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仅有权利看见花开的模样,还有权利听见花开的声音。
万选蓉说:“我愿意做他们永远的‘漂亮妈妈’”。
“他们”是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孩子们,这些看起来同样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了听力残疾,继而引发了语言障碍。
万选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聋儿康复研究工作中语言训练方面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一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在康复中心,她是孩子们的“耳朵”,引导他们去认识和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她是孩子们的“漂亮妈妈”,给予他们无私的爱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
万选蓉实在是不像一个已经六十岁的人,她的健康、愉快、干练、爽朗、神采奕奕比很多年轻人更甚。而早年中央戏剧学院的熏陶使她举手投足间又平添了几分高雅的气质。
“他们都说我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最有魅力。”在带领我们穿过聋儿康复中心那些温馨而充满童趣的走廊时,万选蓉笑着说。
事实证明她给那些聋孩子上课时的确很有一套。当时教室里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正在给孩子们讲“空”的概念,桌子上放着几个空瓶子、空杯子什么的。五六个聋孩子坐在小凳子上,眼睛被摄影记者手里的相机吸引,嘴里含混不清地跟着他们的老师吐出几个音节,万选蓉看见了,对那女教师说:“要教‘空’的概念,应该有装满东西的瓶子作对比,否则孩子很难理解。而且还可以同时教他们认识杯、瓶、碗、壶等东西,但语速要慢,对于复杂的东西如杯子、水壶等,只说杯、壶就可以了,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然后,她开始用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教孩子们,表情生动、声音清脆,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我注意到,光一个“壶”字她就教了不下二十遍,而且她让每一个孩子都说,说完了就向他树起大拇指表示赞赏然后就让他站她的旁边,那些小家伙倒也听话,都高高兴兴地围在万老师身边。
“搞特殊教育,要求老师必须要有表现力,要有创造力,而且要有爱心,你要去吸引他,去引导他。我们的老师都是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但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培养接班人,我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要富有创造性地、科学地来开展工作。聋儿康复工作需要特别能干的人。”
让万老师欣慰的是今年有好几个聋孩子考上了大学,万老师坦言“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她说:“中国大陆有80万0至6岁的聋儿,能接受康复教育并康复得很好的孩子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聋儿康复研究工作的路还很长。”
我曾经是一个“漂亮妈妈”
作为母亲,万选蓉曾遭遇过她生命中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她的小儿子是个聋儿。而当时关于聋儿康复教育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几乎是一片空白。从此她开始了艰难的摸索过程。
“可以说是儿子把我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了。当时磨难就在我身上,如果我顶不住,我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我。”
“我和有的同学四十年没见面了,特别是我的孩子耳朵聋了以后。哪有时间啊,我得认认真真地去学习,踏踏实实地在生活中磨练。”
“您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不下去的时候?”记者问。
“当然有。头三个月,我特别痛苦和困惑,不知道怎么教,有劲儿没处使,可就是这三个月让我知道了必须学习,必须通过看书来找到一条路子。我看了很多相关的书,查了很多资料,费了很多精力,三个月后,儿子看着我清晰地喊出了一声‘妈妈’,当时我激动得哭了,要知道 ‘妈妈’这个很简单的词我教了他几万次,那一刻,他终于把这个词语和他的妈妈真正联系在一起了。”
据了解,巩俐主演的电影《漂亮妈妈》就是根据万老师的经历改编的,万老师还是这部电影的顾问哩!对于一个聋儿的母亲来说,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而儿子也正是她放弃编导工作进入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一个原因。她把自己在孩子身上摸索出的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开创了一套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聋儿康复办法。
她经常开玩笑地对别人说:“儿子是我的第一个科研成果。”
“很多人都说我很幸运,其实可以说我是因为最大的不幸带来了最大的幸运。逆境是造就人才的特殊环境,没有这种磨练我不可能从一个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转变成一个聋儿康复的专家。但那时我从没想过要成为一个什么专家,我只是在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如果孩子还存在一分希望,我就要付出一百分、一千分甚至一万分的努力,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一定要去碰,一定要去闯,就算不成功我也心甘情愿。”
我喜欢克服困难的过程
