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斌:古镇·光禄
作者 戴国斌 2024-10-29
原出处:彝族人网

在滇中姚安坝子西北角的光木山麓,耸立着一座千年古镇,它就是光禄古镇。当地有句喊得十分响亮的宣传标语叫做“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初次看到广告牌上这么显目的大标语时,总感觉喊得有些大。这也太虚、太狂,太吹牛了吧!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01.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静下来细品深思后,又觉得似乎也有一些依据。毕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派楚将庄蹻开滇,云南开始纳入中原内地版图时。庄蹻大军就曾横扫过这里,有战殁于此的庄蹻部将周·小卜将军之墓茔为证,至今犹在。汉朝时开始在云南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此设置弄栋县,为当时在云南设置最早的24个县之一。县城址就在现光禄古镇西南约一公里的旧城村后高陀山上。若以此来算,光禄古镇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最早的城池早已废弃,变成了遗址,只剩一个叫“旧城”的村名沿用至现在。这片土地的下面是埋藏着许多历史的。在这里,只要随便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出几片残砖断瓦。多年来,已不断有考古人士和当地种地的农民挖出过大量刻有梵文或“大宝六年甲戌”字样的砖瓦了。梵文写的是什么没人懂,也无人知晓。“大宝六年甲戌”中的“大宝”据专家考证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大理国一位皇帝年号。大宝六年实为中原地区的南宋绍兴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54年。由此观之,弄栋县城从建到废是繁荣兴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弄栋县城也从高陀山顶搬移至山脚的光木山麓,演变发展成了今天的光禄古镇。但在高陀山这片荒草萋萋的土地下面还埋着多少的历史秘密没人知道。唐朝玄宗天宝年间,在这里时任姚州都督府都督的张虔陀因一件腐败小事而激怒了南诏国王阁罗凤,从而引发了震惊云南、牵动全国的著名“天宝战争”,这也是改变大唐王朝国运和云南历史进程的一次战争。还有,说到云南的历史,南诏和大理国是怎么也不可能绕开的。但世居光禄这座小镇里的世袭土司高氏家族又与南诏和大理国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渊源关系。高氏家族长期在大理国朝廷中世袭“宰相”之职,把持着朝政;是段氏“皇室”必须仰仗依赖的重要力量,一直左右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书写南诏和大理国这段历史,光禄的高氏家族必然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实,在云南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生的许多大事,多少都能与这个小镇扯得上些许的联系。如此说来,当地打出这样的宣传标语口号大抵也应该是说得过去的。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03.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漫步古镇光禄,给人的印象感觉总是独特、灵秀、大气、厚重。似乎街道上每块经过岁月风雨洗礼过的青石板;每块蒙满灰尘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每扇变紫发黑的雕花窗、雕花格扇门;每片布满厚厚青苔的秦砖汉瓦,都在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每一幢宏大的古建筑,每一座独特的木楼小院、照壁和门楼牌坊,每一个飞檐、每一个翘角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古镇最独特的地方应该是小镇的规划布局了。一条首尾相连的来回青石板街道围成了一片核心区,其余街道、小巷从不同方向向外拓展延伸出去,最后形成东、南、西、北四关。民居沿街道、小巷有序布局,其余建筑因地因势合理安排。关于古镇的规划部局,有人说像个“回”字,核心区部分叫“回”型街,代表福禄轮回、绵延不绝之意;也有人说像个“坤”字,应叫“坤”型街,代表乾坤安定、永享太平之意。到底是咋回事,至今也没人能说得清。恐怕只有当初的规划设计者自己知道了,成为一个永远隐藏于小镇之中的秘密。因为其独特、无二,这也引起了不少人喋喋不休的兴趣。给那些无知政客和地方无聊小文人们进行无限演绎提供了一个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谈资。倒是那前店后院的街道民居房屋,前店经营,后院和楼上生活住人的建筑结构设计。靠几百年间人来人往的商业繁荣,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小镇上的人家,赓续着这座小镇的历史!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07.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光禄古镇,最为灵秀清幽,最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恐怕首当其冲是龙华寺了。这座始建于唐朝天祐年间的寺院亦称活佛寺。