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集中贫困彝区的教育梦在何方
从中国的行政官员到平民百姓都明白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但明白其重要性不等于下了狠功夫,即使下了狠功夫也不一定把劲使在了刀刃上。以下,我仅对凉山贫困彝区的教育于我个人的了解情况作阐述,也提出我个人的想法。
教育是凉山贫困地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解放以前,凉山彝区政治、社会体制、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处于对外封闭状态。民主改革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区以“失重状态”步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面对活动范围、道德评价标准和个人依附主体对象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历来生活在以家支为中心的社会体系和活动在方圆几百里地域范围内的彝族青年的认知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对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也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追求。但没有受过学校系统教育的彝族青年却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发展轨道。由此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由最初的社会治安、吸毒、贩毒、艾滋病等,不断衍生出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有潜质也得不到培养,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眼睁睁看着失传,读了大学也很难就业,乡里有了学校适龄儿童却远走沿海城市打工的尴尬局面。
出现以上的尴尬局面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凉山贫困彝区群众思想封建、落后,甚至被贴上愚昧的标签,故而在很多彝区大张旗鼓的拉上“扶贫先扶志”的横幅。我觉得造成以上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贫困彝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群众的意识形态与主流社会发展轨道中有“真空带”造成的。造成这些“真空带”有历史因素,也有地方部分政府决策者长期以来不躬亲力行地从凉山百姓角度考虑问题,不搞实际调查,不深入研究问题,不讲真话,不解决或不敢触碰贫困彝区根本问题,不顾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而造成的。
近年来,尤其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政府对贫困彝区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从今年八月份开始(有些县份七月份已开始),政府和学校携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目前还在继续当中。能让适龄儿童在学校环境里读书、学习、成长的意义不需官员、学校强调,贫困老百姓的家长也明白读书、学习对自己子女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去对贫困彝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有小孩没有学校,有学校没有老师。凉山贫困彝区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教育对精准扶贫的深远意义。几乎解决了所有贫困彝区适龄儿童入学的硬件设施。但辍学率历年只增不减。党委、政府和学校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搞控辍保学工作。但我个人觉得目前正在开展的控辍保学工作,除了做好更多的表册、家访记录和各种形式以外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效果也可能不会太明显。
要让一个贫困户家庭依靠外界力量来暂时告别贫困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向贫困户家庭发放鸡苗、猪、羊贫困户,半年左右贫困户家庭卖鸡、卖猪就增加收入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数字而已。但国家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杜绝贫困户产生返贫困现象。因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贫困户改变现有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模式,尽可能地拓宽贫困户的收入渠道。长期以来很多外界,甚至凉山本土大部分人都把凉山彝区的贫困主要原因都归咎于两个因素:即贫困彝区的群众懒惰、思想落后和愚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彝区的土地贫瘠。其实两个原因都是假象,我个人认为,在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的今天,导致凉山仍然贫困的原因并非是土地的贫瘠,而是固化的发展思维和闭塞的信息技术引进渠道,还有断层的资源整合平台。(主导部门有很大的责任。具体见笔者:“凉山彝区精准扶贫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文)。
上文提到的贫困原因中的生产模式自然就包括了贫困彝区群众的发展观念、生产方式。而发展观念、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自然就跟教育分不开。因此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靠“彝区9加3”、“一类教育模式”、贫困户技能培训等这些是远远不能完成和实现教育在凉山贫困彝区精准扶贫中的预期的。教育始终还是依靠从适龄儿童抓起。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贫困彝区搞好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在贫困彝区开展了那么久的免费教育,彝区的适龄儿童辍学率为何吕增不减的?辍学率逐年增加难道都是因为适龄儿童附近找不到学校?家庭不能负担儿童的教育开支?还是主要原因在于贫困彝区家长意识封建、落后、愚昧?有兴趣的朋友如果在贫困彝区展开实际调查,以上三个问题都绝对不再是造成当前彝区适龄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
