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干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伍精华同志因病治疗无效,2007年10月19日凌晨3时05分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6岁。
伍精华同志生平
伍精华同志,彝族,1931年2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1949年9月参加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冕宁县委宣传部干事,中国人民解放军551团见习参谋,中国人民解放军184师即西昌军分区司令部参谋,中共普雄县工委委员、普雄县办事处副主任,中共普格县委委员、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劳动人民协会主席,中共昭觉县委第一书记、县武装部政委,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处书记、副州长,四川省民委副主任、四川省委委员、省纪委委员、省委省革委农业组副组长、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四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国家民委副主任,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八大代表,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伍精华同志的一生是跟随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一生。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向往光明,追求真理,接受革命教育。积极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在凉山地区解放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的进程中参军入伍,为摧毁国民党在西昌为中心的彝族地区建立的大陆最后一个 “戡乱救国基地”奋勇向前。随后又参加了清匪剿霸工作。之后根据组织的安排,从军队转到地方,积极投入到了开辟彝区,建立政权的工作。
1956年,25岁的伍精华同志担任普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和县劳动人民协会主席,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惟一代表,四川省惟一彝族出身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八大”,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凉山彝族从奴隶制度废除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发言,以亲身经历阐述了凉山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奴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飞跃的历史进程,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文革”开始后,身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处书记、副州长的伍精华同志遭受严重迫害,被扣上“刘、邓在凉山的黑爪牙”、“凉山州最大的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最大的奴隶主”、“特务”、“新叛黑后台”、“攻击林副统帅的现行反革命”等等莫须有罪名,被批斗、关押和非法逮捕,但伍精华同志始终坚定信念,把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放在第一位,与造反派的错误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在严刑拷打下也从没有说过、做过一件违心的事。因此,被造反派罗列的罪名是最多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也非常残酷。直到1973年才重新获得工作权利。1979年四川省委为伍精华同志平反,推翻了强加于他头上的一切莫须有罪名。
1973年伍精华同志恢复工作,从凉山州调到四川省级机关,在担任四川省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省民委副主任、四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伍精华同志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恢复遭到“文革”破坏的民族工作。他还组织大批专家深入凉山彝族地区,调查彝族语文使用情况。在总结新老彝文推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恢复老彝文、规范老彝文。在他的努力下,1980年,国务院批准了凉山规范彝文方案。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山高路远,儿童入学率极低,办学质量很差的情况出发,伍精华同志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沙匡乡搞以寄宿制为主的办学试点,效果显著。后来寄宿制的办学方式推广到了全国。在省农业组工作期间,他深入民族地区的林区进行调查,提出民族地区林区的保护和建设必须照顾当地群众利益,要适当划部分林区做集体林,安排好林区群众的生活。他的这个深得民心的建议在省内得到了采纳和执行。
1982年,党中央调伍精华同志到国家民委主持常务工作,他积极推进民族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民族工作开展卓有成效。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他走遍了全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和其他许多民族散杂居地区。1983年2月,伍精华同志作为党中央成立的起草《民族区域自治法》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直接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起草工作。这部重要法律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伍精华同志为中国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撰是中国民族文化建设一项浩大的工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派专家学者在全国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开始,伍精华同志在不同的岗位上自始至终参与了这项工程。后来担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直接组织和推动了编写工作,这套丛书由四百多个编写组编写,出版时间跨度达14年,出版单位达32家,从1978年末到1991年10月共计正式出版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402册,总字数多达8000多万字,执笔作者达1760人,发行总量183万册, 2006年伍精华同志作为编委会主任的《中国民族问题•档案集成――〈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汇编》125巨册精装本面世,这项中国民族文化建设浩大的基础工程圆满完成,是新中国对世界人类学和民族学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民族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85年,中央任命伍精华同志为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西藏军区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他在西藏工作期间,全面贯彻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指示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西藏的社会发展。