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中的画笔把生活变成艺术,用绘画的语言让《阿诗玛》、《甜蜜的地方》等美丽的故事跃然纸上。他的“牛头树”画派艺术将唱出永恒动人的歌声……
赵光亮,笔名:阿娃.诺德,彝族,1972年生于石林县鹿阜镇上蒲草村。昆明师范学校美术班,2000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工作于石林县巴江中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昆明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昆明会员,石林县美术协会副主席,2000年为昆明作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作品参加多次展览并获多种奖项,业绩入编《路南民间绘画》、《石林年鉴》、《首届昆明青年美术作品集》、《云南省美术作品》、《丰碑.中国艺术1949——2009》、《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国画卷)、《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书籍画册,1995年3月诗集《石林阿娃的情思》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石林,世界知名的旅游风景区。人们来到这里,就会想起美丽的阿诗玛,她的故事在彝族撒尼人中流传了几百年。《阿诗玛》拍成电影后,名传千里,世界认识了阿诗玛,也认识了勤劳、美丽、忠贞、勇敢的彝族撒尼人。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以绘画语言的艺术形式让《阿诗玛》、《甜蜜的地方》、《兄妹相亲》、《阿喳玛》、《诗娘》等美丽动听的故事跃然纸上,他用手中的画笔把生活变成了艺术,他就是彝族撒尼人的田园风情画家——赵光亮。
彝家孩子结缘艺术
赵光亮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艺术。那个时候,每到假期,父母就让赵光亮去放牛,在山上,牛儿吃着青青的小草,赵光亮就在石峰脚下乘凉,看着远处美丽的风景,他觉得美丽极了。赵光亮心想:如果自己会画画,那多好啊,那样就能把这美丽的风景描绘下来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情愫,让石林县鹿阜镇上蒲草村的一个农家孩子与艺术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在赵光亮的记忆里,父亲给自己买的小人书是最好的礼物,也是自己的绘画“启蒙老师”。那时候,赵光亮每天都把小人书带在身边,他把平坦的石头当作画纸,小石子当作画笔,把小人书里边的人物,一个一个的描绘下来。一天天过去了,赵光亮发现自己画的越来越好,在学校里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上课都在偷偷地画。有一次,赵光亮在课上偷着画画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鼓励他说:“阿娃!你考上初中以后再去学画,初中毕业后,昆明有专门学美术的中专……”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赵光亮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初中毕业以后,他真的考上了中专,专业为美术。
1989年,赵光亮正式迈进了艺术的大门,六年的艺术学习生活弥足珍贵,他惜时如金,如饥似渴地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这期间,赵光亮接触到了石林毕文明、毕文贵的农民画,云南画派丁绍光和蒋铁风老前辈的作品,还有靳尚谊、罗中立、艾轩等名家的中国油画作品。眼界一下就打开了,在感叹世上还有那么多优秀画作的同时,赵光亮也暗下决心,一定要画出自己的风格。
在郭魏、李功伟、毛旭辉、陈群杰等先生的指导下,赵光亮学习了各种绘画,其作品里有中国工笔的线条,也有中国建筑装饰的色彩。他学习了汉语言文学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音乐等,还经常写一些小诗、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这个彝族人如虎添翼,为日后的美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赵光亮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创作。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工作单位圭山是有名的石头寨,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知名画家。在那里,赵光亮有幸结识了下乡采风的张文新、陈崇平、胡晓幸、黄泽谦、沙磷、刘南、王鹏程、李忠翔等先生。他拜师学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画技。十多年的学习,让赵光亮深深地感知到艺术源于火热的生活。
独创“牛头树”绘画
赵光亮从小在农村长大,他耳闻目睹的都是森林、石头、动物、植物和人,以及老人们讲的故事,彝族撒尼人的民族风土人情,这些都成为他日后美术创作的源泉。
一幅画作往往是艺术家创造作品时心灵的再现,赵光亮的作品常常出现:树、牛、虫子、阿诗玛、母与子等意象。森林是人、牛、蛇、虫子等的依靠,因此在赵光亮的作品中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象征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儿时的经历,一直在赵光亮的心灵上腾飞。在他生长的石林上蒲草彝家山寨,有个节日叫牛神节,每到了这个节日,人们就会穿上新衣上山去祭牛神。赵光亮至今还记得阿妈拉着自己的小手,母子跪在一棵长形怪异的大树下,阿妈挚诚地对这棵树祈福:“牛神啊!请保佑我家,牛羊不生病,母牛多生子,公牛多耕地,让我家幸福、平安。”
在赵光亮看来,这课树被赋予了深刻的民族历史内涵,特有的文化寓意,又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古老传统民俗。慢慢地,牛、树、人三者和谐的创作思想进入了赵光亮的大脑,他大胆地尝试用原生态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牛头树”绘画便应运而生了。
彝族撒尼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被融入赵光亮的画作。彝族撒尼人从古至今都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相依为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开发,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从古至今所敬仰和依恋的树林、石头、动物被人类贪婪的行为所毁灭,更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赵光亮用画笔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才是永恒宇宙法则”的真理。
赵光亮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并且用“牛头树”绘画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艺术探索之路漫漫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赵光亮经常去野外或农村写生,去找老人收集彝族民间故事,以此来获得创作的灵感。
无论是创作故事插画、壁画、连环画、肖像画、风景画,还是走出云南或回归云南,赵光亮都离不开自己的根。石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是造就他的摇篮。
“只有把根深深地插进芳香的红泥土中,自己的枝、自己的叶才能长得茂盛,才能开花结果。一棵树若没有了根、土,它就没有生命。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也是自然的法则,我的成长也一样,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赵光亮说。
正是在赵光亮一贯的坚持下,其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石林县城、阿着底、上蒲草村等地方均有他的壁画作品,有的作品被朋友收藏,有的被政府部门收藏,还有的被新加坡人收藏。而大多数作品都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网、韩国cnews365网站、艺术观潮网、艺术公社网、中国艺术家网、博宝艺术家网、石林—中国石林网、《云南画报》、《艺术观潮》、《艺术收藏与投资》《世界知识画报》、《昆明商会》等媒体刊登或报道,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2004年赵光亮的作品《阿滋的传说》入选云南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庆国成立五十五周年作品展,2008年10月作品《海连嫁女》在“神彩云南——第二届云南农民画展(马关)”荣获优秀奖。2009年美术作品及个人简历入编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网络文化专业委员会特编的书籍《丰碑 中国艺术1949-2009》。2009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著名的栏目《芝麻开门》播出了“走进阿着底”,其中重点探索了——艺术家赵光亮的壁画“牛头树绘画”,体现了撒尼画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2009年8月,10余幅美术作品及英文简历入编外交部世界知识画报社出版的《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丛书。美术作品《撒尼月韵》入选昆明市委宣传部•文学艺术界•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庆祝国庆60周年书法•摄影•美术系列展览。作品《海连嫁女》荣获昆明市文化局举办的庆祝国庆60周年“群星”美术展览优秀奖。
艺术之路,茫茫修远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赵光亮来说,那只是过去,他还将会继续把“牛头树”绘画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领悟大自然的思想内涵,吸收营养,在不久的将来,赵光亮的“牛头树”画派艺术将唱出永恒而动人的歌声。
赵光亮部分作品:
阿诗玛.虎子
阿诗玛.蛇子
歌唱新生活(现代农民画)
海连嫁女
撒尼月韵
玩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