早在十年前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几乎解决了所有贫困彝区乡一级教育基础设施和场所,近十年来尤其是中央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不断完善,加上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凉山彝区的校舍早已经覆盖了所有的乡、村一级,甚至很多聚居小组。现在闲置的教学楼甚至学校还为数不少。因此说,凉山贫困彝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是导致彝区适龄儿童辍学的因素是无中生有的事。第二个问题,家长不能负担儿童教育开支也不再是主要原因,虽然部分特殊家庭依然存在经济特别困难的情况。在国家开展义务教育以来,乡村儿童的书、学费等成本大幅度降低,彝区的适龄儿童几乎也都享受了免费的营养餐,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成本也很低,加上近年来贫困彝区群众大量外出务工,一个家庭负担小孩在学校一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是完全可以的。因此贫困彝区的适龄儿童辍学率高归咎于家庭经济原因,也是一个假象而已。第三个问题,家长愚昧、意识落后、思想封建等导致适龄儿童大面积辍学也是假象,有心人士可以去做实际、深入的问卷调查,我个人在大学期间和加入教师行业以来,频繁与贫困彝区的家长有互动,深刻体会到再贫困、落后的家长也明白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总结起来,凉山贫困彝区的政府和学校都想尽办法做好适龄儿童的控辍保学任务,但效果并不明显。适龄儿童辍学率吕增不减的主要缘由既不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也不是贫困家庭的经济和意识之故。真正导致贫困彝区教育成果不明显和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第一,彝区小孩由于学前基础差、语言、管理、教学条件等原因,普遍都在五、六年级时就出现了完全与学校的教学脱节的情况,到初中几乎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读“天书”的状态。第二,由于凉山地区企业少,就业渠道单一,从深山里一路艰辛走出来的很多大学生,尤其是读了一类模式或彝文专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和学生都在学校里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和希望。这才是贫困彝区教育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教育成本大幅度降低,适龄儿童却辍学率越来越高的真正原因。类似凉山这样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青少年,由于语言、教学条件、管理等都与城镇青少年有较大的差异。依靠学生自己和老师的努力,让他们仅靠笔试成绩向全国统考看齐来实现目标,如此会让很多青少年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就会迷茫而放弃学业。仅为了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改变现有的升学模式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结合这些连片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拓宽这些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模式。
以下几点是我个人建议在凉山贫困彝族乡镇中、小学推行课改的提议。第一,配足贫困彝族乡镇中、小学的音、体、美教师。原因是,仅靠笔试成绩大部分的贫困彝区青少年儿童在中途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让这些青少年从小学开始接触专业的音、体、美课程而有找到一点兴趣,即使所谓的主科笔试成绩差也会在目前这些所谓的副科(音、体、美)中找到继续读书的理由。开展义教均衡以来,国家不惜任何代价向山区地区的中、小学校投入了极大的资金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音乐、美术、生物、化学、物理都配备了实验室,还建了塑胶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对于凉山这样的贫困彝区来说,做梦也不敢梦的场景,这样的基础设施从长远意义上来讲胜过修彝家新寨,甚至胜过修高速公路或者建五星级景区。但用中央财政和地方勒紧腰带投建的这些学校功能室和场地,由于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上管理不善,在接受国家级义教均衡验收后成为了摆设。这让这些贫困地区的青少年眼睁睁看到梦想从自己触手可及的眼前溜走,也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辜负了家长的期望,其实是对素质教育一种极大的讽刺。 第二,开设地方特色产业课程。比如彝族服饰、漆器、乐器、克哲、民乐等这些凉山特有的文化走进课程,让贫困家庭的这些青少年从小学习地道的凉山文化来为凉山旅游服务。魅力凉山正在打造的旅游扶贫,如果不让这些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得到实惠,否则旅游跟地方大部分群众有什么关系?让所有的贫困老百姓到景区卖土豆来实现扶贫是不可能的。第三,开设彝语文课程。目前虽然都在课程表中都安排了彝语文,但由于师资和校方原因,真正开展彝语文的学校是很少的。一个拥有900多万的民族,如果在短时失去语言和文字,先不谈其语言文字存在的意义,单从归属感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第四,设定更多彝文服务岗位的编制,为彝文专业毕业生增加就业岗位。
以上几点个人建议在实施中会有很多难度,但党中央为何如此重视凉山精准扶贫事业,想必很多人都明白中央需要全民和各级政府努力,把资金用精、用准,建一个不返贫而开放、自信、包容、博大,不失民族本色而又有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凉山予全国人民。理解和铭记党中央的这翻关怀,如果各级政府扶贫目标标精准,学校树责,学生自然就会在校园找到希望和信心!贫困彝区的教育梦想就会启航,就会崛起!
