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85年3月12日,时任南华县政协主席的赵凯与原边纵八支队政治部主任金重(右)合影
赵凯(原名:赵宗杰): 男,汉族,1931年8月生,云南省牟定县人。1949年3月在牟定中学加入“民青”组织,7月参加牟定武装暴动后,参加滇西人民自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的前身),历任政工队员,洒披武后备中队指导员;云南和平解放后参加接管镇南县(今南华县)政府,并在南华工作43年至离休。历任玉泉分区政府指导员,团县工委副书记,州、县委土改工作队队员。195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后,任中共镇南县第四区工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委秘书、县长、县委副书记。1957年11月后被错处,随之参加县内水利建设和公路建设,其间18年从事县乡公路修建和养护。为南华县乡公路的发展打下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1979年4月后历任南华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1955年第一次出任南华县县长、1981年再次出任南华县县长)、县政协第一、二届主席。从1982年起,主持《南华县志》编修工作12年,为《南华县志》编撰和出版做出重要贡献。历任中共云南省第一、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楚雄州第五、六届人民代表;楚雄州政协第三、四届委员。1993年3月离休,享受副厅级单项待遇。
(02)作者普金华在赵凯居所采访赵凯(者美春摄)
按照之前我与赵老的约定,根据赵老提供的赵老自己回忆撰写的《洒披武后备中队的组建及其活动》的珍贵历史资料,我又组织了《洒披武后备中队的组建及其活动——访南华县原县长、离休干部赵凯同志(之三)》。主要内容如下:
(03)作者普金华在赵凯居所与赵凯合影(者美春摄)
一、组建
洒披武位于镇南(今南华)县城南,属玉泉乡辖区,是该乡迤6保(含雨露、罗文、洒披武、铅厂、镇模河、喇石)的中心地带,多为白族、彝族聚居,与镇南的英武乡和楚雄的哨区毗邻。1948年11月,中共滇西工委负责南山地区工作的陈海同志,进出哨区时,常到洒披武小学校食宿,与该校教师张发兴(白族)交往甚密,调查了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后又串联了何春有、何科、何玉聪等人,并明确指出在这一带地区组织搞“三抗”,反“三征”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约在1949年2月间,陈海正式发展了张发兴、何春有、何科等3人为农抗会员,组成了洒披武农抗小组,由张发兴任组长,任务是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反“三征”。并提出要执行组织决定,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供给情报,互相帮助解决贫苦人的困难及严守本会秘密等要求。为了有利于工作,他们3 人各取了一个“代号”,张发兴化名“进行”,负责组织兼文书;何春有化名“春和”,负责宣传及联络工作;何科化名“何藩”,因他曾当过副保长和保代表,就利用其公开身份及赶马经商之便,负责收集情报及做正反两方面的工作。陈海经常到此指导工作并收集情报。
(04)1985年3月12日,赵凯(前排左3)及原边纵八支队在南华城区的部分战友与前来参加会议的原边纵八支队政治部主任金重同志(前排右3)合影
1949年6月,陈霖同志到这里任特派员,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在该村土主庙内把洒披武一带,部份有自卫武器的人和枪支组织起来成立了“洒披武后备中队”,计20余人, 由何玉聪任中队长,李开发、何科任副中队长,陈霖任特派员,张发兴任文书,何开旺任司务长。下设两个分队,由何正发、何孔章分别任分队长。成立那天,按旧时习俗,还宰杀了一只大公鸡,由何玉聪带着吃了“生鸡血酒”,盟誓:“永不变心,开展反三征,防御周汉昌‘清剿’,保卫家乡”。 此后,后备中队的同志就食宿在庙内,开展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还经常同农民一道进行生产劳动。后备中队的战士在没有统一行动的任务时,可轮流回家干农活。
(05)1989年12月28日,南华县隆重纪念边纵八支队成立40周年座谈会(前排右7为赵凯)
