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07年的时候,我随几好友上了凉山。
开始时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个最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族群是一种什么样子,大凉山有多么雄奇险峻。谁料这一去,大凉山的壮美特别是彝胞们那热情淳朴的情感,像磁石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令人痴迷,不可阻断。
10年来,我多是独行在残桥驭水、栈道架山的崇山峻岭间,领受大凉山的巍峨,每天迎着朝阳畅然地吮吸天地之灵气,坐卧在万籁俱寂、无边旷寥的高山草场上,心灵无数次地飞离躯身,是那样的无他无我;更多的时候是游走在那些原始自然的村寨里,去欣看一幢幢用木板、石条、夯土搭垒的老屋,与彝胞们促膝聊天,惬意地说着他们的过往、现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赶寻着这里的春种、夏耕、秋收和冬藏,与一家家围坐在锅庄旁品尝苦荞粑粑和番薯,从中体会着他们的坚毅、辛劳。有时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伴着他们与山间林下的蜿蜒小道上学去。特别到了火把节、彝族年、婚丧事和送灵归祖的时候,与他们一起欢乐、一起悲伤、一起通天接地,在特有的民俗活动中感受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大凉山,令人感受最深的是人与大地山川、人与生灵和谐共生的关系。彝民大多半山而棲,依水而居,饮山泉清流,吸土香草韵,吃着尚未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而污染的绿色食品。他们最接地气,人们似乎与大地有着离不开、割不断的情结。男人们吃饱了喝醉了,就席地而卧,鼾然睡去;女人们则在路旁墙边,打毛线、织衣物。可能是大山和美酒的原因,彝族人性格豪放热情,大家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喝到醉时、吃的兴起,便放开歌喉翩然起舞,不分男女,不分彼此,心头充填了满满的欢愉。
大凉山偏僻,仍然很贫困。但这里的人们却不为艰苦而忧伤,不因穷困而潦倒,是那么的豁达、乐观、悠然和满足,一袭“瓦拉”,一杯浊酒,就可以自在的活过一天。太阳出来了,三三两两,一堆一伙,在房前檐下,或蹲或坐,惬意地享受阳光的温暖。赶场的时候,人们牵着牛羊,抱着鸡鸭,在大道小路上成群结队,一路欢笑着去换回生活生产用品。尤其是大凉山的娃儿,一个个眼睛清澈得像一汪水儿,纤尘不染,尽管他们玩着古老过时或不是玩具的玩具,却耍的那么欢快得意。
由于在这个地方呆的久了,看的多了,并与之有了比较深的情感,就觉得似乎应该用镜头把自己所见所思记录下来,用最真切的画面,最平实的视角,去反映彝族人虽还落后贫穷,但却自在安然、坚韧和谐的民族性格,以此去体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的真谛,并使之作为本人对彝胞们深切情感的一点回馈。(图文:罗明)
罗明摄影作品集:《彝风》
出品:一册文化
主编:杨延康
艺术总监:杨延康
视觉总监:闵志念
内页特种纸黑白印刷技术
深圳市德信美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全球限量300册
艺术家罗明亲笔签名编号
极具收藏价值
售价: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