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3岁学习古彝文,数十载耕耘,他深谙古彝文化的奥秘,他,就是楚雄武定县的李继雄先生——一位深耕古彝文化的彝族学者,一位饱读经籍的资深毕摩,一位孜孜不倦的彝族文化传承人。现如今,李继雄先生这样精通古彝文,既有理论研究功底,又有毕摩活动实践经验的大师,犹如一颗传承彝族文化的明珠,稀缺而弥足真贵。谨以此文,我们希望宣传好他,希望涌现出更多像他这样的彝族文化明星……
罗婺彝族学者毕摩李继雄先生
2022年9月上旬,笔者应邀随央视发现之旅《美丽乡村》栏目编导组王新辉一行前往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岔河小彝村,采访拍摄本土彝医传承人李禄医师,期间邂逅久闻其名的李继雄先生,他是这次“拜师收徒”民俗仪式的策划和主持者。这是一次难得的偶遇,我利用间隙时间,与李继雄先生交流,通过零距离访谈,对李先生其人其事,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口述资料……
李继雄先生主持李禄医师收徒仪式
从“老三届”到中央民族大学
李继雄先生是楚雄州武定县人,1959年1月出生在一个高寒、贫瘠、偏僻的彝族小自然村里,童年时代身处恶劣生存环境,儿多母苦,可他酷爱读书,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念完了小学、初中、高中,成为“老三届”。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任过村里的记分员、保管员、科技员、犁牛组长、加工房操作手、队长。做过各种轻重农活,还学会了木匠、篾匠、石匠等技术活。高考恢复后一跃成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入公职行业,扎根基层到如今。
了解介绍李继雄先生的过往,应该分成两大块来阐述,即第一职业和第二职业。第一职业即正常工作. 1980年,中师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山区乡搞教育工作。 3年后有幸参加成人高考,并以优越的考分录取到中央民族大学脱产学习,读书期间就编译了《彝族歌词选译》《彝族昔古贤文选译》《作祭献药供牲经考释》等3部译作,成为中央民族大学在若干年间民语系彝语专业班的教材之一。大学毕业后因工作需要调入县政府机关。先后做过民族事务、扶贫经济开发、政府文秘、地情编纂等工作,曾为两任县长及多个副县长做过秘书,负责秘书股工作,起草过大大小小的文稿。修改审定过不少事关全县重要决定、意见、规定等大型文稿。为省州挂职领导和本县领导代书过多篇在职函授毕业论文,有的先后被选登于省州刊物,荣获省级优秀论文奖。
参加《毕摩经典译注》编译,独立完成5卷
2005年,李继雄借调州府参加了工程浩繁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编译工作。该《经典》共106卷,在毕摩经办的8年里,他担任文献组组长,承担编译、审稿两项业务。独立完成了5卷,两他人合作两卷,共7卷约500万字的识读、断句、抄写、注音、翻译、题解、注释、修改、校对、前言、后记、编辑的具体工作。承担编译的同时,完成了其他同志编译的12卷修改审定业务。领导小组在他的鉴定中这样提到:“该同志善于学习,作风正派,生活简朴,习惯良好,为人忠厚,做人低调,行事谨慎,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工作经验丰富,阅历深、特长多。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实施能力,编译工作业绩突出。8年考核,7年优秀,是一位多能公务员”。他还应邀参加过大型彝族祭祖大典,承担“六毕”之一。也是楚雄州通过考核唯一获得“毕摩证”的一位公务员。借调期间工作业绩突,获得州委、州政府的表彰。
译著工作结束,他放弃了留在州府的安排,仍回本单位。曾负责拟定《魅力武定——县情读本》的纲目并完成书中的第四章——“罗婺文化大观园”手稿。该读本出版发行后,获得社会的好评。先后参与编纂了两部县志,一部县情读本、24部年鉴,指导编纂了部门志10余部。
工作之余投身彝族文化
李继雄先生的“第二职业”是他的一种爱好——彝族文化事业,也是既合法且十分有意义的事。他13岁就开始接触古彝文。工作之余拜师学艺,探访老毕摩、老歌手、老艺人,学习、积累、探索、研究民族技艺。先后收集、 整理了大量的彝族文化资料,编辑了《中国彝族母语歌谣辞》、《彝族歌词选编》、《古彝文疑难孤僻字集》、《彝族格言选译》、《毕摩常用经书编辑合订本》、《罗婺文献长卷版》、《常用民俗资料38篇》 、《罗婺文献分卷》(220卷)。翻译碑文、墓志铭、楹联、家谱、部门牌子、布标、宣传材料若干。担任县彝学会副会长、学会刊物主编,拥有个人彝学成果专著。爱好滇中北地区传统音乐、传统古歌、传统文字、传统书法、传统祭祀项目等传统技艺。连年承担武定城区火把节总策划和主祭师,2008年获得《毕摩证》。
