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大地深处的心灵咏唱——序《把月亮种在村庄》
加撒古浪的诗集《把月亮种在村庄》就要付梓出版了,嘱我为其写个序言。作为从未谋面的族胞,我对他所给予的信赖深深感动。同时,不免有些诚惶诚恐。因为在加撒古浪的周围,活跃着一个优秀的诗歌群体。这个群体早在九十年代,便已经在诗坛声名鹊起。这个被命名为“小凉山诗群”的群体,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党政干部,有警察,有教师,有媒体人,有农民,也有下岗工人,他们因为写诗而聚在一起,像热爱自己的故土那样热爱诗歌。除了土地和母亲,诗歌就是他们精神的家园。在文学和诗歌被边缘、被冷落,极度贬值的物质时代,他们从来没有因为物质匮乏而疏离生命的体验,疏离内心的崇高,疏离诗意的生活。他们专注写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诗歌没有死去。他们始终在以一种难能可贵的豁达、自强、乐观、包容的诗歌精神,一种不卑不亢的高原情怀,为日渐沉闷的中国诗坛,输送着黑土地的敦厚,苦荞花的芳香,山泉水的清澈,坨坨肉的笃实,包谷酒的刚烈,大高原的雄浑。因为这个诗歌群体的存在,边远而荒僻的小凉山,堂堂正正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云南文坛乃至全国文学界的关注。加撒古浪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在诗歌创作上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比我更有资格来解读或者谈论加撒古浪的诗歌。不过,作为同样热爱诗歌艺术的彝族同胞,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同为族胞的加撒古浪始终坚守的诗歌创作之旅喝彩加油。
加撒古浪的诗歌,既是乡土的,也是民族的,这就注定了他的诗歌无论表达技巧如何变幻,始终充盈着一种敦厚而笃定的泥土的气息,一种丰满而质朴的民族的底蕴。
加撒古浪是一个始终有着乡土身份意识和民族身份意识的诗人。从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乡土既是他的“逃离”之地,也是他“皈依”之地。正是这种“逃离”与“皈依”的宿命般的纠缠,让为人为诗从来不着意显山露水的加撒古浪日益显露出他作为“乡土之子”的一颗赤子之心。譬如:《淌在眼里的河流》、《孩子 ,我们把你带回家》、《村庄和我》、《六月,我是一场丰盈的雨水》、《父亲与村庄》、《把月亮种在村庄》、《想念村庄》、《一个村庄的歌谣》、《我只爱这一个村庄》、《被遗弃的村庄》、《故乡的人》、《回乡记》、《关于故乡》、《药农》、《消失的故乡》、《父亲与远方》、《老去的村庄》等诗歌作品,就始终充盈着一种朴实的乡土气息,标记着诗人的乡土印记。广大乡土所承载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能以一种本色的形态,进入到他的诗歌文本并构成了他“乡土”的意识形态。
彝族是一个诗的民族,热爱艺术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值得骄傲的文化根脉,彝族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体现。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禀性,也在加撒古浪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譬如:《凉山》、《凉山雪》、《打工的彝人》、《加撒家谱之尼图乱三》、《一个彝族男人的太阳》、《挂在树上的母语》、《牧羊人》、《苦荞》、《彝人的元宵》、《小凉山诗群》、《连着鸟名的母语》、《南高原的彝人》、《父亲的羊毛剪》、《小凉山》、《彝人的生日》等诗歌作品,就充盈着一种浓郁的民族情结,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浮雕式的,生动而质朴的彝族生活画面。
有什么样的土地,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诗人,有什么样的诗人,就能创作什么样的诗歌。因为加撒古浪始终热爱着脚下宽广的大地,始终热爱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民族,所以他的诗歌始终保持着纯粹的“土地根性”。他的诗歌始终是自然的、朴素的、原生性的,是发端于大地深处的心灵咏唱。我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这样一位对故乡、对民族永怀着赤子之心的精神歌者,感到由衷的欣慰。
作者简介:李智红,彝族,1963年生,云南省永平县人,中国当代知名彝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大理文化》文艺月刊编辑,大理州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永远的温柔》、散文集《布衣滇西》、随笔集《静夜煨茶》、散文诗集《云南高原的嗓门或手势》、杂文集《杂感微言》、散文集《西双版纳的美》、随笔集《舍与得的人生课》。
加撒古浪的诗歌,既是乡土的,也是民族的,这就注定了他的诗歌无论表达技巧如何变幻,始终充盈着一种敦厚而笃定的泥土的气息,一种丰满而质朴的民族的底蕴。
加撒古浪是一个始终有着乡土身份意识和民族身份意识的诗人。从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乡土既是他的“逃离”之地,也是他“皈依”之地。正是这种“逃离”与“皈依”的宿命般的纠缠,让为人为诗从来不着意显山露水的加撒古浪日益显露出他作为“乡土之子”的一颗赤子之心。譬如:《淌在眼里的河流》、《孩子 ,我们把你带回家》、《村庄和我》、《六月,我是一场丰盈的雨水》、《父亲与村庄》、《把月亮种在村庄》、《想念村庄》、《一个村庄的歌谣》、《我只爱这一个村庄》、《被遗弃的村庄》、《故乡的人》、《回乡记》、《关于故乡》、《药农》、《消失的故乡》、《父亲与远方》、《老去的村庄》等诗歌作品,就始终充盈着一种朴实的乡土气息,标记着诗人的乡土印记。广大乡土所承载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能以一种本色的形态,进入到他的诗歌文本并构成了他“乡土”的意识形态。
彝族是一个诗的民族,热爱艺术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值得骄傲的文化根脉,彝族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体现。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禀性,也在加撒古浪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譬如:《凉山》、《凉山雪》、《打工的彝人》、《加撒家谱之尼图乱三》、《一个彝族男人的太阳》、《挂在树上的母语》、《牧羊人》、《苦荞》、《彝人的元宵》、《小凉山诗群》、《连着鸟名的母语》、《南高原的彝人》、《父亲的羊毛剪》、《小凉山》、《彝人的生日》等诗歌作品,就充盈着一种浓郁的民族情结,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浮雕式的,生动而质朴的彝族生活画面。
有什么样的土地,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诗人,有什么样的诗人,就能创作什么样的诗歌。因为加撒古浪始终热爱着脚下宽广的大地,始终热爱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民族,所以他的诗歌始终保持着纯粹的“土地根性”。他的诗歌始终是自然的、朴素的、原生性的,是发端于大地深处的心灵咏唱。我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这样一位对故乡、对民族永怀着赤子之心的精神歌者,感到由衷的欣慰。
作者简介:李智红,彝族,1963年生,云南省永平县人,中国当代知名彝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大理文化》文艺月刊编辑,大理州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永远的温柔》、散文集《布衣滇西》、随笔集《静夜煨茶》、散文诗集《云南高原的嗓门或手势》、杂文集《杂感微言》、散文集《西双版纳的美》、随笔集《舍与得的人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