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老作家戈隆阿弘创作再传佳音
作者 龙天尧 2005-10-1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红河州69岁的彝族老作家戈隆阿弘文学创作及学术理论研究今年收获颇丰。5月份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烟盒情话》,获洛阳“牡丹节”李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小说组二等奖,论述古彝文创制与影响的长篇学术论文《中国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被《发现》杂志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最近,他创作的学术论文《确立彝族“云贵高原土著说”的依据》,又获由中国西部发展论坛等三家单位共同组织的论文评选一等奖。8d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d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戈隆阿弘 (1934- )云南石屏县人,彝族,汉名施友万,副研究馆员中,华。人,物。家。教。大。观。自学成才。六十年代初开始文艺创作,先后发表各类作品200余万字。其《彝族古代史 研究》从古人类、刻划文字和"十月历"研究入手,追溯了彝族的万年发展史,在史学界首 次提出彝族先民古夷人先后繁衍分支出羌、藏、伏羲、炎黄、楚、彝语各族,创建了鲜 为人知的史前"史夷文明"等一些新见解,引起广泛关注。《象形医学》介绍了彝苗两族民 间以形象取药治病的特殊方法和原理,填补了中医学的一项空白(云南红河州群艺馆,邮编661000)。8d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d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戈隆为笃慕后裔。因彝文只由毕摩掌握,未能普及于民众,故其祖上几辈都未受过专门教育。奶奶李氏勤俭贤惠,生有三子,长子占垠是戈隆之父,为人豪爽热情,朋友极多。次子占林 二十出头,为解决民事纠纷,只身前去评理,不幸被人枪杀。三子占琛,建国初年参加政府组织的区干队,在剿匪中牺牲。戈隆是独生子,7岁丧父,但天资聪慧。母亲李施仙对他爱如掌上明珠,但并不娇惯,从小就带他上山砍柴,下地劳作,让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在山区生活的本领。母亲时常给他讲民间故事,让他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为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打了基础,李施仙疼爱儿子,29岁守寡,但一直未改嫁。她时常对儿子说:“阿妈这辈子没有其他期望,只求你将来长大做个象样的人。”为此,她宁愿自己承担起全部沉重繁琐的家务,节衣缩食地送儿子入学校读书。那是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兵匪肆虐横行,才读到小学五年,就因寨上请不起教师而辍学。李施仙疼爱孩子,但不事事管束,给孩子留有自由发挥才智的空间,戈隆辍学时才14岁,决意跟伙 伴们到个旧走厂,闯世界,她没拦阻。1949年底,共产党解放了家乡,李施仙真心拥护党,曾一度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1951年政府号召青年参军保家卫国,戈隆报了名,作为母亲,她高高兴兴,将儿子送上征程。因此也改变了戈隆一生的命运,他勤奋好学,在部队锻炼 成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其母因长期积劳成疾,患了胃病,在“三年困难时期”病故 ,时年才49岁。戈隆的祖父施玉成,为封山育林作出过贡献。
8d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