊;二堂和正堂为悬山顶建筑,前后带廊,正堂背后有三级花台。右边一列,前为轿厅,中为客厅,后为花园、祠堂和客厅;客厅取名“燧雅堂”,花园名为“时园”,园中有双环鱼池,池上架桥,桥两侧有“吴王靠”,池边花坛中种植花草树木。左边一列的花园命名“亦园”,有“莺花日办三春课,天生风月一稚人”的门联,相传为余若瑔所作。穿过亦园便到客房,后面还有仓库、碾房及绣楼,女眷常在绣楼刺绣、玩乐。三列建筑各自独立而又融为一体,房檐鳞次栉比,楼角此起彼伏,楼台层层相依,回廊相通,房屋相连,宛如一座彝族式的大观园。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 老黄摄)

历经几百年的大屯土司庄园,堪称彝家的“大宅门”,仅余氏一门就出了五个诗人。经过“奢安之乱”后的奢氏子弟,已无心做官。余家驹的父亲余人瑞隐于诗酒,咏诗作画自娱;余家驹虽有武翼都尉、大屯土千总头衔,但不尚武而习文,沉溺于山水之间,作诗百余首,辑为《时园诗草》;其子余珍,自幼受到家风熏染,著有《四余诗草》,他解释“四余”为居家处事之余、读书作画之余、栽花养鱼之余、纵谈游览之余;其侄余昭也是诗人,著有《大山诗草》三卷,还编著《叙永万志稿》和《土司源流考》。余昭的夫人安履贞,在汉文化的熏陶下,颇能工诗善文,有《园灵阁集》传世,因其才气而被誉为“乌撒奇女”。余若瑔(字达父)原在四川叙永,过继给伯父余象仪后,才来到大屯,一生著述宏富,他的诗集收录近600首诗,颇具唐宋遗风。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有不测风云,清末,余家又遭变故。1904-1905年赵尔丰出任永宁道,率兵镇压苗沟等地百姓,调其兄余若煌为襄办员,若煌知赵为人残暴,不愿共事,以母病辞委。于是被赵尔丰寻隙、指人诬告陷害,余若煌被捕下狱,判处永远监禁,抄没家庭财产。余若瑔为避株连之祸,带着子侄余健光、余祥炘和余祥河于1906年离家外出,从海路远赴日本求学。当时余健光年仅15岁,先是进入成城中学,后进入山口高商学校;余若瑔进入东京和佛法律大学,支持反清活动。回国后,余若瑔在上海与彝族辛亥革命先驱安健创办《斯民报》,鼓吹民主,宣扬法制;之后又开办律师事务所,出任大理分院刑事庭长,他是彝族的第一个法学家。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的大屯土司庄园见证了彝族的土司制度,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沧桑巨变,浓缩了三百年的社会变迁。它以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反射人间百态的苍凉,折射出社会时代的变迁;如今,它已被历史的巨浪湮没。散落在毕节大山中的奢氏一门,由永宁的豪门贵族演变为毕节的书香人家,成就了一个彝族诗人群体,放射出文化的光芒。清末的变故虽然不幸,但迫使他们走出了土司庄园,走出了大山。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和民国风云的变化,余若瑔更加热爱民主和法制,并追求进步。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 老黄摄)