洒披武后备中队成立后不久,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长罗宗荣曾率部到洒披武地区活动,召开群众大会,开展文艺宣传,鼓舞了后备中队的士气,后备中队积极发动群众为二大队运送积谷(储存着的谷物)、舂米、磨面、筹备柴草等。这时,后备中队又有何成保、何有才等12人参加了二大队。二大队还给了后备中队一部份枪支弹药,使后备中队战士每人有一件武器,充实了装备(那时的抢有汉阳枪、花号枪、毛瑟枪、铜炮枪、明火枪,还有两门火药土炮)。二大队与后备中队联系密切,互通情报,还常把总部创办的《人民通迅》的油印材料带给后备中队学习、宣传。
(06)1992年10月5日,原边纵八支队部分战友赴南华参观访问时与县五套班子领导等同志合影(前排左1为赵凯)
1949年10月,我受三街哨区区委书记严实的指派,到洒披武后备中队工作。当时,严实同志对我说:“那里‘老黄狗’(国民党兵)活动频繁,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农抗会和武装力量,到那里找陈霖同志接头,明天就走……”。第二天,我挎上从牟定中学带出来的一条灰毯子,和向导一起出发,当天宿于彝族村寨务打拉。次日中午就到了镇模河。一打听陈霖和何科等同志已经先到达了。当晚后备中队全体队员在镇模河保公所列队,陈霖同志向大家宣布:“我们后备中队又增加了一名战友——赵凯同志,他任我们中队的指导员,和我们一起战斗”。自那以后,我就一直在后备中队工作,直到解放。
(07)1987年6月,赵凯参加州政协组织赴文山、红河、西双版纳学习考察时,登上老山主峰
二、活动
洒披武后备中队组建后,按照上级部署、指示,在镇南县玉泉地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08)1989年11月1日,参加《南华县军事志》(1989年编纂部分)审稿会(前排左4为赵凯)
(一)发展农抗组织,开展反"三征",稳定后方,支援前方
1949年初,继陈海同志在洒披武建立农抗秘密小组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农抗组织又进一步发展到罗依鲜、迤鲈拉、大小长冲等地,人数已由当时的3人发展到50余人,成立了农抗会。由何春有任会长,张发兴任副会长兼秘书。还相应组织了妇女会,何光秀、何芒中任妇女会长。此外,还在古苴、镇景、河硐、铅厂等村发展了一部分会员。农抗会建立后,国民党的保甲设置即基本摊痪,有名无实了。人民不仅抗征兵、抗交公粮及一切门摊户派,就连那些来收租要债的地主老财也大为减少。九保保长何兴甫不听农抗会的安排,表面顺从农抗会,暗地里又为周汉昌充当侦探,密报我方消息,后备中队就于同年农历七月间惩治他。把他从罗文抓到洒披武,令其反省,后又转送到一街南山区政府管制教育。洒披武这一地区工作的开辟,对当时的哨区政府起到了护卫的作用,而对国民党地方政府则成了心腹之患。
(09)1992年10月,原边纵八支队住昆明、大理、楚雄部分战友重访南华革命老区南山区时,一街乡干部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大蛇腰地段扎牌坊热烈欢迎(2排右1为赵凯)
(二)配合主力部队,开展游击活动,干扰敌占区
当时,我后备中队及主力部队所需粮食,除向个别富户索交外,大部分是动用各地的”积谷”(储存着的谷物)。龙翔、周汉昌等发现这一着,就下令各保调运积谷进城,一则断我粮源;二则借机发混财。周汉昌就趁机用积谷11公石(dan)换了捷克机枪一挺,还将积谷运到昆明换回金条。面对他们这种毒计,我后备中队在二大队的支持下,抓住时机,发动群众,展开了一场保护民间积谷的斗争。周汉昌要往城里搬运,我们就往洒披武搬运,对于缺粮的农民,就发给他们,以度饥荒。这样,将雨露一带的积谷搬空。一次,后备中队探知周汉昌要亲自带着武装和马帮至团山、古苴运积谷,后备中队就与正在这一带活动的二大队长罗宗荣取得联系,作了保粮安排:一是由主力部队二大队埋伏于古苴与下庄科之间的岭冈上,居高临下进行伏击,并以古苴对门龙潭的密林为隐蔽,指定枪法好的唐薛专门负责向周汉昌射击;二是以后备中队为主,并发动部分群众将团山积谷运送到洒披武;同时又派人到古苴与许培先取得联系,观察老高坝进出人员情况,部署十分周密。但狡猾的周汉昌恰因龙翔从昆明回到县城,忙于和龙翔密谋,因而当天没有出动,二大队主力在埋伏了10多个小时后,撤出阵地就附近村寨食宿。接着,我们对县长龙翔赴昆回城的情况作了分析,大家认为:“龙翔赴昆,一是请罪,二是搬兵,下步可能有大的行动”。二大队长罗宗荣当即作出三条决定通知各部:“一是要提高警惕,加强警戒;二是佯装住宿于此,实际则是听候通知准备向英武方向转移;三是后备中队于当晚全部撤回洒披武根据地,作好应战准备”。果不出所料,第二天拂晓,龙翔搬来了保安团一个连的兵力,没到城就在牛凤龙下车,从河尾直插古苴。