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与彝族的民族生存史
作者 ​陈进武 2018-01-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摘要:英布草心的《第三世界》是一部书写四川大凉山地区彝族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全方位呈现一代土王鲁的征战史、情爱史和心灵史,复活了由彝族英雄的个体生命和彝族的民族兴衰历史互相交融形成的彝族民族生存史。英布草心潜行于彝族博大而具有神性的文化之根上,从个人化视角出发,用彝族毕摩文化建构起彝族史诗的叙述内容,达成了史诗的构思、性质和效果,为思考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以及史诗的重述和建构提供了新角度。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英布草心;《第三世界》;毕摩文化;彝族生存史;史诗叙述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世界》是彝族青年作家英布草心继《大者》《虚野》之后用性灵之笔精心建构自成体系的“彝人三部曲”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无疑,一部四川大凉山地区彝族历史的变迁史诗是解读《第三世界》的关键所在,以此很大程度上能够窥见大凉山彝族的家族史、民族史与心灵史。事实上,在彝族文学史上,不论是彝文诗歌,还是彝族小说,彝族作家书写彝族民族心灵史的文学作品不乏经典之作。如罗婺彝族的五言律诗《指路经》、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以及阿凉子者《血染的索玛花》、马德清《诺日河》、杨林文《兹祖濮乌》、贾瓦盘加《火魂》、阿克鸠射《雾中情缘》等小说,是既关切现实和审视人性又具有史诗品格的力作。即便如此,《第三世界》这样以毕摩后人复活的心灵史诗为叙事核心的小说仍有其特别可读之处。英布草心全方位多层面呈现出了一代土王鲁的人生历程和是非功过,让彝族历史与彝民生活并行互文,直面并复活了一部由个体生命和混乱时代相互交融的彝族生存史。应该说,小说对于地缘区域争斗史和彝族民族生存史的揭示,在彝族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之颂:彝族的民族兴衰史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英布草心对故乡凉山有一种温暖而又疼痛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触,他的长篇小说《第三世界》正是用汉语将深藏于四川大凉山的逐渐模糊的面孔慢慢变得清晰的彝族史诗。小说从富于传奇性的历史出发,走进北宋和南宋时期的西南一隅——彝族先民聚居的凉山地区。尽管高度浓缩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作为“第三世界”存在的凉山彝族历史的肌理与血脉,但出生于毕摩世家的英布草心听从血脉和灵魂的感召,以一代土王鲁的成长史为叙事核心还原了彝族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数次征战以及彝族的民族兴衰史。小说中年仅十五岁的法师后代鲁,因缘际会成了狄查莫部落大首领伟扎的带兵官。而成为带兵官的鲁奉命救回了被抢的伟扎大首领的太太沙加拉,并逐渐成长为了一统彝族地区的土王。不过,当上土王之后的鲁依然有着许多不满与遗憾,他的后代小鲁、牟屈、牟蒂等陷入王位纷争。已到垂暮之年的土王鲁走遍整个彝族地区,耗尽心血编成《勒俄》经书,期冀得到神性的指引从而让凉山彝族地区永享安宁。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说“第一章”中写道:“那一年(公元1098年),属于第一世界的北宋王朝与属于第二世界的西夏党项人在一个叫平夏城的地方打仗,属于第三世界的土王鲁带领五十六位随从走在走走看看的路上。”恰是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对照中,英布草心将写作触须通过两个“历史背景”伸入到大凉山彝族的历史褶皱之处。从叙事时间来看,作为“第三世界”的彝族的历史时间记录与历史发展演进既是与“第一世界”的宋王朝既遥相呼应又借此获得历史叙事与话语确证的可能性和合法性。小说所指明的最早时间是1061年,即“三斤六两是嘉朵公主在狄查莫刚生下来时的重量。那是宋英宗嘉祐六年”。从叙事内容来看,土王鲁的人生历程同样是依据“第一世界”的历史时间来言说的:鲁十二岁时是“北宋熙宁七年”,“他来到狄查莫伟扎大首领家”;到宋神宗元丰六年(也就是农历癸亥,公元1083年),二十一岁的鲁成为“狄查莫伟扎大首领亲授的带兵官”;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已经成为大首领的鲁“在自己的世界里胡思乱想”;宋徽宗宣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这一年的土王鲁已接近六十一岁,“他管辖下的大首领已发展到三十四家。他成了山里山外八百里内最大的土王”;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战争在土王鲁统治的大山深处野火般蔓延了十年”;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鲁“准备召开一次大首领大会”,并“在这次大首领大会中退出土王王位”;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土王鲁不再是土王。