历史文化的符号标志

在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中,人类的历史文化显得无比地脆弱,几乎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无论人类经历怎样的沧桑巨变,历史和文化虽不能永恒,但都能够以某种方式得以延续。奢氏一门,由叙永的豪门贵族演变为毕节的书香人家,传至今天,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庄园,而是作为毕节历史文化符号标志之一的大屯土司庄园。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屯土司庄园作为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它既有物质财富的属性,也有精神财富的属性。仅就大堂的建筑而言,殿内卷棚高大,立柱合围,各种枋料,宽厚饱满,上设藏砚楼,前、后、右三面有回廊,右为歇山顶,左为悬山顶,这里是土司迎接贵宾和大型庆典的场所,处处体现出土司的权力、气派、富有和威严。从大堂内壁圆月形的二门进入,登上陡直的石梯便到了二堂对厅,内设书屋、起居、家丁居室和奴仆住房,是土司庄园内日常生活的运作中枢。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国西南民族的历史上,土司制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历史见证的土司制度,他们的建筑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可代表他们的历史文化符号标志。大屯土司庄园不仅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工艺也非常精湛。其石作、木作以及家具雕刻的各类图纹具有鲜明的彝族文化艺术特征,是研究民族、民俗学的珍贵实物资料。这些建筑符号的表达主要体现在撑拱、月梁、门窗、柱础、垂带等部位上。虎是彝族的图腾之一,他们喜欢以虎纹作装饰。在大屯土司庄园的柱础、栏板、望柱、门板、门斗以及山墙上,都雕刻或者绘制了许多虎头纹。也许,这些虎头纹也像苗族服饰的彩带一样,记录着整个族群迁徙的经过。就其物质财富的历史文化符号的标志性建筑而言,在今天的语境中,它除了备受世人瞩目之外,还多了一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精神财富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其载体——奢氏一门在此居住生活期间创造出来的诗集、文集等文献资料。正如《叙永厅县合志》所载:“水潦虽居深山崇箐间,而余氏一门,恒殚心典籍,博雅好古,一洗山川之陋。”其中的余氏,也是奢氏子孙避居龙场之后所改的姓氏。仅就文集而言,余若瑔的叔曾祖父余家驹有诗集《时园诗草》传世,祖父余昭有诗集《大山诗草》传世,祖母安履贞有诗集《园灵阁集》传世,叔祖余珍有诗集《四余诗草》传世,生身父亲余一仪有诗集《百尺楼诗草》三卷亡佚,这些诗集都是颇有成就的汉诗。余若瑔本人可谓集其一门的大成者,有《燧雅堂诗集》、《罂石精舍文集》、《蠖庵拾尘录》、《过阳平》、《松萝行》等诗文集传世。为了纪念他,后人还在时园的燧雅堂为他塑了一座剪掉头发的蜡像。各种各样的诗集以及余若瑔的蜡像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表达的精神气质,承载的人文精神,都是一种历史文化符号的标志。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藏在深闺的文化名片

民间相传,当年参加修筑大屯土司庄园的近300名工匠,历时3年之久方才大功告成。作为历史文化符号标志的庄园,在乌蒙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她的前世今生,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见证了一个民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明清以来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到了今天,她依然静静地安卧在毕节的土地上,仅周末和节假日有游客,其他时间都很安静,大屯土司庄园正在等待人们去发掘他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学术界,研究、发掘大屯土司庄园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论文章主要有,戴明贤的《彝族杰士余若瑔》,吴正光的《毕节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史继忠的《毕节大屯土司庄园》,余若瑔的侄孙余宏模的《彝族诗人余若瑔及其〈燧雅堂诗集〉》等;专著有母进炎的《毕节大屯余氏彝族诗人家族研究》、《黔西北文学史》等。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解放后,大屯土司庄园先为大屯乡政府住所,后被龙场中学等单位使用。198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大堂不慎失火被烧毁,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60万元进行维修,第一期工程恢复了大堂、西花园(亦园)等建筑。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近几年,大屯乡准备将三官寨彝族祭祀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屯土司庄园和属于赤水河支流的溜儿河大峡谷、天生桥上石拱桥的东方大桥(又名溜儿河大桥)风光进行整合,打造大屯乡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风景区。“三官彝族村寨的祭祀、大屯土司庄园和奢香夫人墓,均是水西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和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屯乡党委书记张静梅说。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三官寨彝族祭祀活动,会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阐释大屯乡古老神秘的人文风俗,成为毕节试验区一张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溜儿河大峡谷会以深不可测的自然风光,东方大桥以其天生桥上再建石拱桥的创意征服整个毕节、贵州、中国乃至世界的游客。(作者单位:毕节试验区杂志社)Q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毕节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