周汉昌也带着西护队第八中队从县城直奔古苴。太阳刚出山,“老黄狗”(国民党兵)已接近古苴村,群众为我们捏着一把汗。敌人进到村子,妄想包围我们,哪知我二大队及后备中队都已顺利转移,敌人扑了个空。就在这个时候,二大队的一部份主力,由大队长带领已转移到索厂,作好应战警戒之后,大队长就到国民党镇南县党部书记段成华的老家,令其父煮百十人的饭菜,并正告其父说:“你去告诉你儿子,要打仗来得啦,就在你家摆战场”。段父突遇此情,早已魂不附体,连声回答说:“不敢!不敢!”,并赶忙让家里人做饭。后来,我们按照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的“十六字诀”调动敌人,敌军尾追至索厂、山场都扑了空,敌军尾追至玉碗水坡时,我二大队利用地形优势,与敌人进行了一次阻击战,消耗敌人大量弹药。
(10)1999年6月12日,在南华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大田“思源亭”前留影(对联:”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创业精神”为赵凯同志1998年题写)
后备中队安全地将运粮队伍带回到洒披武,并按照大队的部署,加强了倒马坎梁子的警戒。
(11)2021年6月25日上午,赵凯重访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洒披武村时与当地干部亲切交谈(普金华摄)
(三)夜袭南城门阁楼
1949年3月2日,原驻团山的玉泉乡公所的周汉昌被围后,逃进县城,充当了西护总队二大队八中队的中队长,盘踞在南城门阁楼上对玉泉乡作遥控指挥。在该中队里,有七、八名士兵是1948年成立乡丁队时,被周汉昌逼迫征去的。其中有何春有的亲侄子何昌彦,本来可以早就开小差离开西护队。但考虑到留在那里有用,所以一直稳住没有动。周汉昌也想利用这批人为人质,牵制后备中队不随便向他攻击。何昌彦在那里常利用家属进城赶街的机会,为后备中队寄送情报。
(12)赵凯(右2)回到当年洒披武预备中队驻地旧址,忆当年峥嵘岁月(普金华摄)
何昌彦在西护队使用着一挺苏式转盘机枪,经计划并派人和他约定,要他趁夜袭的机会把机枪拉出来,他也作了承诺。三天后,后备中队在二大队长罗宗荣带领下,抽了部分精干的干部战士,于1949年农历7月16日晚饭后由镇景出发,至文笔山兵分两路,一路由何春有、何玉聪等十余人组成小分队,沿文笔大沙沟,直插南城门阁楼对面的龙川河边,对准南城门阁楼按时射击;另一路由罗宗荣亲自率领,部署在文笔塔山梁子至猪头山一带高地,以牵制敌人,策应小分队完成夜袭任务。约到半夜,小分队用大卡宾枪与步枪配合的办法,当作机枪向南城楼射击,猪头山上的部队也同时向东城门阁楼射击。此时,驻守于西城门阁楼上的西护队,一听到枪声,犹如惊弓之鸟.毫无目标地向外射击,一时枪声大作,有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在敌人相互“助威”、乱放枪弹时,我方即暂停射击。待敌方枪声渐渐稀疏时,我方再次放枪,再度引起敌人热闹的枪声。这一次夜袭,虽因狡猾的周汉昌当晚将何昌彦调至大队部(佛教会内)执勤,未能接到机枪,但已经起到了“敌住我扰”,动摇了敌人的军心,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我夜袭部队适时撤出阵地,当部队回到山门口时,天已大亮。
(13)赵凯(左2)重访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洒披武村(普金华摄)
(四)阻击龙翔、周汉昌进攻洒披武,开展反围剿斗争
“九九”整肃后,龙翔、周汉昌妄想加紧对我“清剿”。在周汉昌部的何昌彦得知此情后,立即跑回洒披武后备中队报告。当时,已有所准备的洒披武后备中队,在陈霖同志主持下及时研究了对策:一是坚壁清野,洒披武上下村和罗依鲊的群众,全部撒离村庄,转移到瓦别嘿箐及大小长冲一带的深山密林中隐蔽,隐藏好粮食和用具,牲畜也尽可能赶出村外放在山上;二是凭借倒马坎梁子作天然屏障,居高临下,对来犯之敌进行阻击。在山梁子上依地形地物挖了一些临时掩体和战壕。将后备中队队员编为三、五人一个战斗小组进入阵地,按照我方的游击战术,有利就打,不利则退;三是急速派人给三街总部送情报,专人到镇景找唐薛与周国良的四中队联系。何玉聪带着发高烧的病体,穿上大羊皮,仍亲自到倒马坎指挥作战。1949年农历9月下旬,龙翔、周汉昌带着县保卫队70余人和西护队七、八两个中队100余人,由县城出发,过团山向雨露、洒披武进犯。
(14)赵凯在雨露乡与村民攀谈(普金华摄)
(15)赵凯在雨露村民家中走访(普金华摄)