建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寺内寺外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各幢寺宇之间错落有致,飞檐翘角,蔚为壮观。寺内保存有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和碑刻、牌匾、楹联、壁画等艺术珍品。是古代滇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明清时期寺内僧侣一度多达700余众;也是目前滇中地区建寺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寺院之一。在一千多年的漫漫岁月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地震、也曾遭遇过几次火灾等侵袭,但维修后均无大碍。“十年浩劫”期间,举国上下破“四旧”,很多的道观寺宇都被拆被毁、器物和菩萨被掀被砸。恰巧此时,该寺被当时正在滇中地区探矿的814地质队借作办公用房使用。地质队作为上管单位,谁人敢动?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被丝毫无损地完整保存了下来。多年后,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内藏文物和高超的建筑艺术价值,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冥冥之中是天意?还是佛祖的荫佑?坐落于古镇核心区“回”型街旁的“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一片保存完整的古代府衙式建筑群。由入口大牌坊、广场,一重堂、二重堂、三重堂等建筑组成。一重堂前设有供官员进出的正门、百姓行走的生门和专供死囚犯押出问斩的死门。进入后的内部设有大堂和户、礼、刑、兵各部门机构,还有专供官员老爷们休息娱乐的后花园、戏台。作为一座曾经统辖滇中、滇西乃至川西南大片领土的府衙,无处不彰显着大气、霸气与王者之气。现在已无法知道,有多少远征的文案计划是在这些房子里酝酿形成,有多少的囚犯从那道死门押出送上刑场,又有多少的兵卒在那块宽阔的大广场上接受检阅鼓动后奔赴遥远的战场。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明争暗斗、你争我夺的是是非非转瞬间便成了过眼云烟,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只留下这座宏伟的建筑供一代又一代的游人们参观。独特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些特别的奇人奇事。古镇文昌宫的院子里,有一个数十吨重的巨石,叫“飞来石”。当地多位历代著名文人雅士都对其有过题咏。传说此石是从天外飞来的神石。巨石落地后,人们将其命名为“飞来石”。并在周围建起了文昌宫,作为古镇传道、授业、解惑的专门场所。我一直在想,几十吨重的巨石会飞来么,那肯定是假的,除非是陨石陨落。但文昌宫存在了几百年却是真的。这座小镇历代都文运兴昌那可也是真的。清代当地那个名曰高奣映,字雪君的著名土司、一代大儒不知是怎么想到的,在临终前还要自撰铭文,自己为自己铸一尊头枕酒葫芦,铸工精美栩栩如生、举世无二的卧式铜睡像。虽然斯人早已远去,但这尊铜睡像却笑看世间冷暖,一直微笑着睡到了今天,供人们抚摸祈福。高奣映的后人也绝不是等闲之辈、循规蹈矩之人。老祖宗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中式建筑式样不用。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突发奇想,参照法国的建筑样式为其修建了一幢高雪君祠,成了古代滇中地区唯一的法式建筑,也成了现在古镇中一幢别具特色的异域风貌建筑。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随着时间流逝的不断沉淀和打磨,所有这些都已无一例外地被列为国家和省、州各级重点保护的文物。成为古镇里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历史和看不见的文化、文脉、内涵。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09.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世间的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在任何地方人都是土地上的灵魂。光禄古镇就是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几百年间就曾涌现出过高、赵、马等几大家族。高家作为在云南全省都挂得上号的世袭大土司,不仅长期雄霸一方,还拥有自家庞大的家业领地,世袭着土司之职。而且,还长期在南诏大理国朝中世袭“宰相”和在各级官府衙门中担任要职;北宋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时任“宰相”的高氏族人高升泰在国王段正明逊位时,还欣然接受了段氏“禅让”,一度做了三年的“皇帝”,史称“富有圣德表正皇帝”。高氏从发迹开始至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后被削去土司之职,前后世袭为官长达800余年。这在云南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就是放在中国历史上看也不太多见吧。当地有一副用来形容概括高氏家族“豪盛”的对联说:“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虽然说在传统的眼光中,南诏和大理国都是地方割据政权,登不得大雅、入不了正统。但好歹人家那“皇帝”,“宰相”和重臣的职位可是真金白银确确实实的存在。特别是那个既当土司又做学者的高奣映。