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七年:想把深山里的彝族非遗打造成致富“网红”
作者 冯群星 2018-11-03
原出处:南方都市报


  四川凉山州,中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交通不便、语言差异、教育落后……生活在高山深谷的彝族人要追赶现代社会的步伐,现实困难不少。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互联网能成为凉山连接外界的桥梁与脱贫致富的跳板吗?至少,刘烨龙和他的同事们希望如此。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服饰技艺传承人阿牛阿呷团队成员,刘烨龙相信,非遗产业的市场还有很大,有了现代化网络工具、短视频平台快手的助力,彝族的古老文化和技艺一定能找回应有的价值,进而改善大凉山的贫困面貌,为彝族人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幸福。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大凉山脱贫奔走的阿牛阿呷团队成员刘烨龙。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汉人的凉山七年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6月,在四川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凉山州赛区,美姑县民生银行红丝带爱心学校玛薇少儿艺术团演唱的《祖国之子》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有观众将学生们演唱的视频拍下来传到网上,“彝族少儿合唱团”就此走红。时任这所爱心学校副校长、学生艺术团带队老师的,正是刘烨龙。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凉山,刘烨龙像个“异类”:既不是彝族人,也不是本地人。他的家乡,在700多公里外的重庆,读大学的地方,则是六朝古都南京。因缘际会到了凉山,某种程度上要归因于他的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红的“彝族少儿合唱团”,刘烨龙是主要组建者。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1年,刘烨龙大学毕业,进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初衷很简单,“想做点事”。此后六年间,他的主战场在教育领域:辗转于凉山的乡村学校和偏僻村落,从志愿者做到了爱心学校的副校长。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上凉山,刘烨龙并不相信凉山如网络上所说的那样贫困。但2011年8月,第一次走进高山上偏远的彝人村落,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满山遍野金黄的荞麦地,与天空干净的蓝交织成一幅画卷。山原间,不论老少,彝族同胞们都在为丰收忙碌着。而近处的村落,也有与年迈父亲相依为命的小男孩,栖居在一堆树枝和竹篾撑起的“家”,身上的衣服大得夸张、黑得发光。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们没料到的是,时至今日,凉山的贫困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外界忍不住追问:凉山脱贫攻坚,为什么这样难?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人将原因归结为彝族人懒惰、守旧、不思进取,这刺痛了刘烨龙。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他看来,贫困绝不是彝族人的“原罪”,而是资源、机会的问题。他说,带领学生们组建艺术团参加比赛,一方面是帮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一方面也想借此向外界展示:彝族孩子聪明、努力,若是被赋予足够的机会,他们会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优秀。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轻一代探索“非遗+扶贫”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到2017年,刘烨龙带领学生艺术团先后上了湖南卫视、广西卫视、央视《我要上春晚》等。可爱的孩子们与天籁般的歌声,让更多人领略了彝族民歌的美。践行 “教育扶贫”多年的刘烨龙,也因此有了新的思考:除了民歌,彝族文化里还有大量的瑰宝不为人知,比如彝族刺绣、服饰和羊毛擀毡。这中间,是否埋藏着大凉山的新机会?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凉山的前六年,刘烨龙为了学生,经常去彝族村落走访。他发现,汉族村落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在彝族地区同样严重。年轻人都去了外地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做最苦最累且风险极高的工作。老年人和妇女留守在家,因缺乏劳动力存在生存难题,孩子也得不到好的教育。当地经济难以发展,文化也因年轻人的流失面临断代。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烨龙深深觉得,经过多年的积累,彝族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果一切归于尘土就太可惜了。彝族刺绣、银饰、毛纺织及擀制等技艺,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不能把彝族的非遗技艺发展成为产业,让彝族人留在家乡就可以自力更生,同时把彝族文化传承下去?”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加入了彝族服饰技艺传承人阿牛阿呷的团队。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遗名录的彝族刺绣。