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一定要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彝诗馆访谈系列之阿兹乌火
作者
阿索拉毅
2015-04-15
原出处:彝诗馆 阿索拉毅
李骞:彝名阿兹乌火,男,彝族,1963年1月出生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场坝乡。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在青海省89210部队服兵役。1982年9月考入云南民族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至1998年3月在云南省昭通师专中文系任教,并担任系副主任。1992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青年作家班学习。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常委;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文艺报》、《文学评论》、《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自由谈》等1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200余首;小说、散文60余篇;论文100多篇。出版有《作家的艺术世界》、《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现象与文本》、《立场与方法》、《新诗源流论》《金陵春秋》、《希特勒大传》、《快意诗空》、《十朵剌玫瑰》、《彝王传》等专著、人物传记、长诗、小说集共20多部。其中《现象与文本》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论优秀成果奖。此外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主持教育部、国家民委等省部级项目。
彝诗馆: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简历,及写作背景。
阿兹乌火:我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那时刚考上大学,对于我来说,文学创作是一种自觉而幸福的行为。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诗歌、小说、评论,其中学术论文居多,因为这是吃饭的行当。
彝诗馆:请介绍具有史诗品质的《彝王传》是一部什么样的诗歌作品?问世之后的有关反响如何?
阿兹乌火:《彝王传》算不上史诗,虽然写作时朝着史诗的方向努力。作品问世后《文艺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及云南省作家协会的内部刊物《文学界》都有过评论和介绍。在2015年的“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进入了诗歌奖的前四十名。不管怎么说,我是用心去写这首诗的。
彝诗馆:请介绍一下你对彝族现代汉语诗歌有关理论探索的成就与影响?
阿兹乌火:很惭愧,有关彝族现代诗歌的理论我还没有什么建树,不过我觉得诗歌中一定要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血脉,比如风俗、宗教、生产生活等等。一个优秀的诗人要具备充足的精神资源,而这个资源就是来自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诗歌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越是深厚,诗歌的爆发力越是宏阔。诗歌是站在生命经验的高处呼唤灵魂,照亮人生,文化的传达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就显得举足轻重。
彝诗馆:请介绍一下你对云南彝族现代诗人诗歌的了解情况?
阿兹乌火:云南彝族现代诗人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现象,昆明、玉溪、楚雄、红河、丽江、昭通都有彝族诗人。具体的情况我在20世纪末的《民族文学》上发表过一篇比较长的《拓荒者之歌:论云南八九十年代的彝族诗歌》评论文章,如果有兴致的话不妨看看。
彝诗馆: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对你的诗歌写作是否有影响?如果有,你是怎样克服的?
阿兹乌火:我目前的工作对我的诗歌创作没有什么影响。诗歌写作是一种本能的、直觉的精神劳动,我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该受到环境的制约,除非不想写诗。
彝诗馆:你对彝族诗人野岛《乌蒙男人》诗歌著作形成了一部专门的评论著作,云南这么多彝族诗人之中你为何会选择野岛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
阿兹乌火:只能说《乌蒙男人》这部诗集中的有些诗看了很感动,此外无其他原因。
彝诗馆:国内诗坛涌现的优秀诗歌和诗人,你是否经常关注?在你关注的诗人或诗歌流派中,哪些最让你感兴趣?或对你的诗写有所启示?请举例说说。
阿兹乌火:诗坛如江湖,一时说不清楚。我比较关注的是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和小凉山少数民族诗群的创作情况。
彝诗馆:彝族现当代诗人蜂拥而出,你认为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为什么?
阿兹乌火:是好事!这足以说明彝族是一个文化传承深远的民族。
彝诗馆:你认为当代彝族诗歌的优点与不足有那些?你认为当代彝族诗歌代表着彝族文学最优秀的象征吗?彝族诗歌文本中那些意象词语对你有深刻的影响?