“如果您不是因为孩子才到了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工作,您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
“也许会去搞文艺,也可能会去干别的,但我相信无论干什么我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我特别喜欢克服困难的过程,享受那种通过创造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一件事情太顺利了我可能反而无所谓了。”
万选蓉说她有一颗不平静的心,不愿意满足现状。
“我这一辈子都是很认真的,无论是做母亲,做康复工作者还是当政协委员,我都是认真地去做,尽我所能。我就想做一些我愿意做的事,我想体现我自己,我不想荒废这一生。如果我不在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我想我也会成功,因为我认真,我会拼命地去奔波,去争取,而且我的人际关系不错,很多朋友评价我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觉得很高兴。”
“我的很多同学问我你为什么在这儿工作?就凭你的才智,你到电视台也是大腕儿式的人物。我当时就笑,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我只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做的这件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做一个导演、演员更有意义。当那些孩子清晰地说出每一句话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我想我要是去当一个导演也能干好,因为很多人来看过我组织的聋儿艺术团的演出,评价都很高。有一次我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作嘉宾,《幸运52》的节目主持人李咏说,万老师我相信你,如果到电视台你肯定是个腕儿。我觉得一个人只要认真、执着,那么你不但在这件事情上能成功,在别的事情上也能成功。”
曾经有残联的领导说过“万选蓉在政协总是很积极,今天一个提案,明天一个提案,作用很大”,并评价她是特殊人物、特殊能力、特殊贡献。对此,万老师笑着说:“每次在政协发言我都是做好了充分准备,我要求自己的发言要少用官话,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感情。其实我就是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残疾人争取一些权益以及一些法律上的、社会上的援助。我喜欢这个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并取得成功的过程,我始终坚信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努力的。只要努力了就心安理得了,而且你的努力会为你的成功奠定基础。”
做一个真实的人
万选蓉是一个很直率的人,整个采访过程中都是笑声不断,你总是不知不觉就被她的话所吸引,被她的情绪所感染,你不得不相信她确实有演员的天赋。万老师还有一个观点:做一个真实的人。
“因为真实,所以你不累!”包括对她的孩子,她也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真实、正直的人,希望他正视自己的缺陷,然后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学习和适应社会。她也会要求她的孩子去努力,但她不会给他很大的压力。万老师的孩子刚刚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毕业,正在联系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让孩子出国是想让他知道世界有多大,让他增长见识,以后能更好地设计自己的人生,但我们要求他千万不能虚荣。”
关于她本人的真实,有一个故事。19年前她刚到康复研究中心的时候,当时的领导问她:“你想做什么?”她说“我想当老师。” “当语训部主任如何?” “随便。”
除了真实,万老师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我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家长敲门进来,她准备好了一堆材料打算去参加北京电视台的“大宝真情互动”节目,以争取两万元的资助款,万老师就告诉她说要做好哪些准备,包括穿什么衣服,说哪些话,怎么坐车等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干净利落。她走后,万老师说:“一付人工耳蜗18万元,好多家庭为了孩子都是倾家荡产,很不容易,所以我也希望他们能争取到一些社会上的援助。我的原则是:只要家长找到我,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但我从不希望他们回报我什么,有时候他们到我家里来,拎两个西瓜什么的,我心里都会很难受,因为他们已经很困难了,所以我现在从来不告诉他们我的住址。”
采访手记
万老师的健谈、爽朗和幽默经常使你忘记她的年龄,而且你很难想象一个花甲之年的人整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内没几天踏踏实实呆在北京,于是和万老师联系采访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7月中旬第一次约好了见面时间,可是那天一上班她的办公室里就挤满了前来咨询自己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我们站着等了半个小时,还有很多家长等在门外,后来万老师只好抱歉地说:“要不下次吧,我这儿实在是太忙了。”
随后的采访日期定在了8月初,可一打电话,万老师又到东北去了,直到8月13号,我们才终于见到了她。采访过程中,万老师侃侃而谈,四年戏剧学院的功底加上多年特殊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她说起话来极富感染力,好几次我都险些插不上话,更奇怪的是,好多问题我还没找着机会问,她就已经一二三地说出来了,让我不得不怀疑:难道她看过我的采访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