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彝族妇女会将自己手工编织的服饰或羊毛擀毡品拿到乡镇上去卖,但多是自给自足、补贴家用。留守村中的妇女,大多仍靠种地生活。为了推进当地的服饰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就业,阿牛阿呷团队已在行业内深耕十多年,是凉山州政府的重点支持对象。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几年,在凉山州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当地的服饰产业发展有了起色。妇女们结成了互助小组,经过培训上岗成为绣娘,在家就可就业,做工效率更高,收入也有所增加。为了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凉山州妇联还依托团队企业,建立了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牛阿呷团队带领绣娘探索彝族服饰创新。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团队也带领绣娘们探索彝族非遗技艺的更多创新。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对复杂、穿着不便的传统服饰接受度不高,团队便尝试挖掘传统元素的审美意蕴,设计出兼具民族特色和时尚感的现代彝族服饰。刘烨龙说,围巾、手提袋、小玩偶等文创产品也在不断开发创作中。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事实上,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正是全国正在推行的脱贫战略之一。今年9月,四川省文化厅便组织“非遗+扶贫”调研组深入到凉山州。调研组深入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后,提出要设立更多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形成更大的产业和规模,带动更多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以增收致富。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展新机遇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烨龙所在的阿牛阿呷团队,还从2014年起有个大动作:努力与地方职业学校校企联办彝族服饰特色专业,系统培养本土专业人才队伍。“想在凉山做彝族刺绣产业,缺乏管理人才。外面的人才留不住,本土的人才又没有”,他说。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技艺传承人阿牛阿呷。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团队已与凉山州农业学校校企联办“民族织绣”专业三年多。彝族女孩李梦芍,就是第一届毕业生。生于1997年的她,正在爱美爱玩的年纪,去年毕业后原本考虑做个化妆师,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是决定到大凉山,成为刺绣产业项目的一员。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梦芍的老家在云南大理,她记得,小时候不管是赶集还是参加家族喜事,经常能看见穿着彝族传统服饰的族人。“当时觉得这些衣服大红大绿的太花俏了,学了之后发现彝族刺绣其实很有意思。”她说,近年来,能在街上见到的彝族服饰越来越少,作为年轻人,希望能传承这项有历史的民族技艺。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5后彝族女孩李梦芍,致力于传承发展民族织绣。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的讲究繁多,从裁剪到绣花,做一套衣服快的话需要十天,慢一点需要半个月。就拿一条百褶裙来说,为了形成自然的褶皱,得经过好几道工序,先缝线、再熨烫、再拆线。虽然毕业了,李梦芍现在仍要学绘画、学时装,试着把彝族刺绣的传统技艺与现代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烨龙坦言,目前阿牛阿呷团队接单还不稳定,暂时无法为绣娘们带来持续收入。为了拓宽销路,打响品牌,他想到了短视频平台快手——以前在学校时,他就经常看到学生们玩快手,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快手用户,“既然大人孩子都喜欢,是不是可以借快手传播彝族非遗文化和产业?”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9月,刘烨龙开始在快手上传彝族非遗技艺的视频,有已做好的服饰成品,也有“绣娘”们一针一线的刺绣过程。这很快引起了快手的注意。9月中旬,刘烨龙受邀加入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这意味着,他将作为大凉山地区的致富带头人,依托快手的海量用户和优势渠道,探索非遗产业的发展新机遇。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烨龙受邀加入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培训期间,刘烨龙和李梦芍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带头人”交流了经验。这些人中,有深入侗族乡村发掘出“快手产业”的扶贫书记,也有为妹妹带来300万粉丝、发展特色果园的致富高手。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两人却感到收获颇多。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烨龙说,10月26日还要再来北京,因团队受到中国国际时装周邀请,要办一场以彝族羊毛擀毡和银饰为主的新品发布会。就在这两天,团队又与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达成建设彝族服饰特色专业的合作协议,在培养本土专业人才队伍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冯群星(受访者供图)
i3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