李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就以拜访老毕摩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滇中北方言区古彝文。先后在禄武次方言区,拜访过十余位懂古彝文的老毕摩,向他们学习识读古文献,从不同的文献里,摘抄出不同的古彝文单字,注上音标,用小本子将每个彝文的音形意,认真记录下来,形成小口袋书。常装身上,常看常念常写,以此学习古彝文。同时观察每一处坟山中石雕古墓上有无彝文,只要有,就用小本子将它抄下来,再拿去请教老毕摩,从中学会生字的识读解意。几十年下来,滇中北方言区的文献,无论再破旧的一本,哪怕没有书壳、书名,他都能识读解意。日常写人记事、都能用古彝文来完成。
1993年,李继雄参加了楚雄州首部《彝汉字典》编辑,先后对三审稿提笔删减、修补、纠正了上百处。对《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工作中挑大梁。攻克识读翻译难关,善始善终完成任务,成果有目共睹。
整编滇中北彝族《毕摩常用经书合订本》
李继雄先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编辑了滇中北彝族《毕摩常用经书合订本》。李继雄根据方言区毕摩日常行毕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将文献的和口碑祭祀经辞,进行大量收集、整理、归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的《合订本》分3个层次12大类,共160篇(章)346页75000余字,附图8幅。该资料全用滇中北方言区禄武次方言区、昔罗婺毕摩传承使用的古彝文毛笔书写,《合订本》理顺了常用经辞,传承抢救了口碑文献,方便了新入行年轻毕摩学习掌握常用知识,也为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了解罗婺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罗婺文献长卷版》又是李先生的一项大杰作。该《长卷版》共145页8000多句40000余字。仍分三大类100篇(章),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历算、原始宗教、哲学、自然、医学、祈福、谱碟、语言、文字、经济、农牧、法典等十多个学科类目,其中侧重于常用部分,另附插图5幅。整卷材质选用仿古粗糙型泛黄色草纸折页合成。毛笔手工书写。在收集、整理、编辑过程中,他参考了已出版的罗婺文献,也参考了县内毕摩家藏的部分经书单行本,同时更多地采访记录了部分毕摩掌握的口碑文献。 整卷经书选材广泛,编辑严谨,内容齐全,字体典雅,仿古胜古,装帧朴素,气派大方,适用方便,充分体现了彝族罗婺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理缮写仿古《罗婺文献》220卷
鉴于罗婺故地武定曾经彝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由于各种原因,如今有关单位收集到的和散存民间的文献少之甚少,不足以展现厚重底蕴的实际情况,李继雄先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用仿古文献抄写本,逐一抄写,到目前,共抄写了仿古文献《罗婺文献》230卷,足以摆放到一个面积不小的文献展览馆里。
平时,李继雄经常受人之托翻译家谱、碑文、楹联、匾牌、宣传资料,这些资料是李先生日常遇到最多的零碎事了。每年都要翻译好些,少则几个字,多见几页、十几页,这种零碎字词材料的翻译,对彝文的宣传、认可、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收集整理罗婺彝族传统音乐
李继雄先生爱好广泛,对于罗婺彝族的传统音乐也同样着迷,并专门对武定彝族酒歌和罗婺古歌做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工作。
收集武定酒歌原始资料:
八十年代初,李先生就利用能经常接触到民间彝族老艺人的机会,自觉地拜访了多位彝族老歌手,将他们口传的武定酒歌,逐段逐首地用彝文记录下来,同时用简谱记录下曲谱。经过几年的努力,收集到歌词百余首、歌谱30多调。这些词曲都是彝族居住地区广为流传,久唱不厌的代表性酒歌,也是武定酒歌的精华部分。这套原始资料十分珍贵。 如今,好些老歌手已陆续辞世,但他(她)们掌握的这些口传歌谣得到了保留传承。