教育是凉山贫困地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解放以前,凉山彝区政治、社会体制、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处于对外封闭状态。民主改革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区以“失重状态”步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面对活动范围、道德评价标准和个人依附主体对象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历来生活在以家支为中心的社会体系和活动在方圆几百里地域范围内的彝族青年的认知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对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也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追求。但没有受过学校系统教育的彝族青年却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发展轨道。由此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由最初的社会治安、吸毒、贩毒、艾滋病等,不断衍生出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有潜质也得不到培养,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眼睁睁看着失传,读了大学也很难就业,乡里有了学校适龄儿童却远走沿海城市打工的尴尬局面。
出现以上的尴尬局面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凉山贫困彝区群众思想封建、落后,甚至被贴上愚昧的标签,故而在很多彝区大张旗鼓的拉上“扶贫先扶志”的横幅。我觉得造成以上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贫困彝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群众的意识形态与主流社会发展轨道中有“真空带”造成的。造成这些“真空带”有历史因素,也有地方部分政府决策者长期以来不躬亲力行地从凉山百姓角度考虑问题,不搞实际调查,不深入研究问题,不讲真话,不解决或不敢触碰贫困彝区根本问题,不顾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而造成的。
近年来,尤其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政府对贫困彝区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从今年八月份开始(有些县份七月份已开始),政府和学校携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目前还在继续当中。能让适龄儿童在学校环境里读书、学习、成长的意义不需官员、学校强调,贫困老百姓的家长也明白读书、学习对自己子女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去对贫困彝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有小孩没有学校,有学校没有老师。凉山贫困彝区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教育对精准扶贫的深远意义。几乎解决了所有贫困彝区适龄儿童入学的硬件设施。但辍学率历年只增不减。党委、政府和学校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搞控辍保学工作。但我个人觉得目前正在开展的控辍保学工作,除了做好更多的表册、家访记录和各种形式以外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效果也可能不会太明显。
要让一个贫困户家庭依靠外界力量来暂时告别贫困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向贫困户家庭发放鸡苗、猪、羊贫困户,半年左右贫困户家庭卖鸡、卖猪就增加收入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数字而已。但国家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杜绝贫困户产生返贫困现象。因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贫困户改变现有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模式,尽可能地拓宽贫困户的收入渠道。长期以来很多外界,甚至凉山本土大部分人都把凉山彝区的贫困主要原因都归咎于两个因素:即贫困彝区的群众懒惰、思想落后和愚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彝区的土地贫瘠。其实两个原因都是假象,我个人认为,在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的今天,导致凉山仍然贫困的原因并非是土地的贫瘠,而是固化的发展思维和闭塞的信息技术引进渠道,还有断层的资源整合平台。(主导部门有很大的责任。具体见笔者:“凉山彝区精准扶贫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文)。
上文提到的贫困原因中的生产模式自然就包括了贫困彝区群众的发展观念、生产方式。而发展观念、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自然就跟教育分不开。因此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靠“彝区9加3”、“一类教育模式”、贫困户技能培训等这些是远远不能完成和实现教育在凉山贫困彝区精准扶贫中的预期的。教育始终还是依靠从适龄儿童抓起。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贫困彝区搞好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在贫困彝区开展了那么久的免费教育,彝区的适龄儿童辍学率为何吕增不减的?辍学率逐年增加难道都是因为适龄儿童附近找不到学校?家庭不能负担儿童的教育开支?还是主要原因在于贫困彝区家长意识封建、落后、愚昧?有兴趣的朋友如果在贫困彝区展开实际调查,以上三个问题都绝对不再是造成当前彝区适龄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