民国《姚安县志》及诸多文献史料皆记载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在理学、佛学、文学和历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建树,是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著书八十一种,培养出进士72人。并将其与清初国内最著名的思想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颜元五氏并列。我读书不多,孤陋寡闻。仅随手翻过《鸡足山志》《滇鉴》《妙香国草》等区区几部。对评价是否准确公允不敢妄论。但我想作为一个地方性的著名人物是绰绰有余、完全够资格的了。姚安长期流传着“一门五举子、三步两道台”的佳话。“三步两道台”讲的就是古镇上的赵、马两个家族。仅一墙之隔,三步之遥,就出了两位道台。一位是曾在浙江任道台的赵子骧、另一位是曾在河南任道台的马驷良。道台是多大官、什么级别,几品我不知道。但我想百姓如此推崇,这官职大约也不会太小。还有赵氏家族的赵鹤清,资料说是民国时期著名艺术家、诗人。“著名”到何种程度似乎没有准确定论。但他在民国时期就由昆明石印社石印出版了山水画集《滇南名胜图》。据说该书前些年还在台湾地区重印出版发行过。多年来,一些地方上主办的期刊不时也会选登一些他的画作、书法和诗文。还有他设计并主持堆垒的园林艺术作品“彩云崖”至今还屹立在昆明的翠湖公园里供游客观赏。昆明西山和姚安地区多处都有他的遗画墨迹。因为这些,有人将这座古镇冠之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我想,作为一个小镇这应该实至名归的。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11.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国灭亡。作为时任相国的高泰祥逃回光禄组织人马抵抗元兵,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被俘,被押回大理斩首于五华楼下。其九个子女被迫四散各地奔命。七女儿菩提痛国破家亡,潜回光禄古镇躲藏出家于龙华寺卧佛庵。一日,受佛的点化,遂将幼时高僧所赠菩提籽植于庵后,以占卜兄弟姊妹的吉凶,幸九株皆茁。多年后,兄弟姊妹九人皆由心灵所感,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从四面八方潜回到光禄古镇相聚,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二月初八。菩提女了却心愿,修成正果,并于当晚坐化成佛。高氏子孙和当地百姓为彰显她的无量功德,为她铸了金身供奉于庵内,并把其出家的卧佛庵易名为活佛寺。同时将此日定为小镇自己的节日,每年举行庙会活动祭祀之,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地一个独具特色的风情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一个小镇就有一个自己的节日,真“牛”!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绪需要宣泄。耕作劳累时吆喝几声;平时的打个情、骂个俏什么的,这就是百姓的生活。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各自固定的曲调。光禄流传最久远、传唱最广的曲调有“坝子腔”“小邑拉花”“花灯”。但千百来,这些都被士大夫们鄙为“骚灯浪戏”,说土哩吧唧的低俗东西登不得大雅之堂;然而风水轮流转,今天又被众多当代专家学者们捧为“优秀民间艺术”。说这些东西艺术色彩鲜明,乡土韵味浓郁,独具地方特色,是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的优秀民间艺术珍品。还被层层上报推荐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低俗也好,高雅也罢。古镇里的人们可全然不管这些,还是依然故我,该唱唱、该跳跳、该乐乐!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13.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话叫“若要富先通路”,古今皆然。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任何时代,交通区位在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关山阻隔,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运输全靠马帮畜力的年代,道路就成为极为关键的要素。谁掌控了道路,谁就赢得了战略上的先机。那条存续了千余年,从四川成都一带出发,过金沙江后沿蜻蛉河南行至姚安,再转向西南至云南驿到大理,最后走向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一直是连通内地与云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光禄又是这条路上的一个必经之要地,除此再没他途。故而,不论是内地的历代中原王朝还是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都费尽移山心力,想将此地据为己有,以便掌控一方。争相在此设立县、州、府、路诸多机构。南来北往,一拨又一拨的商旅马队也要在此停歇,让人休息,给骡马喂水添料,以便积蓄好力量走向更加遥远的地方。也正是这些,成就了这座小镇往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鼎盛与辉煌!在那逝去的千百年繁荣兴旺岁月里,不知在小镇那条条昏暗的深深巷道里、一堵堵斑驳的泥墙根下、座座斜门歪道背后,栋栋玲珑雅致的小木阁楼之中,到底演绎了多少外来商客、马锅头与当地少女、少妇之间的良宵春梦!小镇回型街青石板上那一串串被岁月踩踏留下的马蹄深印里,不时就会有一些珍珠般的积水,那可是当地少女对一去不返马锅头思念、怨恨所留下的泪痕!