阿兹乌火:当代彝族诗歌的优点是重视彝族文化的表达,不足之处是有的诗人坚持写诗的时间不太久远,出版一两本诗集后就改行了。还有的年轻诗人“跟风”味浓,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当代彝族诗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出现。但是我认为,彝族诗歌的伟大时代还没有到来。彝族诗歌文本中对我有影响的意象词语是传递彝族文化的优秀诗句。
彝诗馆:据说德国推出了一项政策,凡儿童听说读写德语有困难,经鉴定后可单独请家教一对一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我的问题是作为彝族诗人,你会说彝语吗?你会使用彝文吗?你是否感觉到彝族文化的没落,以及彝族语言的逐渐消失?你是否为了改变目前的彝族母语危机的现状而努力过?请具体说说。
阿兹乌火:不会说彝语、不会写彝族文字是我诗歌创作中的短板。我相信彝族语言文字绝对不会消失,虽然我自己不会说、不会写,但我坚信彝族母语危机是暂时的。彝族语言文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不会从地球上消失,因为她的生命力很强。
彝诗馆:当代四川彝族作家用规范彝文创作了许多当代彝族母语作品,这些对于建构当代整体的彝族文化体系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反观云南、贵州、广西彝区用彝族母语创作当代作品方面似乎有些落后,我视野中几乎没有看见,对此你有什么积极的建议或思考?你对彝族母语写作前途有怎样的预判?
阿兹乌火:向四川的彝族母语的诗人们致敬!云南、贵州、广西彝区用彝族母语创作不是似乎有些落后,而是大大落后。特别是云南,作为彝族人口大省,实在是不应该。希望有更多彝族母语创作的诗人出现!
彝诗馆:诗歌有流派或圈子,你是怎样看待“彝族现代诗群”这个圈子的?
阿兹乌火:诗坛有流派有圈子并不奇怪,这是中国诗歌特色。“彝族现代诗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我所知,彝族诗人没有圈子,也没有小集团。
彝诗馆:作为彝族精英知识分子,你是否会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或提携彝族青年一代知识分子?是否有意识地关注、关心彝族人民的各类生产生活情况?
阿兹乌火:我只是一位大学老师,算不上彝族精英知识分子。如果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有彝族同学写作,我更定会援手帮助,当然其他民族的学生我也会热情关心。除了我的故乡以外,彝族人民的各类生产生活情况关心得太少,这是不应该的。但是,一个人的生活圈子实在很小,以后尽量深入彝区生活、采风,多向基层的彝族人民学习。
彝诗馆:彝族当代流行音乐在中国乐坛有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拿彝族现代诗歌与彝族音乐作比较,你会认为那个更优秀?请说出你的理由。
阿兹乌火:各美其美!只有是优秀动听的,必然是悦耳的。
彝诗馆:你希望评论家对你的诗作和理论成果,以及对整体的彝族现代诗歌提供怎样的解读,或者希望其它评论家为诗人们做什么?
阿兹乌火:希望当代优秀的评论家更多关注当代中国彝族诗歌,这对当代彝族诗歌的发展更定有推动作用。
彝诗馆:我知道你对小说、散文、诗歌都有不同方面研究造诣,并取了可喜的成就,但你对整体的彝族文学创作情况有怎样的认识和了解?
阿兹乌火:我写过小说,至今还坚持写。也写过散文,但数量很少。当然也写过小说、散文方面的评论文章,但造诣并不高。对于整体的彝族文学创作情况确实不敢妄下结论,但我个人感到诗歌、小说方面的成就似乎更突出。
彝诗馆:你会在家里邀请祭师“毕摩”念经,或法师“苏尼”作巫术吗?你对彝族宗教文化了解多少?并谈谈你的看法?
阿兹乌火:不会。对彝族的宗教文化正在补课,“毕摩”念经或法师“苏尼”作巫术是彝族文化的传统,应该保留下来,发扬光大。
彝诗馆:你现在还在过彝历年、火把节、虎节、插花节、赛装节之类的彝族传统节日吗?你目前所在之地有没有特殊的彝族传统节日?彝族古老的婚礼仪式、葬礼习俗之类的传统风俗你还在遵守吗?你对彝族与其它民族通婚有怎样的看法?你是否认为彝族传统风俗处在凋零状态?