不再是土王的土王鲁就叫老鲁”,等等。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恰是在两个世界的历史坐标中,英布草心编织起了小说叙事的时空脉络与经纬。一个是“第一世界”的宋王朝从北宋到南宋的历史发展进程的背景。其中有苏轼写诗歌《记承天寺夜游》的心路历程、“及时雨”宋江“因为一不小心杀死了自己不忠的老婆后在河北起义”,也有“宋高宗向秦桧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其子岳云,部将张宪被斩首”,还有公元1150年的第一世界里发生了施全刺杀秦桧、李光之狱、海陵王大杀宗室反对派、贵溪黄曾起义等历史事件。另一个是处于“第三世界”的中国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的发展史、开拓史与精神史,其中揭示了狄查莫各部落氏族在时代风云中的部落纷争、家族兴衰和爱恨情仇。这样的双重叙事背景在《第三世界》中以“大历史”和“小历史”的方式呈现,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交错互映的叙事关系,凸显了历史的风云诡谲和时代的律动脉搏,为彝族历史的深度透视和人物的命运发展提供了相对广阔的叙事空间。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个彝族作家都有写出一部书写彝族民族历史的史诗之作的渴望。作为“80后”的英布草心不仅将这种“渴望”付诸于写作实践,而且还在复活彝族生存史的写作方式上独具匠心。一方面,他采用虚实相加的手法尽可能把留存于彝族典籍中的民族传说有血有肉且富有质感地呈现出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简称《勒俄》,是一部彝族口耳传的记录彝族文明的百科全书。英布草心把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的这部创世神话《勒俄特依》,形象地在小说中加以还原和复活,揭示了彝族先民在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变迁路线和部落、家族之间的争斗。另一方面,他还把狄查莫部落氏族大首领伟扎、土王鲁等人的家族史置于彝族的民族历史变迁史之中,进而将家族史、部落史、民族史浓缩到一代土王鲁的人生遭际和极富象征意味的经书《勒俄》的成书史之上。可以说,彝族创世的“经史”与彝族土王鲁以及各式英雄人物的“人史”又表现出交叉叙事状态,结合得恰到好处。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英雄之歌:一代土王的个人史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第三世界》通过对于狄查莫部落之间的争斗翻开了一部大凉山地区彝族历史的发展史,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以一代土王鲁的视野和命运为中心展示了彝族的历史演变与精神信仰,勾勒了一幅民族史和个人史融合的史诗画卷。小说开篇写道:“狄查莫(地名)伟扎大首领去世了。”可以说,大首领伟扎的死亡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亦即是土王鲁时代的全新开启。小说紧接着就是写土王鲁带领各部落氏族族长、大法师和谋臣等五十六位随从在伊索地区与狄查莫各部落氏族地界游历的行为,这个行为延续了五个月时间,他们“走了伊索地区各部落氏族与狄查莫各部落氏族地界的三分之二。”从希望的春天走进沉稳的秋天,古老的毕摩(法师)文字刻写在竹片上的“传书”很自然地把狄查莫的各部落氏族,把土王鲁的家族、亲缘、地域、部落等关系得以清晰交待。关于这一点,英布草心的写作足见功力,小说开篇的内容确实复杂繁复,却叙述得轻快简洁。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征途、当王、起伏三个部分中,《第三世界》逐步铺开了鲁从一个小法师成长为带兵官、大首领、土王等一系列艰辛与荣耀相伴的奋斗过程,集中展现了大宋王朝中后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少为人知的“第三世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谱写了一曲彝族先民面对困难与追求梦想过程中无惧无畏的英雄之歌。鲁毫无疑问是小说着重塑造的英雄人物,英布草心细致写出了鲁从十二岁(北宋熙宁七年)到九十三岁(南宋绍兴二十年)的传奇一生。作为男人,鲁的确是一个十足情种,还是带兵官的鲁跟伊索地区的情人卡莫生下小鲁;当上土王后,他痴爱并迎娶了嘉朵公主,还娶了二十位如花似玉的太太;当在卡阿俞村庄遇见等待他的甘栀妹妹,他们一起生活了五天,最后辞去土王成为老鲁的鲁与甘栀妹妹互相搀扶在大凉山彝族地区走了三年。可以说,这不仅丰富了鲁有血有肉且又有强烈征服欲的形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显示他儿女情长与柔软温暖的一面。作为彝族的英雄和土王,他既威武勇猛又有着丰富学识,既有英雄气概又有着宽阔胸怀。鲁是大法师西克卓的儿子,西克卓把自己毕生的学识都传给了鲁。鲁十四岁成了伟扎大首领的心腹,十五岁成为带兵官。他带领彝族勇士一路征战,先后打败或杀死了阿支科迪的魏古雅、水怪格布尼则、潘卡阿翼、嘎植、魏古雅摩都等,平息了儿子小鲁、牟屈和女儿牟蒂等的王位争夺。