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鲁石|时光深处的守望 (散文)
作者 沙马鲁石 2025-06-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像被岁月遗忘的珍珠,静静地躺在历史的深处,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座落在九龙县烟袋镇桤木林村三家铺子的碉楼,便是这样一处令人魂牵梦萦的存在。
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袋镇位于四川省九龙县东南方向,距县城近一百公里,北靠乌拉溪镇,西南与魁多镇毗邻,东临雅砻江与冕宁县新兴乡隔江相望。这里地势复杂,高山峡谷交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三家铺子是烟袋镇桤木林村的一个小组,这里居住着82户人家,共280人。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一座“天空之城”尤其美不胜收,绿树青山中的民居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远处的四角楼和近处的石板茶马古道路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而那座古老的碉楼,就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仿佛是时光深处的守望者,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1.jpg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龙县的藏彝走廊历史源远流长,古为藏汉彝交融之地,是“西南夷”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经历了多次变迁,从汉晋的郡县设置到唐宋的羁縻州,再到明清的土司制度,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的兴衰与变迁。而三家铺子的碉楼,其建筑风格可能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这座碉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是典型的石砌建筑,墙体厚实坚固,工艺精湛,便于观察外界情况。当地有的老年人说,它们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由于地处交通要道,且周边多为山地,易守难攻,所以采用当地的石块和木材建造而成,因此碉楼成为当地能够抵御风雨和外敌的侵袭重要防御建筑。碉楼的高度一般在十几米到二十米之间,顶部呈四方形,四角微微翘起,显得庄重而威严。从远处望去,它们就像一个守护神,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碉楼不仅是防御建筑的杰作,更是当地文化的瑰宝载体。在三家铺子,碉楼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信仰、生活和文化传统。它们不仅厉史见证了这里的人们从狩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也厉史见证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据说很久以前在碉楼内部,你还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这些壁画指定了当地的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和生活场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雕刻则多以动物、植物和宗教符号为主题,展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或其他因素,至今壁画已经大部份损毁和废弃,末见痕迹。此外,据当地村民74岁高龄的彝族毕摩阿陆特哈说:“从我记事起就有了这座碉楼,在外放牛羊时遇到下雨就跑去藏身,至今也有上百多年了或更长,这碉楼过去还是当地人民社交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会在碉楼内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如闲逛、祭祀、聚会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如今,三家铺子的碉楼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它静静地矗立在时光深处,守望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和发展。虽然岁月已经在这些建筑上留下了摸糊不清的痕迹,但它们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宁静。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碉楼,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每一层泥土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但它依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现代社会,烟袋镇三家铺子的碉楼偶尔也吸引着一些兴趣爱好的游客前来观光。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认为三家铺子的碉楼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相信当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该碉楼的保护和修复,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它见证了九龙县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和信仰。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碉楼将继续在时光深处守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家铺子的碉楼也将迎来更多的关注和机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魅力,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同时,我们也希望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碉楼的保护力度,让这些古老的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色彩。九龙县原乃渠碉楼、呷尔大铺子碉楼等都不复存在了,现仅有三家铺子的碉楼、湾坝高碉的碉楼,是时光深处的守望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都将永远屹立在这里,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乡愁记忆。hM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5年5月19日创作于呷尔坝)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