阿兹乌火:主要过火把节和彝族年,我所在地的特殊的彝族传统节日也就只有这两个。彝族古老的婚礼仪式基本消失了,或者说与其他民族的仪式融会贯通。至于葬礼习俗早就“汉化”了,因为彝族最古老的葬礼习俗是火葬,在我老家还能看见许多古老的火葬坟,但估计是200年以前的。彝族与其它民族通婚是好事,有利于优化彝族的人种结构,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关于彝族传统风俗处在凋零状态的问题,我觉得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彝族年”、“虎笙舞”、“左脚舞”肯定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扬光大。当然,在历史前进的长河里,一些风俗习惯被淘汰也是很正常的。
彝诗馆:我在网上邮购了你的三部理论著作和一部诗集,发现你的著作有些署名李骞、有些署名阿兹乌火,我的问题是你为何不使用一个固定的名字,而使用两个名字?使用这些不同名字背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或原因呢?
阿兹乌火:多年来,我写文章都用汉名李骞,用阿兹乌火是最近两年的事。原因很简单,就是想恢复彝族名字。还有一个原因是“李骞”这个名字太多,百度一下就有无数,但阿兹乌火却只有一个,如果有可能,我很想到当地派出所改一下身份证。不过,从2012年开始,写评论和学术文章继续用李骞,进行诗歌、小说、散文创作时则使用阿兹乌火。
彝诗馆:你对大凉山部分彝区地区毒品泛滥、艾滋病漫延、贫困滋生有怎样的看法?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负面情况的发生?如果让你提一个可行的良策,你会怎样来处理?
阿兹乌火:很悲凉!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文化素质提高不够。能够杜绝彝族地区毒品泛滥、艾滋病漫延的唯一良策就是普及教育,增强文化修养。
彝诗馆:最近几年大凉山彝族童工在沿海地区打工的情况不间断在媒体曝光披露,你是否觉得这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在凉山的失败,或是家庭贫困的原因所导致,或是彝族本性就不爱读书,或者是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你是否感觉到人人都在抛弃乡村,并深刻地担心未来乡村社会只剩下老人与狗?
阿兹乌火: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付出的代价。当然可能因为大凉山的贫穷度更深,所以更广泛。未来乡村社会不会只剩下老人与狗,因为回到乡村、回到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高度发达的表现,只不过在中国还须要近百年的发展。其实,后工业社会到来之后,拥挤的城市只适合贫民居住,富人和文化素质高的人都会选择宁静的乡村。
彝诗馆:你认为彝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你认为彝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你有没有自觉的族群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阿兹乌火:彝族文化的核心是:向上向上永远向上!彝族精神的核心是强盛强盛永远强盛。我个人的族群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超强烈。
彝诗馆: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是愿意生活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你在生活中是否因为你的民族属性而受到过歧视吗?如有,你是怎么处理的。
阿兹乌火: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现在的想法是做学问要在城市,写诗、写小说要生活在乡村。在生活中因是彝族是有过被歧视的事发生,我也就是付之一笑而已。
彝诗馆:面对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你是否有灵魂里的迷茫与彷徨?
阿兹乌火:从来没有过。相信自己,就不会有迷茫与彷徨。
彝诗馆:生为彝族,你怎样评价自己的民族?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家人的?
阿兹乌火:彝族是一个伟大而自强的民族!我对待自己家人是尊敬老人,爱护孩子。
彝诗馆:请你自由发挥谈谈你想谈而没有谈的?可以自列题目谈论。
阿兹乌火:就一句话:祝彝诗馆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另一种顶端!
彝诗馆:谈完了这么多问题,你对彝族的诗歌写作理想是否有了新的想法?你以后是否会加强彝族历史文化的修养?
阿兹乌火:我的观点不变:新神话主义。关于彝族历史文化的修养我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