早在十年前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几乎解决了所有贫困彝区乡一级教育基础设施和场所,近十年来尤其是中央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不断完善,加上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凉山彝区的校舍早已经覆盖了所有的乡、村一级,甚至很多聚居小组。现在闲置的教学楼甚至学校还为数不少。因此说,凉山贫困彝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是导致彝区适龄儿童辍学的因素是无中生有的事。第二个问题,家长不能负担儿童教育开支也不再是主要原因,虽然部分特殊家庭依然存在经济特别困难的情况。在国家开展义务教育以来,乡村儿童的书、学费等成本大幅度降低,彝区的适龄儿童几乎也都享受了免费的营养餐,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成本也很低,加上近年来贫困彝区群众大量外出务工,一个家庭负担小孩在学校一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是完全可以的。因此贫困彝区的适龄儿童辍学率高归咎于家庭经济原因,也是一个假象而已。第三个问题,家长愚昧、意识落后、思想封建等导致适龄儿童大面积辍学也是假象,有心人士可以去做实际、深入的问卷调查,我个人在大学期间和加入教师行业以来,频繁与贫困彝区的家长有互动,深刻体会到再贫困、落后的家长也明白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总结起来,凉山贫困彝区的政府和学校都想尽办法做好适龄儿童的控辍保学任务,但效果并不明显。适龄儿童辍学率吕增不减的主要缘由既不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也不是贫困家庭的经济和意识之故。真正导致贫困彝区教育成果不明显和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第一,彝区小孩由于学前基础差、语言、管理、教学条件等原因,普遍都在五、六年级时就出现了完全与学校的教学脱节的情况,到初中几乎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读“天书”的状态。第二,由于凉山地区企业少,就业渠道单一,从深山里一路艰辛走出来的很多大学生,尤其是读了一类模式或彝文专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和学生都在学校里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和希望。这才是贫困彝区教育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教育成本大幅度降低,适龄儿童却辍学率越来越高的真正原因。类似凉山这样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青少年,由于语言、教学条件、管理等都与城镇青少年有较大的差异。依靠学生自己和老师的努力,让他们仅靠笔试成绩向全国统考看齐来实现目标,如此会让很多青少年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就会迷茫而放弃学业。仅为了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改变现有的升学模式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结合这些连片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拓宽这些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模式。
以下几点是我个人建议在凉山贫困彝族乡镇中、小学推行课改的提议。第一,配足贫困彝族乡镇中、小学的音、体、美教师。原因是,仅靠笔试成绩大部分的贫困彝区青少年儿童在中途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让这些青少年从小学开始接触专业的音、体、美课程而有找到一点兴趣,即使所谓的主科笔试成绩差也会在目前这些所谓的副科(音、体、美)中找到继续读书的理由。开展义教均衡以来,国家不惜任何代价向山区地区的中、小学校投入了极大的资金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音乐、美术、生物、化学、物理都配备了实验室,还建了塑胶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对于凉山这样的贫困彝区来说,做梦也不敢梦的场景,这样的基础设施从长远意义上来讲胜过修彝家新寨,甚至胜过修高速公路或者建五星级景区。但用中央财政和地方勒紧腰带投建的这些学校功能室和场地,由于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上管理不善,在接受国家级义教均衡验收后成为了摆设。这让这些贫困地区的青少年眼睁睁看到梦想从自己触手可及的眼前溜走,也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辜负了家长的期望,其实是对素质教育一种极大的讽刺。 第二,开设地方特色产业课程。比如彝族服饰、漆器、乐器、克哲、民乐等这些凉山特有的文化走进课程,让贫困家庭的这些青少年从小学习地道的凉山文化来为凉山旅游服务。魅力凉山正在打造的旅游扶贫,如果不让这些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得到实惠,否则旅游跟地方大部分群众有什么关系?让所有的贫困老百姓到景区卖土豆来实现扶贫是不可能的。第三,开设彝语文课程。目前虽然都在课程表中都安排了彝语文,但由于师资和校方原因,真正开展彝语文的学校是很少的。一个拥有900多万的民族,如果在短时失去语言和文字,先不谈其语言文字存在的意义,单从归属感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第四,设定更多彝文服务岗位的编制,为彝文专业毕业生增加就业岗位。
以上几点个人建议在实施中会有很多难度,但党中央为何如此重视凉山精准扶贫事业,想必很多人都明白中央需要全民和各级政府努力,把资金用精、用准,建一个不返贫而开放、自信、包容、博大,不失民族本色而又有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凉山予全国人民。理解和铭记党中央的这翻关怀,如果各级政府扶贫目标标精准,学校树责,学生自然就会在校园找到希望和信心!贫困彝区的教育梦想就会启航,就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