鉴于当时西藏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薄弱,很多乡还没有基层党支部,有的乡甚至还没有党员的情况,区党委先后形成了三个文件即〈关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决定〉、〈关于原基层干部有关待遇问题的通知〉。这些文件的贯彻实施,巩固和加强了我们党在西藏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认真落实统战、民族、宗教政策,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按中央指示,伍精华同志和区党委卓有成效地进行了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否定“文革”;进一步清除“左”的错误影响,同时也防“右”的倾向;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这些工作的进行,创造了西藏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伍精华同志为了推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支持组建了西藏航空公司,积极推动布达拉宫的首次维修,支持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祖寺甘丹寺的修复。恢复了已被停办二十几年的藏族重大节日雪顿节和传昭大法会,支持兴办藏医医学院。为了培养下一代建设人才,积极推进在内地举办西藏班、西藏中学,推动在北京建立藏学研究中心等,这些都是对西藏的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
1985年,中央军委决定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决定人武部交地方建制,边防部队移交公安武警。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军委的这个决策,伍精华同志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建议,西藏的人武部和边防部队以不交地方为宜。中央同意了他的建议,决定全国相关省区的人武部和边防部队都不移交地方,仍归军队建制。
伍精华同志调离西藏时,中央充分肯定了他在西藏的工作。
离开西藏后,伍精华同志担任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在此期间,他重视民族文化交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他负责组织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邀请了台湾两个代表团参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台湾首次受邀派代表团参加全国性的活动,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万里同志对伍精华同志讲,“你们办了件大大的好事,应该载入史册”。在这次民运会上伍精华同志以组委会的名义征集全国的音乐家、作词、曲家的作品挑选会歌,最后确定了“爱我中华”这首歌,成了以后固定的民运会会歌,唱响国内外。他重视民族语文工作,推进了新时期民族语文政策的制定,他主持起草的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报告》,1991年国务院批转到了全国。
1993年至2003年,伍精华同志到全国人大工作,先后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此期间,他认真参与国家法律的制定和监督检查工作。他以深厚的民族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参与和推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工作。他在九届全国人大农委第一次办公会上就提出,中华民族进入农业文明几千年来还没有一部关于种子的法律,在农业发展上谁掌握了优良品种,谁就掌握了命脉、主动,因为种子是一切生命之源,制定一部《种子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将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化发展的阶段。经过三次建议,终于被人大农委采纳,把制定《种子法》开始列入调查研究的内容,最后被人大常委会采纳正式列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之一。常委会确定伍精华同志为《种子法》起草小组组长,2000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种子法》完成后,人大农委又分工由伍精华同志继续负责起草《畜牧法》,这部法律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伍精华同志一生出访、考察过近四十个国家。1984年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出席莫桑比克党代表大会。1984年出席比利时党代表大会。在西藏工作期间时受尼泊尔国王邀请访问尼泊尔。八届人大时为中国和匈牙利友好协会副主席。九届人大时为中国和委内瑞拉友好协会主席。在全国人大期间到国外参加过世界议联大会,出席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术讨论会等国际性的会议。
伍精华同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担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双语教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与健康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带动这些民间组织围绕、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做了大量有着深远实际意义的工作。
伍精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培养起来的优秀彝族领导干部,他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在发展和宏扬本民族文化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组织彝族和其他民族学者共同编写《中国彝族通史》。作为《中国彝族通史》基础史料,《中国彝族谱牒》是他生前最关注的,其中的四川卷即将出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伍精华同志结合自己在凉山的工作写了《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凉山的变迁》一书,概述了凉山是怎样从奴隶社会直接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地区如何腾飞的历程,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进程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史料。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总结自己长期从事民族工作的资料和经验出版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还主编了《民族理论论集》等著作。
伍精华同志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保持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统揽全局,考虑问题全面,处事严谨稳妥,注意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宏观决策能力和很高的领导艺术、领导水平。伍精华同志人品高尚,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一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有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维护团结,遵守纪律,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廉洁奉公,保持了共产党人优良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伍精华同志永垂不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