下午4时左右,龙翔、周汉昌到达罗文(白族话叫龙五头,龙翔到后就故意叫为“龙无头”)。立足未稳,就遭到了我后备中队从对面山上的射击。曾度过戎马生涯挂过少将军阶的龙翔,环视四周,察觉这一带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估计当天天黑以前都上不了倒马坎,就驻扎于中罗文村。第二天仍不敢随便进犯,又派人回城搬六中队和请保安团支援。恰在这时,二大队四中队长周国良带领部分同志来此执行任务,听到龙翔进犯洒披武的消息,即星夜抄小路赶到酒披武,和后备中队一起参加阻击敌人。
(16)202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前夕,南华县雨露乡党委邀请赵凯回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给乡、村党员干部讲授党课(普金华摄)
第三天上午,龙翔、周汉昌自恃人多势众,弹药充足,采取兵分三路,出了罗文村就枪声大作,边打边上倒马坎坡。我后备中队在阻击了敌人两天,洒披武地区人民已经作了转移之后,为了不打硬仗,边打边退,主动撤出了阵地,敌人一直花了三、四个钟头才到达倒马坎梁子,他们一无所获,只在战壕里拣到了一门火药土炮,事后还以此作为“缴获”的战利品大肆宣扬。
(17)赵凯在南华县雨露乡讲授党课现场(普金华摄)
(18)在赵凯讲授党课现场的雨露乡干部群众(普金华摄)
(19)在赵凯讲授党课现场的雨露乡干部群众(普金华摄)
大约下午两点左右,敌人才摸到洒披武,一进村子就是挨家逐户地破门而入,进行搜查,但没什么收获。他们在上村何玉聪、何科、何春有几家的房屋上,丢了几枚手榴弹,炸了几个大洞。抢了何孔章家赶不出去的两头猪,毁了何有顺家的渔塘,有十几家未带出的一些家具被抢走,砸了一些锅瓢碗盏。老奸巨猾的龙翔,进村后就跑到村后的高地上去观察地形,他看到洒披武这地方四面高山密林,若遭夜袭,于己不利,不敢久留。从原路返回罗文,又恐遭伏击,因而绕道从洒披武后山梁子至香木郎宿营,收兵回城。4天时间的所谓“清剿”,只是空走了一趟而已。
(20)2021年3月19日,雨露乡党委领导与县老干局领导及雨露乡洒披武籍的退休干部代表看望赵凯同志(普金华摄)
三日后,我后备中队长何玉聪同志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后备中队召开了追悼会,为何玉聪同志送殡。二大队二、三中队的同志也闻讯赶来参加。何玉聪逝世后,其所任中队长职务由何科同志担任。可笑的是周汉昌却借此造谣说:“何玉聪已被打死,后备中队已被搞垮”云云。
(21)2021年3月19日,雨露乡党委领导与县老干局领导及雨露乡洒披武籍的退休干部代表看望赵凯同志。作者普金华(右3)跟随采访(叶丽娟摄)
(五)参加接管玉泉乡,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13日后备中队从洒披武开赴团山进驻玉泉乡公所,接着到县城接收了周汉昌撤进南城门阁楼上原玉泉乡公所的全部武器及物资,运回团山。此时,后备中队已达60余人,驻扎在团山的钱家祠堂和钱会贞家。接着成立了清算委员会,对周汉昌的罪恶进行清算,后备中队担负着看管周汉昌及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据报,哨房梁子发生抢劫事件,队长何科马上就带着一分队前往追击,扶正压邪,维护治安。尔后,根据需要,后备中队有10 余人调入县公安队;有15人编为玉泉分区政府武装小队。其余回家参加基层工作和生产建设。洒披武后备中队,从1949年6月创建至1950年1月,历时8个月,在解放镇南人民的斗争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贡献。
(22)1990年2月26日,赵凯(左4)参加《南华县志》稿评议会
现从赵凯同志离休后撰写的资料《诗文录》里摘录诗文一首:
大田行
——2000年4月2日,边纵老战友55人赴南华县大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走访有感
阴雨转明笑开颜,八时出发四时还。
去来顺畅巧安排,五五七旬喜安恙。
接待周到情意深,感谢南华县乡村。
老区南山已巨变,大田此行夙愿圆。
(23)1990年7月14日,赵凯与从南华走出的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在南华县云台山村合影
感谢赵老对我的信任,一直乐意接受我的采访,感谢赵老提供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注:
1.对赵凯同志的这次采访主要以他提供的本人离休后回忆撰写的《洒披武后备中队的组建及其活动》一文为稿本完成的。
2.本文图片除署名作者外,历史资料图片均由赵凯同志提供原件,采访者翻拍完成。
采访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