武定酒歌被批准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有关部门都很重视,但传唱队伍却很少。好些场面仅有一两个人在唱,显得单调,烘托不出热烈的气氛,鉴于此,李继雄与杨开国先生联手,联系学员、组建队伍、提供歌本,教唱演示,带出去临场试用,一举成功,获得社会的认可。进而在短短的几年里,武定酒歌民间敬酒队成立并迅速发展, 并走向市场,产生了双效益。
演绎古歌,传承古曲谱:
除了酒歌,李继雄热衷于搜集传承下来的彝族古歌,认真记录下来,研究古曲谱。经过记录下来的资料,李先生有空时会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哼一哼。喜庆吉日,族胞相聚时,他会选几首现场演绎,让爱好者学唱。同时,他利用手机录音微信转发的功能,将歌谣陆陆续续传播扩散,让爱好者收藏学习。
吹奏土府礼乐:
武定是昔37部中罗婺部的故居,而罗婺部曾雄冠37部。南诏国退出历史舞台后,其兴盛时期的国乐大多被罗婺部所传承。慢慢的国乐降为了土府音乐。再后来随着土府的废止,艺人流散到民间,国乐再降为了村村能学人人能听的民间音乐了。这套土府音乐在武定禄劝彝族民间流传至今。演奏主要长笛为主。李先生从小就跟老人学吹过笛子,所以他也掌握了这套土府宫廷音乐。喜庆吉日,只要请到,他都能带一组人出场吹奏助兴。在他手里还珍藏着一本传抄的土府音乐工尺谱文献。
身体力行传承古彝文化
李继雄先生不仅是一位既有学术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彝学专家,而且也是近年来武定彝族火把节的策划者和主祭师,是一位少有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和学术造诣的罗婺彝族毕摩。
在武定和周边地区,李继雄先生经常受邀主持祭祖、祭火大典、日常红白喜事、祈福等民俗祭仪。这些祭仪是民俗的重点,每一项祭仪都有严格的程序,普遍的学者可以从理论上阐述,但无法主持祭仪。多数毕摩能主持具体的祭仪,但又无法从理论上进行阐述。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既可以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又可以主持具体祭仪。这里有个特殊性,就是祭祀需要经辞,经辞存在于祭仪,两者之间通过毕摩的主持才能有机结合。三者之间互为衣存、彼此依赖、相得益彰。这个难度最大事情,李先生做到了,且做得十分完美!
作为武定县知名的彝族文化学者和有深厚实践经验的毕摩,李继雄先生经常接待来自各地的民俗文化调研者。每年寒署假,都会有省内外的高校、科研等机构的人前来罗婺故地,一旦这些本科、硕博生、专家小组到来,政府部门都会请他参与业务接待,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地方民族文化,让来访者满意而归。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主动找上门,要求做他的徒弟。他在培训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徒弟,将自已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地传授给他们,保障了这些非遗内容有人学,有人传。
2016年武定县彝学会成立后,让李先生承担学会学术刊物的主编,在他的努力下,刊物编辑工作顺利,连续出版了3期(年刊),经发行、交换到不同彝区,获得好评,虽然刊物后来因经费原因停刊了,但对于李先生来说,只要他能够做到的,务必尽心尽力的做好。
作为一名彝族学者和当代的毕摩,李继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积极推广宣传彝族文化。尽管李先生每天都匆匆忙忙,但他还是坚持捕捉新信息,将自己掌握或者是新的内容,他都会时不时写上一则配上视频和图片,推送给一些媒体,通过媒体平台公开发出,让更多的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点点滴滴的民俗知识。
李继雄说:“编辑经书是抢救罗婺文化最基础的工作;打实战是保留再现非遗项目最有效的必要手段;带徒弟是延续罗婺毕摩文化最直接的途径;搞培训是对罗婺文化面上的宣传普及;唱酒歌是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罗婺文化;吹奏古乐是加强自我情趣的陶冶;做学术是对罗婺文化的梳理提升”。这些他都做到了,而且一直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