一般来说,史诗的品格主要体现在再现宏大的历史过程,并将英雄人物置于表现中心,歌颂英雄的崇高和壮美。显然,《第三世界》确实是将鲁作为彝族传奇英雄来写作的,展示了彝族历史变革的斑斓景观和壮丽史诗。但小说史诗品格更可贵的是体现在着力呈现了鲁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彝族生活和风俗中生动记述了鲁的征战史和情爱史。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土王鲁的个人史也是一代彝族土王的心灵史诗。彝族土王鲁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浸满着彝族的血泪悲歌。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成长衰亡,早散落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却时常温暖族人的心灵。这种“温暖”主要基于鲁并不只是开创一个文明的彝族世界,更为关键的是为了守护这个世界所确立的规则。一是鲁在权力传承与王位更迭上并没有沿用以往的家族世袭制,而是把土王王位让给了属于狄查莫的慕哈拓。二是他用《玛姆》经书教育正在打仗的部落首领和氏族,最终完成了《勒俄》经书,彝族人民从此获得了人生的规矩与安宁。进而言之,土王鲁如同彝族的传说中的智者,他和他创立的《勒俄》经书化成了文明的神光,庇佑着彝族的子民和维护了彝族的和平。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第三世界》的独特还在于通过鲁的“土王+英雄”双重身份凸显出彝族的精神人格和民族禀赋。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土王鲁为中心,小说还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伊狄、科赫罗、大首领凯笃、嘴巴迪莱等众多彝族英雄。当然,英布草心并没有将这些人物作脸谱化的处理,而是在部落之间的争斗、日常生活环境中多角度立体地表现人物性格。如狄查莫勇士伊狄、科赫罗、尕日既神勇又忠心,死于征战途中;土王鲁分封的大首领凯笃,为鲁的立业鞠躬尽瘁;土王鲁的得力干将嘴巴迪莱任劳任怨与鲁一起收集《玛姆》经书等。即便是敌对人物形象,如嘎植、旗雅、潘卡、魏古雅拉巴、潘卡阿翼、魏古雅摩都等,英布草心也能够尽可能客观书写和描绘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坎坷命运。恰是如此,《第三世界》为世居中国西南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了一个虽属于古代却又富有诗意的英雄世界,同时也为解读小说提供了一个可供阐释和发掘的审美世界。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以清晰见到的是,英布草心让虚构的土王鲁等英雄人物站在彝族民族舞台中心,通过打捞和拼贴一系列的碎片化历史和彝族的民族传说,审视个体生命在历史时代的人生沉浮和生存境遇。准确地说,读者不仅能够看到彝族英雄的群像,其背后蕴藏的是一群彝族人的民族生存史,而且更能够看出英布草心关于一代土王鲁个人史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试图引领读者去直面人的灵魂和人性的深度。这也正是《第三世界》这部史诗长篇的独特品格所在。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神性之思:史诗的叙述与建构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第三世界》的写作看,一代土王鲁的个人史确实是一部彝族的心灵史与民族史,而彝族民族史诗的呈现又是基于土王鲁的成长史、征战史、情爱史和命运史的书写。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史诗化”写作中,占据相当比重的是“重述历史”的小说,在不同程度上依据“这些年来‘自然形成’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新历史观’。它的基本主题是:‘告别革命’和‘走向民间’”。 如此造成的局面是“史诗”小说在写作形式和技巧上光彩炫目,但在“思想深度”上显得老套陈旧。相较于汉族作家的“思想局限”,作为彝族作家的英布草心应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写作优势。一来他是可用彝、汉文进行创作与审美的双语作家;二来他始终潜行于彝族博大而具有神性的文化之根上,对彝族文化和生存空间境遇有着深度认知,并时刻在诗意栖居中寻求与“这个世界说说心灵话”。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艺术风格来说,英布草心笃定的写作,确实使得《第三世界》这部长篇小说保持了史诗气韵的均衡,也显示了他在技巧和写实方面的稳重。其实,英布草心是从小就浸润于彝族民族文化记忆并接受汉族文化的当代彝族青年。作为一部由彝族作家书写本民族历史变迁的史诗,《第三世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是在于其民族文化根基的扎实。1981年出生的英布草心的汉名叫作熊理博,他的名字在彝语中是“安心静睡”和“贤达和善”的意思。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风俗习惯,英布草心都受到了丰厚彝族文化的滋养。