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好、利用好传统生态智慧——以彝族“尔比”为例
作者 丁木乃 2021-04-07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都强调崇尚自然、爱惜生灵,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态智慧。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群众非常重视自然生态,在其流传至今的毕摩文献、创世史诗、训世诗等民间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强调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以彝族“尔比”(彝语音译,含“格言”“警句”“谚语”等意)为例,作为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文化形式,“尔比”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短语和格律诗的形式表达感情和哲理,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其中蕴含的传统自然知识和生态智慧进行挖掘,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有助于推进凉山生态文明建设。
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凉山彝人 陈瑞元摄)

“尔比”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知识

凉山州地处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长期以来,彝族人民基于对自然的认识与探索,以及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与预测,形成了相关的地方性知识,这些在“尔比”中都有一定体现。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然知识类的“尔比”,不仅有对气候、动植物等的认识,而且包含对火灾、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对于当地群众认识和改造自然、防灾减灾抗灾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讲到对植物的认识,说“杉树护竹林,竹梢不着露;竹林护杉树,杉树不进风”“植物十二类,没有不长根的;花有十二类,没有不结蒂的”;讲到对自然环境和天气的认识,说“大树长山上,挡着风和雨;坚石在水中,挡着波和浪”“夏天有星要降露,冬天有星要降霜”“乌云降雨兆,白云天晴兆,黄云吹风兆”;讲到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说“夏天落夏雪,五谷脱根蒂;冬天打冬雷,牛羊失生存”“大雪兆丰年,大霜兆荒年”等。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各元素相互交织的整体系统。这些“尔比”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朴素认识,是家喻户晓的地方性知识。深入发掘和利用这些地方性知识,有助于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中蕴含深刻的生态智慧

“尔比”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其对于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强调,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比如,强调顺应自然时,讲“莫垦河岸做耕地,何时洪涝难预测”“牛羊适于高原,荞麦适于高山,水稻适于平坝”;在阐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时,讲“狩猎莫猎尽,禽兽若猎尽,人类也临危”“杉林长势茂,獐鹿跑得快;江河水源足,鱼儿游得欢”“树丰能储水,树枯水干涸”;要求人们遵从自然规律时,讲“水往低处流,树往高处长”“杜鹃啼三月,知了鸣七月,树叶长六月,雨水下九月,人类活一生”;告诫人们向自然索取有度时,讲“杀熊森林怒,射雁天公怒”“剥了树皮树要哭,扯了鸟毛鸟骨疼”“瘦熊不该杀,肥麂不该打,空蜂窝不该取”等。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尔比”强调人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这种认识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尔比”强调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继承创新传统生态智慧

党的十九大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族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深入挖掘包括“尔比”在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然知识和传统生态智慧,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比如,对“尔比”文化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要进行深入挖掘和宣传,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谐地融入自然。在环境保护教育宣传中,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创新载体方式。对地方长期积累的生态知识和经验,要结合时代要求去粗取精,灵活、恰当地运用到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助推美丽中国建设。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发挥好传统生态智慧的作用,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AG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中国民族报》2020年12月15日。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