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15.jpg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秀美之源。有了水,万物就有了灵性。光禄古镇坐落于高耸入云,常年青翠葱茏的光木山麓。光木山背后则是层层叠叠的群峰密林,无数条山涧溪流常年不绝地涓涓涌出,汇成大康朗河流经小镇,滋养着镇里的人们,最后汇聚形成小镇南边常年垂枊依依、清澈如镜的镜淜湖。镇的前面是姚安坝子下端开阔的低洼地带。古代姚安与大姚交界的小赖山未凿开时,上游来水全部经蜻蛉河汇聚于此,形成波光粼粼的宽阔水域和水草地,称为草海。因为水源丰富之故,在古镇周边孕育形成了很多优美秀丽的景色。很多地方都喜欢将本地区的风景风光归纳为六景,八景、十景之类。光禄古镇上的文人墨客也未能免俗,将小镇上的景色概括为:“佛寺寻春、凤岫雪梨、小桥新柳、佛院探幽、高陀夕照、镜淜夜月、登瀛晚眺、西来赏桂”八景。我觉得这概括倒是还挺有诗意的,一听就令人神往。一位很有些名气的当地文人还专门为每个景点题写了诗,叫《光禄八景诗》流传至今。其实,光禄古镇景色最美的还是整体景观。每当夏秋时节,古镇周边一片水乡泽国,满地都是荷花。好像整个小镇都“漂”在荷花王国中一样。不仅秀美,还十分壮观。故而也得到了个相当雅致的别名“荷城”。这些年,随着古镇建设的推进,又开发了“东方玫瑰谷”“百果园”等景点景区。特别是县里将花卉列为全县重点支柱产业后,古镇周边的大多数田地都种植花卉了。对于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来说,或许应该叫做“景”上添花吧。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盛是因路,衰也因路。光禄古镇的辉煌繁荣源于那条兴旺了千年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而今天的落寂也是因为路。随着现代交通快速发展、交通线路调整改变和各式各样先进交通工具的不断涌现,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小镇也逐渐被甩进了滇中高原深处那个遥远的角落里。但它似乎也并不觉得多么的失落和气馁,依然静静地耸立在那里。坐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佳宜居小镇”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诸多头衔光环。欣赏着秦时就如此明媚的那轮月亮、沐浴着与汉时同样温暖的那缕阳光。任凭春去秋来,任凭头顶蓝天上的云卷云舒!继续着自己既忙碌又恬静闲适的生活。青壮年们个个紧跟时代步伐,该干啥干啥,依然忙忙碌碌!老年人时常聚到一起,在自家门前的青石板街道旁,一杯清茶,一副象棋或一副扑克,一玩就是大半天;就连那一条条的小狗也在自家门前的石台阶上眯着眼悠然自得地睡着,享受着小镇静谧的时光,全然不管熙熙攘攘的游客和行人过往。古董店里那位年迈的老板,每天都会将那一件件的古董文物拿出来瞅一瞅看一看,这肯定不是鉴赏,更像是回味一下那些远去的岁月。老大妈、小媳妇和那些文艺青年、花灯老倌们还是一如既往,有闲暇就相互邀约在一起,聚在“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前那古人曾经阅兵、举办重大政治活动的大广场上,唱几调,跳几曲。依然是该唱唱、该跳跳、该乐乐!累了饿了,会整几个本地全羊汤锅、倮倮肉、套肠、清蒸乳鸽、夹沙肉、千张肉、野坝子炖鸡等这些就地取材、加工简单,原汁原味的大菜畅快淋漓地吃上一回。或者买点五颜六色的米花糖、核桃糖、花生糖,现做现烤现吃的金黄椒盐饼,从冒着热气的小竹甄里直接拿出就吃的各类小包子、花卷、红白相间的糕等地方特色小吃对付一下。也或者是在小摊前随便一座,让摊主抓上一碗清凉爽口的米粉、米线、米虾、凉粉、稀豆粉之类,放入调制好的佐料汤汁,加点油辣子、葱花、香菜,再来上几根油条、麻花之类,就能满足一天的生活!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就是古镇,光禄!l0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本文原载《楚雄社科论坛》2024年第9期和《荷城文艺》2024年第4期。
本文图片从互联网采集,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进行修改或删除。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戴国斌,男,倮倮颇彝族,中共党员。姚安地方历史和彝族文化学者、诗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曾当过教师、记者、行政领导、刊物主编等职,现任四级调研员。参加工作数十年间,已有2000余件新闻、信息类作品在省、州、县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刊播;有100余篇各种题材论文刊发于各地的各级各类报刊和杂志。其中: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方面20余篇;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方面40余篇;民族文化研究方面20余篇;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方面30余篇。地方区域经济研究、党的建设及其它题材方面30余篇。有60余件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零星刊发于地方各级刊物和书籍。曾完成过《云南省情·姚安篇》、楚雄彝族自治州及各县市在香港《大公报》开展专版宣传的“姚安县专版”和《中国广播电视总汇》姚安县相关内容条目的撰稿工作。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