他从小耳濡目染极度丰富的彝族民间文学遗产,包括流传在云南彝族地区的《梅葛》《阿细的先基》《查姆》《阿鲁举热》和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的《勒俄特依》等,这些在他的世界里根深蒂固的民间文学深远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英布草心于2000年毕业于四川省彝文学校,最初是用彝语进行文学创作,因为从小就接触了汉语,他便很自然用汉语进行写作。当然,这就使得英布草心的汉语写作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他是彝族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的毕摩后代,英布草心既是作为一种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又与其所属的彝族族群有着认识和观念的在场感。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世界》中大经师西克卓、阿初法师的祭祀方式和内容以及鲁自创《勒俄》经书等情节,无不是了然于心、信手拈来。伟扎大首领葬礼后,土王鲁为伟扎大首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尼姆搓毕(送祖灵)仪式。在阿初法师的授意下,土王鲁请来了声名显赫的四十九位狄法师和四十九位吉法师。尼姆搓毕仪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将依附在肉体消失的祖灵安全送归祖界,主要体现在招灵、制灵、祭灵、净灵、送灵等仪礼;二是为子孙后代祈求幸福安康和繁衍发展,主要体现在挽魂、婚媾与接种等仪礼;三是以娱乐为主的活动,主要以转棚、赛马等形式举行。此后,土王鲁的母亲甘辣墨来到狄查莫,然后去世。于是,土王鲁在“羊月会议”前做了两场尼姆搓毕,一场为大法师西克卓与甘辣墨,另一场为土王鲁自己与甘栀妹妹。在这里,英布草心通过西克卓、阿初等大法师的生命过程和尼姆搓毕仪式,把彝族文化和个人情感融进彝族法师的精神世界,揭示了处于彝族文化核心的毕摩文化的神秘面纱,从无形变得有形。诚然,英布草心只是将他思考的毕摩文化写进小说,但透过这种自然能切实触摸到彝族历史的真实。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说中有一个特别有象征意味的就是《勒俄》经书成书史。在征战过程中,鲁和带领的特桦、科赫罗等勇士先后唱过《古嫫阿芝》《涉河经》等。土王鲁和嘴巴迪莱在找寻经书过程中无意识地成就了一卷法师经书之外的经书,最初命名为《走路经》《规矩经》,最终定名为《玛姆》经书。他们用《玛姆》经书教育了正在打仗的槛几彭柯氏、亢德依毕氏和米坨凸哈氏。《玛姆》经书在各大首领与部落氏族之间疯狂地传抄。为让部落氏族获得了人生宁静,土王鲁开始构思《勒俄》经书。直到八十五岁时,他完成了《勒俄》经书,“所记载的有可能发生的现实生活。”小说结尾处,老鲁与甘栀妹妹互相搀扶着,从九十一岁走到九十三岁。他们行走的路线布成了一张蛛网,并把蛛网的网丝理顺开来,找到了蛛网的中心。他们在蛛网中心看到了大法师西克卓、伟扎大首领、魏古雅勇士图等,最后都变成了一束淡淡的神光。实际上,《第三世界》的最初拟题就是《神光》,这样的“神光”既是指彝族的大首领、毕摩和英雄,又与《勒俄》经书存在同构关系。英布草心把自身置于书写对象中,以对彝族的毕摩文化深透理解完成了充满灵性的表达,都无一不包含着他对彝族文化和彝族文明确立的温情。进一步来说,他以个人视角在历史尘埃中打捞有价值的记忆碎片,并注入诗人的感性和灵性,再用毕摩文化建构起彝族史诗的叙述内容,达成了史诗的构思、性质和效果。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结语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说开头,正如“题记”所说的“活着也就这么回事。”这段开篇关于生与死描写令读者的阅读欲望瞬间变得强烈起来,直至小说结尾,“没有误解与中伤,没有有可能的分离。”尽管小说结尾没有写到死亡,但“回音”却犹在耳畔和逝去的人浮现眼前,开头和结尾很自然得以呼应。土王鲁和甘栀妹妹的行走,又一次记录和诠释着彝族先民的艰苦足迹。这部小说中始终流淌着彝族这样一个坚强刚毅的民族,浸润着毕摩文化这种一种神秘文化,这些都使《第三世界》的阅读之旅充满惊喜。英布草心曾说:“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首先应该是成功的,代表了一个时期内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高度与信仰的”,因为相信,“文学的枝桠上总能挂满温暖的果实。”在文学同质化日渐明显的文化语境中,我们也期望英布草心能更扎实坚守大凉山的土地,用心灵进一步激活彝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和大凉山的神秘经验,从而更近地抵达“民族整体的精神高度与信仰”,用更多“温暖的果实”挂满彝族“文学的枝桠”。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启蒙与文学思潮的双向互动”(2016JJD750019)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金项目(JSSNU2015BZ023)阶段成果。ZN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